鹤官山 作品

第111章

对于阿青的这一番胡言乱语,楼徽宁属实有些摸不着头脑,淡下了神色严肃道:“阿青姑娘兴许不清楚本宫的身世。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本宫生于京郊外,长于山林中,是一家猎户的女儿。”

“我本跟随爹娘隐居深山,骑马射猎,不曾想六岁那年的上元夜,一场莫名的大火烧毁了我的一切,带走了我的亲人……若不是外出祈福的太后在回京路上遇见了奄奄一息的我,将我带回了宫中,恐怕我早就年幼殇亡了。”

阿青毫不顾忌地一笑,语气中满是不屑:“竟然是这般?不过在我的认知中,位高权重的太后理应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她真会这么良善?”

楼徽宁笑着与她解释,细细道来:“当今太后李氏多年来行善积德,乐善好施,可是出了名的贤后。”

“是这样吗?怎么跟我在路上听到的不一样呢?”

楼徽宁闻言,面色骤然冷了下来。阿青察觉到不对劲,试探着问:“……怎么,我说错话了?”

“没有。”楼徽宁略一停顿,又道:“……这话的确有问题,往后不要再在人前提起——不过你方才说在路上听到的,到底是些什么话?”

阿青娓娓道来:“你说那些?不过都是说当今太后独掌大权、图谋不轨之类的话罢了。还说太后支持昌宁公主……也就是你,大肆创办女子学院,鼓励女子登入朝堂——不过话说回来,我觉得这倒不失为一件正确的事。”

“你也这样觉得,自然是好的。”楼徽宁敛了心神,突然又道:“不过,阿青姑娘,今后还请莫要再旁人面前提起豫王府这几个字,更不要再拿本宫说笑了。”

“公主觉得我是在说笑么?”

“……什么?”

阿青微微眯起眼,望向楼徽宁的眼中却没有丝毫笑意:“公主殿下这十几年来,恐怕都一直被蒙在鼓里吧?你的身世,以及那场大火的真正起因……殿下难道就从未起过疑心吗?”

话音刚落,楼徽宁面上最后一丝笑容都完全淡去,她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面前这位不谙世事的医女阿青,声音冷淡至极:“你到底什么意思。”

“我说了,我在豫王府见过你的,公主殿下。”

阿青微微踮起脚尖,凑到楼徽宁耳边用只有她们二人能听见的声音道:“或者说,我应该唤你真正的身份——小郡主?”

“……!”

楼徽宁猛地后退几步,不可置信地抬眸看向口出狂言的阿青。她缓了好一阵都没能回过神来,兀自抬手捂着心口平复着心跳。

“即便你不愿意相信,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告诉你你的真实身份。”阿青满眼无辜地望着她:“公主殿下,你的真实身份应当是豫王府上的小郡主,豫王捧在手心上的小女儿,也是现如今豫王一脉在这世上唯一的血脉……”

“一派胡言!”

不等她说完,楼徽宁几乎是立马出言打断:“阿青!你好大的胆子!你可知妄议皇室是何等大罪?十个头都不够你砍的!”

“豫王身为乱臣贼子死不足惜,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胡编乱造,意欲将本宫和豫王牵扯到一起,可你仔细回想你自己说出的话,分明就是纰漏百出!”

阿青面色如常,一双杏眼轻轻眨了眨:“公主殿下,我说的可是字字属实。”

她故意拉长了尾音,楼徽宁深吸几口气兀自平息着狂乱的心跳,随即分析道:“那你便一一回答我几个问题——敢问阿青姑娘芳龄几许?”

阿青略一迟疑,随即脱口而出:“十九而已。”

楼徽宁眸色一暗,声音略微拔高了几分:“你说自己曾在豫王府见过我,还是在我尚在襁褓之时,想来阿青姑娘当年也不过是五六岁的孩提,怎么会记得这么清楚?再者,从襁褓到如今,本宫已经及笄,这般大的变化,你又是如何辨别本宫就是你口中的小郡主?”

“不止如此,阿青姑娘自称父母亲人死于战乱,自幼孤身一人,唯有个行医的师父庇护。那请问阿青姑娘,你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因为什么机缘巧合在五六岁的年纪进入豫王府,和豫王府扯上关系的呢?”

面对楼徽宁步步紧逼的追问,阿青并不想做正面回答,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面上依旧平淡似水如沐春风。

“公主殿下的这些疑问,待到时机成熟自然会一一揭晓——不过肯定不是现在。”

楼徽宁微微抬了抬下巴:“你以为本宫会信你吗?”

“公主殿下信与不信,于我而言,又有什么不同么?”

阿青牵起唇角,朝她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在楼徽宁看来满是揶揄。

阿青放缓了语调,抬眼望向头顶那如练碧天:“泱泱南胥,世事万千,殿下被困于这一堵堵红墙黛瓦之中,又从知晓自己一直以来的认知是对是错?”

楼徽宁紧抿着下唇,瞪着她一言不发。阿青夸张地耸了耸肩:“罢了,殿下不爱听,我不说了便是。”

她话锋一转:“不过,殿下若是心中存

疑,不妨去问问当年‘除豫事变’的当事人之一——你心中的好太后,看看她针对此事,会如何应答吧。”

第58章 豫王遗孤罪臣之女1 “阿青的医术…………

直到从御书房出来的霍铮带着阿青回了将军府, 楼徽宁的神情依旧有些恍惚。

她站在宫门前,望着搭载着二人的马车一路行去,车马缓慢。

耳畔传来一阵轻若鸿毛的呼吸声, 楼徽和的声音随之响起:“怎么,有心事?”

“无事,不过是有些感慨。”楼徽宁微微牵了牵嘴角, 露出一个牵强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