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徐科探班

第475章徐科探班

拍摄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剧组经过前期的磨合后,拍摄速度越来越快。整个剧组最累最忙的人是郭凡,他名义上是副导演,但没人真把他当副导演。

他就像是整个剧组的大管家,每天跑前跑后。

剧组他最熟悉,张辰吩咐了什么,都是他去协调完成。

编年史的影响力还在持续发酵,这玩意的发布可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发布了。

反正网络发布也花不了多少费用。

年轻人总是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环太平洋》的背景故事已经有了一大批粉丝。

只是公布出来的编年史和那些机甲的概念图就够他们讨论的津津有味。

青城无忌照例每天都会去环太平洋吧转转,看到什么有用的东西都会搬运回来。

但大部分都是网友的意淫,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偶尔还会有网友恶搞,以官方的名义补全后续的编年史。

第一次发出来的,网友们很是兴奋,觉得项目组终于干了回人事。

可接二连三的又出现了好几个版本,众人才最终回过味来。

这他么的是盗版啊~

是有人等不及正版编年史,自己照着续写的。

……

星辰娱乐,还是宣发部内。

陈小薇看着屏幕上的帖子,冲身边人吩咐道:“好了,公布新一份的资料吧。”

宣发专员闻言,鼠标按下提交按钮,新的一篇帖子发出。

【《环太平洋》剧组人员偷拍照泄露】

帖子一开始很普通,但渐渐的被顶了上来,后来干脆被管理员置顶了。

置顶之后,浏览量更是激增。

办公室里,陈小薇每天都会抽空刷一下吧里的数据,看着这条他精心炮制的帖子浏览量破千,破万,破十万……

帖子是他特别吩咐宣发专员用小号发的,伪装成剧组工作人员的偷拍。

之所以能被顶起来是因为里面的剧照都是真实的。

确实是剧组拍摄时的偷拍,只不过是合法偷拍。

照片里,有张辰给范小胖讲戏的,有范小胖休息时喝水的,还有一些真实的道具。

从角度看,都是偷拍。

最初网友们看到这个标题,都以为又是哪个无聊的网友的骗人之作。

最近吧里特别多这种,纯纯的骗点击。

就好像那些山寨编年史一样。

本着有枣没枣打一杆试试的心态点进去,然后发现居然是真的。

我擦,居然是真的,我以为又是哪个山寨货呢!

范彬彬穿的那套机甲真帅~

楼上的大哥,那个最多能算是作战服,跟机甲不沾边好吗~

我去,他们过年居然不休息?

环太平洋吧的热度还是不错的,了解到多一点点的信息大家都兴奋不已。

帖子下方很快就盖起了楼。

但很快,就有第二篇热帖出现,而且这篇热帖还和那篇偷拍的热帖有关。

【破案了,《环太》将于四月底杀青】

帖子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人们点开帖子后,入目的就是一张照片。

照片其实就是上一篇帖子里的一张,只不过被特意放大了。

照片本来拍的是张辰在和范小胖讲戏,但正好拍到了桌上的一张纸,是《环太》的拍摄计划表。

上面清楚的显示《环太》将于四月底杀青。

马上,讨论的楼就一层一层盖起来。

我擦,我看到了什么,电影4月底就杀青了?

别激动,楼上的,那只是杀青,上映肯定还是年底,杀青后还有大量的后期工作要做呢。

然后,又有新的发现。

剧组4月初居然要去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取景?

原因是拍摄计划表里有一条,剧组要去大熊猫繁育基地取景。

这什么情况?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要去大熊猫繁育基地取景啊,这电影和熊猫有什么关系?

是啊,为什么要去大熊猫繁育基地?

陈小薇看着网上的讨论,感觉自己也像个导演。

作为互联网人,她太懂网友们的心态了。

主动引导绝对不如网友自发发现。

成就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其实都是套路。

拍摄计划表当然是特意安排的,本来还安排了后手,如果网友们没发现,就得用小号主动揭破了。

但现在有网友发现了,那自己就不需要再动手,这样更真实。

《环太平洋》里关于洪荒的信息此前从来没有透露过,今天只是抛砖引玉。

可能过几天引爆,也可能等上映后再引爆,一切看宣传需要!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正事是宣布漫画发布的消息。

