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庸度 作品

第三十八章龙厔泉金子山试点

龙厔泉最近却忙得不可开交。

当农村的稻谷、花生收割完毕,农民们稍微松闲的时候,龙厔泉决定召集村社干部召开座谈会,一来了解农民实际的困难,倾听他们的呼声,二来想听听他们对金山镇发展的看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有了会听的耳朵,就会有科学决策的大脑。

龙厔泉把鲁鹿麟教授给他的经济发展的思路,全部用在了农村发展大计上。

当年,由渝入川的解放大军来到金山镇金子山的时候,遇到盘踞在此的匪帮顽强抵抗,十余名优秀的解放军战士永远长眠于此。

为了纪念为新中国解放而献身的革命战士,传承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以此激励后人,龙厔泉决定从金子山村试点,开始实施他的全镇的发展战略目标。

他及时的调整了村委领导班子,任命曾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藏区平乱的军人庞卫国为金子山村村党支部书记。

金子山村紧邻高速公路出口,国道318穿村而过,与国道平行的五十年代修建完工的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整日忙碌,运送本镇、本县、本市以及蓉城和渝州的工农业产品。如此得天独厚的金子山村,应该尽快走上全民致富之路。

庞卫国三十多岁,一字眉,国字脸,身板铁打似的健壮。说话声如洪钟,办事雷厉风行,深受村民爱戴。老村支书还有两年到期,按照正常流程,庞卫国两年后才有资格任村支书。

为此,龙厔泉多次登门拜访在解放前夕当过儿童团成员的老支书的工作,希望他以全村发展大局为重,把担子交给更为年轻的庞卫国!

识大体的老支书支持龙镇长的工作,并愿意发挥余热,与庞卫国一道,为金子山村的经济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炮兵出身的庞卫国上任伊始,掷地有声的说,“我炮兵出身,绝不放空炮,要以步兵战士精神脚踏实地丈量脚下每一寸土地,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充满活力而又团结的村委班子成员正式上岗。

龙厔泉从县城到镇上工作,金子山村是必经之路,这让他有更多时间了解村民生产生活状况以及村委工作动态。

一天早上,龙厔泉从村上经过,事先并没有向村委打招呼,而是直接把车开到公路边的村委院坝,——他已配备有本省生产的动力稳定性并不好的貌似高大的小车,一部费油的油老虎车。

庞书记正在开会,办公室里坐着好几十人。

龙厔泉没有打扰庞书记,悄悄来到门口。

“我们通过前段时间的动员工作,成功的动员回了三十六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其中有企业主、包工头、货车司机、厨师以及掌握不同技能的打工人,大家回乡创业的热情很高,纷纷表示,外面钱挣得再多,不能陪伴父母和孩子,就毫无意义,所以大家都愿意留下来。”

村委隔壁就是村小,庞卫国不想金子山村的孩子成为没人怜爱的留守儿童。庞卫国这张孩子老人的感情牌,让许多离家的游子纷纷有了回家的渴望。

“大家很愿意回家乡发展,我庞卫国十分开心。下面我想听听你们的建议和看法。”庞卫国对村民说。

“幺叔,我回来开餐馆!”庞卫国身材如竹竿的侄子首先站起来。

“庞大,很好!我担心的是你这瘦弱的身材怎么吸引顾客。”

庞卫国话一出口,村民便哈哈大笑。

“我,我,我多吃肉嘛!再说了,顾客吃的是味道又不是看我长相。”侄子抠着脑袋上稀疏的头发,不好意思笑起来。

大家又是哄堂大笑!

“其实大家不要笑。我觉得庞大的想法没有错。你们想想,我们村处于交通要道,来往车辆多,开餐馆非常合适,依我看,一家还不够,至少得三五家,这样才能热闹。我开鱼馆,你做中餐,他做火锅,再来一家面馆,那不就对了吗?”庞卫国分析。

“庞书记,那我回来开家汽车修理店。”货车司机道。

“很好,绝对能挣钱!”庞书记点头。

“我开一家中等规模的便利店。”

“我开个文具店!”

“我开理发美容店!”

大家七嘴八舌。

“我开按摩院!”

不知谁在下面大声说。大家先是一愣,随即有几位年轻人大声拍打桌子,对这个让年轻男人血脉偾张的点子疯狂赞同,笑声随即而起,大有失控状态。

庞卫国用手向下压了压,忍住不笑,“你们个别人喜欢按摩,想松动筋骨,其实干农活就能解决。再说了,大家都需要门面,这也不够啊,至于按摩的事儿就先放一放。”

“是啊,我们临近公路的门面有限啊。庞书记,我有个建议,是不是可以向镇上申请,我们沿公路建一个居民中心?”一位在沿海打工多年,形象气质带有港台风的约摸三十岁的青年说。

“卫军,你这个建议很好,我们可以争取。”

那个叫庞卫军的人,是庞卫国的堂弟,曾在沿海鹏城办过制鞋厂。是村上不多的高中生。

“其实,我们可以打开思路,我的意思是,大家可以做大一点,比如承包土地搞种植养殖,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之类的。”庞卫军说道。

……

龙厔泉听到大家精彩的发言,不由自主的走进会议室。

见龙镇长进来,庞卫国欣喜异常,“这就是我们具有开拓创新视野的龙镇长,大家欢迎龙镇长说几句。”

龙厔泉在庞卫国身边坐下,笑了笑,没有推辞,“俗话说,恭敬不如从命嘛。我就说两句。”

会场很安静,大家都屏住呼吸。

“刚才听了你们的发言,不仅有建设性,还很符合村情。至于你们提到的建立村民中心,我看很合适,我可以尽我所能争取土地批复。”龙厔泉刚说道支持村上建设居民中心,大家便热烈鼓起掌来。

“你们要开什么餐饮店,美发店,修理店,都很好,这样容易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条,我支持。至于搞资金,大家集思广益,我想问题不大。”龙厔泉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大家再次热烈的鼓掌。

这时,龙厔泉的电话响了,——找他的人太多。他与大家打了招呼,便与司机朝三公里外的镇上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