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庸度 作品

第十七章弱女子遇见黄石磊再起冲突

由于舒佳竹风头太盛,钱瑜的生平事迹似乎被冷落一旁了。是时候该给她一番介绍了。

钱瑜有一双明亮而乌黑的大眼,明亮如皎月,乌黑如葡萄。长长的如瀑布般的秀发垂于曼妙的腰间,款款踱步,摇曳多姿。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是也。她喜欢读琼瑶小说,因而骨子里便多了一种甜蜜的温柔。

钱瑜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子!

舒佳竹是个口无遮拦、大大咧咧的女子!

人世间的友谊真是奇妙。

钱瑜和舒佳竹性格迥异,二人却情深似海,实在难以理喻。

隔不上几天,舒佳竹就会在河边盼望钱瑜来玩,如果见不到她,她就会托人带信叫她过来,实在不行,她就会坐上渡船过河,沿河边坚实的岩石路面踏歌而行,亲自去见她。

她俩的友谊源于初中时期。如今算来,已有十个年头了。

舒佳竹身边永远不缺乏帅哥型男,而钱瑜因为性情过于温柔似乎缺乏吸引力。其实,钱瑜不是没有魅力,而是她生活学习的环境里,很难有她瞧得上的男生。她的文学水平很高,但却与大学失之交臂,严重的偏科让她止步于大学之门。

钱瑜的父母都是硝酸厂普通员工,既无专业优势,又无管理才能,窝窝囊囊的陪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搞生产。三个女儿成人后,父母对女儿们的人身安全的严格控制到了无以复加的变态地步,不许孩子们随便走动,直至二女儿因此患了精神疾病,幽怨难过之下跳入波涛翻滚的沱江了无踪迹才作罢。

这件伤心欲绝的事件发生后,钱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这也成就了钱瑜与舒佳竹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

钱瑜的大姐叫钱,这名字少见。

旁人对姐妹们父亲文化水平的疑惑远远超过给孩子们取名的好奇。这应该是个文化人,在厂里为什么默默无闻呢?

是的,两姐妹的父亲的确是个有文化的北方人,是首都某个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学的哲学史。文革中,稀里糊涂来到西部支援建设,是“五七一”工厂的核心骨干,后来“五七一”兵工厂无疾而终,从此没有回去,干着与大学专业毫不相干的硝酸生产。他给女儿取名遵循“守身如玉”原则,名字带“玉”意。

钱对妹妹说,23岁了,该找个男朋友成家了,不要每天沉迷于无病呻吟的诗词歌赋中。妹妹钱瑜就与姐姐发生冲突,说不要管她的事。姐姐就会色厉内荏晓以利害,不要给爱我们的爸妈添负担了。他们够累了。

钱瑜为此认真思考姐姐的话,在迷茫无助的时候,她过河前来找闺蜜寻找答案!

其实,找舒佳竹没什么用。她的家境不一样,她的思想不一样,她的观点自然就不一样。但她就想找她聊一聊。

两位好朋友坐船摆渡后,沿西岸约摸走了一公里,然后爬过一段陡坡,上了山顶,前面开阔地带就是硝酸厂了。

她俩来到一株有块天然石凳的苦楝子树下,舒佳竹有些气喘吁吁了。

“唉,昨晚真喝多了,现在全身有气无力的。”舒三妹想坐下来,又觉得那石凳什么人都坐过,脏!

确实,曾经的贩夫走卒,远赴抗战的兵士,喊着号子的纤夫,把几块大石头坐的乌黑发亮,舒佳竹放弃了坐下来休息的想法。她倚在苦楝树下,一棵新鲜的苦楝掉下来,打在她的脚背上,一种不祥之兆涌上来,只道,“去你家里也不好玩,你爸妈那性格我适应不了。”

“也是,要不然就别和我爸妈理论这些了。毕竟有代沟,反正跟他们也沟通不了。”钱瑜道。

“唉,原谅我今天精神状态不好。”舒三妹说。

钱瑜倒不见外。她那点小心思,谁不知道是哪个男生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呢?钱瑜只不过不想把它说透而已。

两人慢慢朝厂区走去,在厂区俱乐部外面,舒佳竹看见一个人非常像黄石磊,她心头一惊。派出所到处抓这小子,他居然现身在硝酸厂?

“瑜儿,你看那个像不像黄石磊那龟儿子?老子今天非报警不可,我看他往哪里跑?”舒佳竹指着远处交头接耳的几个人中的某一个人说。

“像他!”钱瑜说。

舒佳竹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去就给黄石磊几个耳光。

黄石磊被打懵了,反应过来后,气急败坏的他立马就回敬了舒三妹几个耳光。本就精神不佳的舒佳竹倒在地上,她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功,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口角也流出了鲜血。

黄石磊一面骂一面逃离了现场,他也怕舒三妹找来一帮人报复他!

原来这黄石磊好几个月不回家,并非隐身,而是与有钱的官宦人家子弟合作,干起了倒买倒卖钢铁方面的生意。他偷偷办了一家冶炼厂,冶炼没有合格证明的钢铁。短短几个月,竟然挣了二十万。

如今,偷偷来到硝酸厂购买淘汰钢铁,却没料碰上舒三妹,拳脚相加后,黄石磊快速离开了这是非之地,而他的这单巨大的收购废旧钢铁的业务戛然而止,显然,他内心的不甘和怨恨必将持续扩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