马上,又有一篇帖子置顶,《环太平洋》漫画将在本周六正式开售。

网上讨论的如火如荼的时候,《环太平洋》剧组迎来了一位客人——徐科。

韩三坪陪着一起来的。

去年的《七剑》失败,他觉得有点对不住慈文传媒,监制了《七剑》的电视剧版《七剑下天山》。

据说收视率还不错。

但暂时也没人敢再找他拍电影了。

听说最近在和杜大炮,林岭东合作一部《铁三角》,一部电影三个部分,每个导演分别负责一个部分。

香港导演总喜欢搞这些幺蛾子,光是想也知道肯定不可能卖座。

“韩总,徐导~”

张辰带着他们参观了一遍拍摄场地,徐科问了许多关于技术的问题。

当听说一亿美元有超过七成都用于特效制作,徐科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他很推崇技术的,也勇于尝试特效。

80年代搞出的《倩女幽魂》,90年代搞出的《青蛇》,在当时来说都属于特效很牛的片子。

之前《月球》的时候他就来过,还跟张辰探讨过关于3d拍摄的事宜。

但张辰的态度很明确,3d拍摄他暂时不会尝试。

当然不能尝试。

那玩意不但拍摄成本巨高,而且拍出来的效果也差强人意,更别说配套的设备也少得可怜。

你费劲巴拉的拍出来,结果3d效果在大部分的影院都无法呈现,那还图什么?

这玩意真正流行起来是《阿凡达》以后。

卡神推崇3d,也有那份影响力。

《阿凡达》之后,3d电影大行其道,卡神早就入股了3d摄影机厂家,靠着股份吃的盆满钵满。

徐科考察了一圈,了解了不少,突然道:“张导知不知道好莱坞的动作捕捉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我觉得如果应用在《环太平洋》上,应该能减少不少拍摄成本,还能节省时间~”

徐科以为张辰没有采用动捕技术是他不知道,还在耐心的科普。

张辰怎么可能不知道,这玩意在后世基本上都成了动画片标配了。

不过知道归知道,他肯定不会采用,徐科出的这绝对是馊主意。

动捕技术虽然方便,但太灵活了,表现不出机甲本身的那种沉重感,反而会失了本色。

原时空的《环太平洋2》就是用的动捕技术,那还是《环太平洋》吗,那根本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变形金刚》。

关键人家《变形金刚》是生命体,动作灵活一点能说的过去,《环太平洋》是机甲,是被操控的机械,你搞得如臂使指,观众看的不出戏才怪!

张辰摇摇头:“动捕技术我知道,如果是《变形金刚》那种,可以用动捕技术,但《环太平洋》不合适,机甲和机器人还是有区别的,如果用动捕技术,会显得很假……”

徐科本来还在科普,听到张辰的话一愣,点点头,不知道是认可了张辰的话,还是单纯的出于礼貌。

反正两人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韩三坪也看出来两位技术流导演在技术这一块似乎没有达成一致,就转移了话题,聊起了武侠电影。

“你们觉得3d技术在武侠电影里有没有运用的可能?”

他之所以陪着徐科一起来,也是存了一份拉拢的心思。

武侠是华夏电影的招牌,老韩想在这方面做文章,徐科这个武侠大宗师当然是最好的人选。

听到武侠,徐科眼中一亮,但并没有马上开口,而是看向张辰。

张辰直言不讳:“3d在武侠上的应用,我能想出来的只有暗器方面。

比如一人冲着观众方向掷出暗器,暗器旋转飞向观众,观众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能还会下意识的去躲。”

说到这里,徐科眼睛已经流露出向往的神色。

但张辰话锋一转:“可除了此点,别的方面并不怎么好。”

闻言,两人一愣。

张辰继续:“首先3d摄影机很笨重,移动起来不方便。

其次,3d对拍摄快动作,效果很差,而武侠片的打斗动作通常都很快。

而且3d技术只适合白天戏,对夜晚戏的呈现也不好。

3d的呈现原理主要靠足够的光线,但夜晚光线不足,3d效果就差,而且因为有大量的阴影,很难对焦,这就极大的限制了电影的发挥。

武侠片,夜晚是个很重要的场景,无法支持这点,3d就不太适合运用在武侠上……”

这还真不是胡说,即便几年后徐科的《龙门飞甲》,戏份也全都是呈现在白天。

因为晚上对3d的呈现很不友好,这是还没有攻克的技术难点。

一行人参观了两个小时,临走前,接受了等候已久的记者的采访。

记者是韩三坪带来的,也算是为电影预热,毕竟徐科怎么说也算是大导演,热度不蹭白不蹭。

“徐导,您探班《环太》剧组后,有什么想和观众朋友们分享的吗?”

