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饺子蘸醋 作品

第511章国内反应,开拍

第511章国内反应,开拍

现在的好莱坞主要输出爽片,掺杂意识形态的手段都很隐蔽,还没到后世那种程度,丧心病狂的连审美都想一起输出。

这时候能进到内地的电影普遍都很能打,每部都能拿到了一亿往上的票房,尤其这部《变形金刚》,居然破了两亿。

这让国内的影视公司感受到了压力——‘狼来了’。

现在国内,能破一亿就能吹牛逼了,更别说两亿。

有些人动了歪心思,开始举报电影血腥暴力,宣传情色……

号召封杀《变形金刚》。

怎么可能?

中影刚刚在wto被投诉了,还想被投诉?

而且明年是奥运年,你平白无故禁了人家的《变形金刚》,这不是给对方提供发难的借口吗?

但电影局又有自己的红线:

一,每年的电影票房必须是正向增长的;

二,每年的总票房,国产电影的票房占比必须在50%以上;

04年,因为《无极》的拉胯,第一条差点没完成,中影紧急上映了《金刚》才算完成了任务。

今年,第二条又成了不确定因素。

尽管中影方面再三保证,保证完成任务,电影局方面还是不放心。

中影方面有底气,后半年还有《投名状》《集结号》和《环太平洋》呢,每部至少一亿票房。

但电影局也有自己的担心,别忘了下半年进口片同样有《哈利波特5》,《谍影重重3》和《虎胆龙威4》呢。

全都是大热系列的续集。

万一这里面再冒出个破两亿的,那我们电影局的任务还怎么完成?

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然后《哈利波特5》就悲催了,原定的首映礼取消,主创来华宣传活动也取消。

中国内地的拷贝投放数量从最初的500多个减少到400个,较原计划减少了20%。

要知道,同期的《变形金刚》投放了550个拷贝,《蜘蛛侠3》则是520个,《加勒比海盗3》是530个。

更倒霉的是《虎胆龙威4》和《谍影重重3》,电影宣传也变得几乎没有,而且被集中在9月上映。

正在谈判的《我是传奇》《尖峰时刻3》也都中止了。

至于什么时候继续谈,还能不能进入国内市场谁也不知道。

华谊,王家兄弟正在暗自庆祝。

“没想到举报真的有用,我们就是让水军稍微炒作了下,没想到电影局这么大反应……”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看来以后还是得闹……”

只是,得意不过三秒。

没过多久,华谊就接到了中影的电话,《集结号》必须提档,8月,9月,10月,11月随便他选,就是不能是12月。

王家兄弟傻眼了,这什么情况?

不是针对进口片吗,怎么连我们的《集结号》也受到了波及。

冯小钢愤愤不平,什么情况?

这还看不出来吗?

给《环太平洋》腾档期呢!

韩三坪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他答应了给《环太》扫清障碍,那就一定会扫清障碍。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是,他韩三坪干不出这样的事来。

他希望《环太》能够打破大船的记录,那就创造最好的环境。

否则一大堆大片给它分流,记录还怎么打破?

什么?华谊不愿意?

由得了他吗?

通知你是给你面子。

什么?不公平?

有什么不公平的?

我们自己的《投名状》不也提档了吗?

随即,中影宣布,《投名状》提档10月。

华谊有苦说不出。

……

韩三坪在国内为《环太》扫清障碍的时候,远在美国的张辰已经开启了《2012》的筹备之旅。

用最快的速度确定了角色。

男主角程龙,女主角范小胖,女主的丈夫则是杰森·斯坦森,这是一早就定下来的。

其余的演员则由华纳方面帮忙无色,张辰最后试镜。

试镜的结果很顺利。

好莱坞这方面真的是太方便了。

这里是全世界的影视中心,无数优秀的演员来这里碰运气。

想要找到演技好又合适的演员真的是太容易了。

黑人演员,印度裔演员,俄裔演员,应有尽有~

科学家角色,总统角色,地质学家角色,尤里,一系列重要的配角相继确定,电影的开机时间也确定了。

《2012》在北美时间7月25日开机,没搞任何仪式。

这也是华纳方面的意思,《2012》想要搞神秘营销,需要利用玛雅预言,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让观众将末日预言与电影联系起来。

