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皇帝闻听此言,脸上亦不禁浮现出一丝疑虑之色,目光缓缓转向白丞相,似乎也对他这番话的真实意图产生了几分猜忌。搜索本文首发: 打开它
白丞相紧咬牙关,恨恨地道:“宣王所养私兵多达五千余人,且全部藏匿于京城之外的那座深山之中。
此乃目前所知的数目而已,倘若未曾被察觉揭露,假以时日,其规模必定更为庞大!
宣王暗中命令手下之人秘密地制造各种精良的兵器,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不仅如此,他还在城中大肆经营起了赌坊、花楼等场所。
逼良为娼,通过这些生意获取巨额财富。
甚至还放印子钱,以高额利息剥削百姓,搞得民不聊生。”
此时,大殿内内气氛凝重。
皇帝一脸阴沉地紧盯着下面的萧陌尘,声音冰冷地质问道:“宣王,丞相所奏之事可否属实?”
对于皇帝而言,主动让出皇位与被他人强行抢夺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面对皇帝的质问,萧陌尘心中虽惊,但表面上依旧强装镇定。
他看向白丞相的双眼之中,闪烁着近乎疯狂的恨意,转头对着上面坐着的皇帝回道:“父皇明鉴,这一切不过是白丞相信口雌黄罢了!
他怎敢仅凭一面之词就污蔑儿臣?
敢问白丞相可有真凭实据?”
听到萧陌尘的反驳,白丞相却是胸有成竹,斩钉截铁地应道:“自然!老臣既然敢在朝堂之上弹劾王爷,又岂会没有证据。”
前些日子白丞相本欲寻得那位神秘人相助,让其帮忙销毁宣王手中握有的关键信件。
然而,这位神秘人物竟断然拒绝再次出手相帮。
正当白丞相为此事忧心忡忡之时,那位身着黑袍的神秘人给他出了个主意,并提醒他眼下正是彻底扳倒宣王的绝佳时机。
于是,白丞相鼓起勇气向黑袍人提出了最后的请求。
当自己在朝堂之上揭露宣王罪行之际,希望对方能够将之前搜集到的所有相关证据及时呈送至宫中。
此刻,萧陌尘虽然嘴上强硬,但其实内心早已忐忑不安。
因为此前他曾多次派遣亲信严密监视丞相府的一举一动,甚至还派出训练有素的暗卫潜入其中仔细搜寻,却始终未能发现任何有关白丞相收集证据的蛛丝马迹。
他倒要看看白丞相怎么拿出证据来,莫非真以为凭几句空口白话就能唬住他不成?
说不定只是自知难逃一死,妄图作最后的垂死挣扎罢了。
此时,白丞相不慌不忙地开口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早已将相关证据送入宫中,此刻便命人呈上。”
皇帝闻言,微微颔首,朗声道:“准奏。”
随着皇帝话音落下,白丞相紧接着高声喊道:“来人,将证据抬入殿内!”
这句话,正是那位神秘人此前特意叮嘱于他的。
在金銮殿上方,白锦书正悄无声息地端坐于房梁之上,冷眼旁观着下方朝堂之上所发生的一切。
当她听闻白丞相口中说出这话时,当即一挥,控制着守候在外的数名侍卫传递出行动的信号。
殿外,十名身材魁梧的侍卫步伐沉稳地抬着五个木箱缓缓走进殿来。
木箱沉重,落地时发出“咚”的一声闷响,震得地面微微颤动。
白丞相指着木箱向皇帝禀报:“陛下,此乃微臣查获到的有关宣王私自铸造兵器以及蓄养私兵等罪行的铁证。
其中还有近年来其所耗费巨资的详细账目记录,请陛下亲自过目审查。”
皇帝的目光如炬,紧紧锁定在那几口木箱之上,原本就已紧皱的眉头此刻更是拧成了一团麻花。
他抬起右手,轻轻一挥,示意身旁的侍卫上前将木箱开启。
伴随着箱盖被缓缓掀起,众人的视线也随之聚焦而去,里面全是一本本整齐放置的账本。
萧陌尘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仿佛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击中一般。
他的心瞬间沉入谷底,不祥的预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眼前这些箱子究竟是如何被白丞相带入宫中的?
这个问题如同迷雾一般笼罩着他,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对于箱子里所谓的账本,萧陌尘有点嗤之以鼻。
他深知以白丞相的能耐,根本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得到这份关键证据。
毫无疑问,这本账本必定是伪造的。
有多少人能像自己这般幸运,背后有着强大的贵人相助。
第174章 皇帝病危
萧陌尘暗自揣测着,箱子中的假账本里恐怕只是胡乱编造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账目罢了。
其中关于私造兵器和养私兵的指控却绝非儿戏,一旦败露必然会给自己惹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皇帝面色阴沉地接过几本账册,开始仔细查阅起来。
他翻动纸张的
手指微微颤抖着,每一页纸张在他的手中都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宛如暴风雨来临前的低鸣。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的脸色愈发难看。
终于,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咆哮道:“萧陌尘,你好大的胆子!
难道,你就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朕早早归西!”
说罢,皇帝怒不可遏地将手中的账册狠狠地朝萧陌尘的脑袋砸去。
面对迎面飞来的账册,萧陌尘丝毫不敢躲闪。
只听得“啪”的一声脆响,账册重重地砸在了他的脸上。
纸张边缘顺势划过他的脸颊,留下了几道细长的伤口,鲜红的血液从中缓缓渗出,形成一颗颗细小的血珠,在他苍白的面庞上显得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