徐科也很给面子,笑着回答:“我看了《环太平洋》的分镜头稿,项目组在这方面很用心。

这一定会是一部好电影,因为好钢全部被用在了刀刃上,羡慕张导的创作环境~”

撇开二人对技术的分歧,《环太平洋》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点就是用于特效的资金比例。

徐科这辈子都不敢奢望。

这也就是张辰自己是老板,才敢这么玩,所以他才说羡慕张辰的创作环境。不过就算换位思考,徐科觉得就算自己当了老板,多半也不敢这么玩。

失败=职业生涯尽毁!

韩三坪也跟着说了几句好话,然后采访对象变成了张辰。

“张导,外界一直有人质疑《环太平洋》,其中一个理由就是《环太》没有明星,对此您如何回应?”

张辰微笑:“本来我不想理会这种问题,但既然今天说到了,我就回复一下。

《环太》这种电影,压根不需要大明星,这部电影里最大的明星就是那些机甲。

暴风赤红现在的热度不亚于一线明星。

这就好像《侏罗纪公园》的主角从来不是人,而是那些恐龙一样。”

对于这样的问题,张辰早就有了腹稿,这时候直接说就完了。

这个问题刚回答完,立马又有一名记者提问:“请问《环太平洋》是一部中国人拯救世界的故事吗?”

张辰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了对方一眼,这个问题明显包藏祸心,张辰稍不注意就会掉进坑里。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这次张辰果断的摇头:“不,你可能搞错了,《环太平洋》讲的不是中国人拯救世界的故事……”

这下子,所有媒体都不淡定了。

因为从他们了解到的信息来看,《环太平洋》就是这么个电影,怎么现在张辰却矢口否认。

“不是吗?可我们看网上流露出来的信息好像是这样的~”

张辰再次摇头:“当然不是。

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怪兽入侵就在2017年,也就是十年后。

如果你看过编年史就知道,以人类的实力,单独一个国家是无法对抗怪兽的。

所以对抗怪兽的是全人类。

在故事设定中,各国早已摒弃成见,齐心协力的共抗外敌。

电影中,环太平洋的几个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大家是一个团队,这是一个人类抵抗怪兽,积极自救的故事……”

张辰对自己的措辞很注意。

不注意不行!

这可不是简单的宣传,这是红线,稍微一个搞不好就有可能把整个项目搞死的红线。

谁现在是世界老大?

白头鹰!

军事实力全世界第一!

经济实力全世界第一!

科技实力全世界第一!

所以白头鹰的电影里,各种英雄主义!

兰博一个人可以干越南一个团,简直就是现代版的赵子龙,七进七出;

灾难片里各种天灾都是老美第一个发现,呵呵,我们是第一个登月的,科技实力摆在这呢;

连行星撞地球这么大的事,老美派几个矿工上去就把事情解决了;

没办法,白头鹰的地位摆在那,好莱坞是世界影视中心,人家不管怎么拍,大家就是信。

因为人家是世界第一,全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一个国家可以吊打全世界。

相比之下,华夏还是太弱小了。

连世界老二都不是,最多算老三。

世界老三拯救世界,谁相信?

没人相信就说明电影的立意站不住脚,这可是很严重的问题。

张辰如果真敢说是中国拯救了全世界,那欧美观众只会觉得华夏飘了。

就好像我们看待越南号称自己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一样,满满的都是可笑。

后果是什么,就是大家嗤之以鼻。

渐渐的,这种嗤之以鼻会转移到电影上来。

张辰都能想象到到时候美国观众是怎么评价《环太》的……

你看《环太平洋》了吗?

那部华夏拯救地球的电影?

你开什么玩笑?

我脑子又没抽?

美国都做不到的事情中国做到了?

绝对全是讽刺。

这就好像国内上映了一部印度阿三拯救世界的电影,你说国人到时候会是什么态度?

搞笑呢?

阿三也能拯救世界?

靠什么?

跳舞吗?

