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6章 朱棣:是我太有偏见了!
说不定会让父子两人兵戎相见!
毕竟当上了皇帝和没当皇帝,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心理。
身为皇帝,自然不会希望有掌控之外的力量存在。
即便是太上皇也不行!
【永隆三年,各种送来的情报显示大明的发展依旧与往常那样。】
【你心中松了口气,也逐渐的放下了心中紧张。】
【永隆四年,朱瞻坷再次宣布政令,开始逐步剪除各藩王的势力。】
【他要收回藩王手中的封地,只以爵位侍奉,且五代之后逐代递减。】
【你对此并没有任何意外,因为这是你曾经教导过他的内容。】
【若天下藩王不断增多,终有一天会成为反噬朝廷。】
【只有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让大明更好的发展下去。】
“没事?也没被发现?”
看出模拟器李的描述,朱棣一愣,随即就满脸的不可思议。
因为这完全与他想象当中的状况不一样。
他本以为朱瞻坷的政令会让天下有大乱的苗头。
而老四的做法又会引起对方的忌惮和反制。
可万万没有想到,形势一片大好。
他刚刚的担忧,也完全只是杞人忧天罢了!
“难道说这一次的模拟是一个父慈子孝的好结局?”
瞬间功夫,朱棣的内心就开始有些期待了。
【永隆四年,电报机不断改进和发展,大明可以随时接收到数千里外的讯息。】
【也是在这一年,大明的战争机器时隔数十年再次启动。】
【而这一次,大明的目标是全世界。】
看着模拟器里的信息,朱棣不由得愣在了原地。
“如果他要是打下全世界了,那老四的始皇帝是怎么回事?”
毕竟按照之前的模拟经验来看。
老四既然要成为始皇帝,那么其在任期间就要拿下全世界才对。
可如今,朱瞻坷要拿下全世界了,而老四还只是一个退位了的太上皇。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朱棣皱了皱眉头,心中的疑惑不断冒出。
不过这个疑惑还没解开,他就看到了令他感到惊奇的一幕。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激情澎湃,户部尚书更是高兴的在朝堂上跳脚。】
【只因朝廷征战,获利最大的是户部。】
【那些矿产,人口,商业市场,都是大明未来新增的税收。】
“这...这未来的户部怎么如此懂事啊!”
朱棣羡慕的直拍大腿!
因为他从未想到过有一天户部尚书最支持打仗。
不过想着未来大明的税收种类,他心中盘算了下,也顿时沉默了。
毕竟未来的大明税收包罗万象,且又发展到了极致。
拿下新的地盘,丰盈的是未来!
或许在老四成为皇帝的那五十多年里,朝廷已经习惯了这种增益。
所以户部尚书才会如此激动!
“可惜,要是夏老抠有这番觉悟就好了。”
叹了口气,朱棣无奈的翻开了下一页。
【永隆五年,朝廷出兵百万,分成十几路,前往大明未攻略的地方进军。】
【不到半年,各种各样的捷报如同雪花一般飞向了中京城。】
【朱瞻坷还专门让人誊抄一份送到你这边。】
【你终于感觉到这个继承人没有选错,内心也有了几分欣慰。】
“看来这一次老四父子间应该是好结局了!”
之前朱棣还不太肯定,可如今看下去,他逐渐确定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子间又怎会兵戎相见?
父亲满意,儿子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永隆六年,朝廷的百万大军依旧在进军。】
【朱瞻坷却把目光放在了内政的发展上,他如同你所期望的那样,重视格物,提高工匠地位和待遇。】
【一时之间,天下各地在格物一道上的研究突飞猛进,让你都有些眼花缭乱。】
【四儿子朱瞻增虽然不再担任格物学院的院长,但其作为格物一道的发扬和奠基者,一直备受民间崇敬。】
【他所教导出来的几位徒弟,更是在格物一道上各展所长。】【永隆七年,第一列蒸汽火车问世,虽然速度不及马匹,但却因为可以昼夜不停的驱动,备受朝廷的重视。】
【大儿子朱瞻坷更是在朝堂上宣布要大力发展蒸汽火车,力求让大明各地畅通无阻。】
“难道当初的话,朱瞻坷是真听进去了?”
看着模拟器里的信息,朱棣再次睁大了眼睛。
他觉得自己对朱瞻坷太有偏见了。
明明对方一直都在努力,可他却还在用老眼光去看人。
如今朱瞻坷已经是皇帝了,又怎会跟之前的那些模拟一样?
而老四又彻底放权,只保留了一点后路!
“其实让他当皇帝也挺好的!”
毕竟从此次模拟中朱瞻坷登基以来的所作所为。
都能证明对方是把老四的理念贯彻到底了。
这不由得让他想起了当初改变朱瞻坷的起点。
对方病危之后与老四交心,这才解开所有心结。
“当初他生病生的真是太好了!”
朱棣满脸赞叹的点了点头,随即就翻开了下一页。
他想要看一看,这一次朱瞻坷能在位多少年。
【永隆八年,蒸汽火车在不间断的向各地展开。】
【犹如当初你修建驰道一般,蒸汽火车修建的速度也超乎想象。】
【永隆九年,小型蒸汽火车问世了,与大型的蒸汽火车不同,小型蒸汽火车仅仅只能搭载十几人,而且好不用特制的轨道。】
【在你的建议下,四儿子将其命名为蒸汽车,与火车进行划分。】
【永隆十年,蒸汽机飞上了天,虽然仅仅只是滑翔了几万步,但也证明了蒸汽机的另一种用途。】
【永隆第十一年,大明真正的将旗帜插遍了全世界。】
【这一刻,世界除了大明再无其他国家。】
【你心中清楚如果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若是不能早早树立目标,华夏很有可能会变得固步自封,停懈发展。】
【你主动去见了大儿子,想让他帮你修建一座皇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