程龙还没进组,张辰就先拍摄其他的镜头。

《2012》在全世界多个地方取景,加州洛杉矶,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怀俄明州黄石公园,夏威夷檀香山……

此外还有加拿大,梵蒂冈和中国xz。

原版的《2012》时长2小时38分钟,张辰觉得太长了。

前面关于地球内部发生变化,各国偷偷准备诺亚方舟铺垫了太久,第一个小高潮在电影进行到36分钟的时候才出现。

张辰把这些全部摘掉了,他要将时长保证在2个小时之内。

前期铺垫,张辰只准备两个镜头。

一个是黑人科学家和印度裔科学家讨论灾难原因的那一幕。

另一个就是男主带着女儿去黄石公园,发现湖泊干枯的那一幕。

两幕铺垫后,马上进入第一个小高潮,整体节奏控制在15分钟的位置,这样更容易让观众入戏。

今天要拍的是开头第一场戏,就是黑人科学家和印度科学家讨论地壳发生变化的那一场。

“那次太阳耀斑之后,全世界范围内的中微子都发生了变化,看到这是什么了吗?”

印度裔科学家说完指着仪器上的画面,黑人科学家惊讶的张大了嘴:“他们正在给地核加温?”

“是的,就好像微波炉的原理一样……”

随着印度裔演员的话音落下,一座地井的盖子被打开,雾气散开之后,里面是咕嘟冒泡的地下水,就好像沸腾一样。

“哦天啊,我们有麻烦了,这样的事情我必须通知总统……”

“咔,过了~”

张辰翻看回放,很满意。

这虽然是第一幕,但非常重要,算是从科学角度解释了地球突变的原因。

罗兰·艾默里奇的作品在这方面做的都非常好。

电影里的解释必须能让普通观众听懂,又不能太深奥。

《后天》是因为南北极调转,《2012》则是因为中微子加热了地核。

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至于这个理论是否可行,这当然是咨询过剧组的科学顾问团的。

没错,是团,由众多的科学家组成,关于地质的,环境的,海洋的……

电影里所有的镜头都要经过他们的确认。

地壳位移是否可能?地壳移动引起的海啸是不是电影里描述的那样?

科学顾问团必须保证电影里的镜头不会与科学相悖。

张辰鼓掌,第一个镜头顺利完成。

美国剧照和中国剧组一样,都很迷信。

第一个镜头一次过,都被视为好运的象征。

但张辰更多的是感叹好莱坞的演员资源丰富,老实讲,这些底层演员真的非常好用。

他们很优秀,一个个的演技不俗,但在好莱坞几年如一日的却只能拿到一些小角色。

这些人就是在拼,拼某个小配角突然就红了,那一天,就是他们转运的时候。

相比之下,像梅根·福克斯那样的妖艳贱货却轻松拿到了女主角,这个世界公平吗?

当然,也不一定轻松。

据说爆炸贝的体重可不轻。

接下来的十几天,张辰拍的都是一些小难度的动作,主要是为了磨合团队。

十多天后,也差不多了。

张辰拉着团队去世界各地拍外景。

梵蒂冈,夏威夷,印度的科摩林角……

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脚步。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华纳。

相比于《环太平洋》,这次的《2012》他们和华纳方面的合作更深。

和华纳合作的好处就是他们有丰富的拍摄经验,尤其是关于大片的拍摄经验。

很多事情,不需要张辰吩咐,就提前做好了。

就比如取景这块,好莱坞习惯了在世界各地取景,相关的对接工作轻车熟路。

能全球发行就证明他在世界各地都有合作伙伴。

剧组陆续在这几个地方取景,得到足够的素材。

最后一站前往中国。

程龙还要一段时间才能进组,他们先拍摄一些其他人的特效镜头。

地震,在《2012》中无疑是最具视觉震撼的灾难,其赏心悦目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海啸。

特效拍摄全部在横店的大摄影棚中。

这里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拍摄于用的模型。

这次完全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剧组所有人,包括横店的工作人员全部都签署了保密协议。

在电影上映前,如果敢于透露关于电影的半个字,都将面临巨额罚款。

所以,没什么人探班。

要搁以往,来探班的媒体早就把门槛踏破了。

今天要拍摄的是一场地震戏——范小胖和现任丈夫逛超市遭遇地震,被一道裂缝分隔两边的戏份。

电影里看的惊险无比,真拍摄的时候其实非常简单。

首先,周围全都是绿幕。

不过这次他们用的不是绿幕,而是蓝幕。

其实绿幕技术只是个名字,用什么颜色的幕布都可以,只要颜色统一就好,到时候方便后期人员抠图。

《2012》这部戏,里面所有的地震画面,基本上都采用了液压装置。

罗兰·艾默里奇认为类似的画面,必须实景和特效结合,效果才最逼真。

巧了,张辰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种地裂场面的拍摄,就是两人站在一个液压装置上。

装置上有模拟超市的柱子和货架,然后液压机工作,模拟地面震动。

之后两人中间的地板分开,模拟地裂。

现场看上去真的很low,但等做后期的时候,那些绿幕都会替换成超市里的场景。

两人中间也会被加上特效地裂,到时候配上两人精彩的表演,效果就出来了。

然后是白宫地震镜头。

这个又和之前的超市地裂不同。

超市地裂更依赖特效,而白宫地震则更依赖现场模型。

同样是在一个巨大的液压装置上,工作人员搭了大量的布景,这些布景包括汽车,建筑,杂物……

液压机模拟地震,演员们开始表演。

摄影师的工作就是尽量全面的拍下每一处镜头,因为这些布景都是一次性的,而且搭建一次就要花费10万美元。

在之后则是洛杉矶板块倾入大海的那一幕。

这个镜头算是全片最让人震撼的镜头之一,后来被用在了海报上。

许多人以为这个镜头一定是cg做的,但其实不是。

剧组为了这个镜头,花费两个月时间,专门复刻了一个1:400的洛杉矶模型。

模型被安装在一台液压装置上,利用液压升起,造成模型逐渐滑入大海的假象,大海则是一处水池。

后期加上加上特效,效果会非常震撼。

就在张辰在考虑要不要先去拍摄一些xz戏份的时候,好消息终于传来,程龙进组了。

没有任何通知,程龙是突然进组的。

“那边拍完了?”

“嗯,我让那边加快进度,总算是提前完成的,希望没让你们久等……”

程龙也是个工作狂,工作起来不仅不要命,连休息的时间都不给自己留。

《尖峰时刻3》之后直接入组《功夫之王》,《功夫之王》之后又直接入组《2012》,简直就是卷王。

“兄弟们,程龙大哥请喝水……”

场记这时候带着几个人,搬着好几个大箱子进来,给大家发水。

每个人接到之后都会说一声:“谢谢程龙大哥。”

这是剧组的规矩,明星入组要请剧组所有人喝水,尤其是程龙这种中途入组的。

那怎么分辨每个人的咖位呢?

简单,看喝的水就好了。

大明星就请大家喝好一点的,或者连着请好几天。

小明星就不用在乎这么多了,随便买点什么就好。

这规矩就相当于通知剧组所有人,我来了,以后多多照顾。

当然,剧组的工作人普通都会给面子。

“你来了就太好了,怎么样,要不要休息一下?”

“不用,我早已迫不及待了……”

“那好,我们来拍一场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