老美大概也是差不多的心态。

美国观众不走进电影院,那这电影就真扑街了。

全世界的市场都是盯着美国。

这类型的片子,美国市场表现好,其他市场才会买账。

所以决不能承认是华夏拯救世界。

必须强调是全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这点很重要。

这也是整个《环太》项目组达成的共识。

电影的任何阶段,都必须不间断的强调,‘这是一部全人类共同抵御外敌的科幻电影,体现了全人类的团结。’

一定是站在人类的角度上讲故事,而不是某个国家。

当然,私货肯定有,就比如‘洪荒’为什么是只熊猫?

但在大面上起码要过得去。

开机,花絮,点映,宣传……

任何环节,无时无刻的宣传。

预告片里也要这么宣传,不能让西方挑出任何一条理来。

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们放下成见,走进电影院。

别说什么电影是电影,现实是现实!

现实是你的国力不够强,你的文化没有话语权,真的会影响到电影。

想要全世界的观众接受你,就只能慢慢的培养观众的习惯。

认知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成功一两部,观众就会接受华夏科幻大片的合理性。

这个过程中,美国肯定不会任由你成长,到时候他们的媒体肯定会找事~

华夏还想拯救世界?

怎么的,你们想当世界第一啊?

张辰要做的就是尽量不让这种情况发生,如果发生了,也尽量不要出现对抗情绪。

只要不形成这样舆论风向,《环太》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大。

而只要《环太》的第一部成功了,后续垮台的可能性就不大。

更何况,《环太》的后续是怪兽电影宇宙。

怪兽电影能有什么政治倾向。

洪荒大战金刚?

这个可以有,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大家不打不相识。

否则还能怎么处理?

难道把金刚打趴下吗?

映射现实?

想当世界第一?

你的电影还想不想全球发行了?

所以两个大家伙必须是同一阵营。

那怎么统一阵营,简单,安排一个反派就可以了。

哥斯拉就不错~

打小本子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是政治正确!

张辰脑海里甚至都有画面:

洪荒与金刚大战一场,不分胜负。

两只巨兽身上都挂了彩,喘着气恢复体力。

然后卑鄙无耻的哥斯拉偷袭。

两只巨兽仓促应战,但因为刚经过一场大战,身上还有伤,只勉强与哥斯拉打个平手。

双方陷入一种微妙的平衡,谁也奈何不了谁~

然后哥斯拉不爽,开始摇人……

老土著了,总有几个朋友。

然后摩斯拉,安吉拉斯,摩杰拉之类的纷纷登场,在哥斯拉背后站成一排……

哥斯拉仰天嚎叫:比人多,你有劳资人多吗?

对面的洪荒和金刚顿时显得势单力孤,二兽背靠背,都知道今天恐怕凶多吉少。

但退缩是不可能退缩的。

背水一战~

两只巨兽爆豆,给自己套同归于尽buff的时候,暴风赤红神兵天降,接着其他机甲陆续降临……

穷途末路的两兄弟立马挺直了腰杆。

金刚捶胸嚎叫,洪荒则将手里的竹子往地上一丢:“兄弟们,给我干它~”

两个社团开始火并!

嗯嗯,搞错了,怎么把怪兽电影拍成古惑仔了?

不过,怎么就这么带感呢~

算了算了,张辰排空脑袋里的胡思乱想,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环太》成功的基础上。

只有成功了,才有可能与金刚或哥斯拉联动。

版权什么的,都是小问题。

到时候,没准都不需要他们去谈,人家自己就会凑上来谈合作。

《环太平洋》并没有举办开机发布会,今天的采访还是开机之后的第一次,媒体准备了好多问题。

第三个问题,终于不是那么敏感:

“《环太平洋》为什么选择了女性为主角?”

张辰听到问题之后,很自然的回答:“因为我想要一种反衬的效果。”

顿了顿:“在传统认知里,女性都是柔弱的。但我觉得柔弱的女性配上强硬的机甲,反而会形成一种反差,就像漂亮女孩开越野车一样,这种反差会让人印象深刻……

而且我不希望华夏女性在国际上的形象是柔弱的,这点刚好与范彬彬的戏路吻合。

一直以来,她出演的角色《伊甸湖》《鲨滩》,定位都是坚强女性,我觉的这很符合国人女性的品质……”

“张导,网络上有传言,《环太》3月底会去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取景,难道这部电影里还有熊猫参与吗,能不能透露一下?”

张辰闻言,立马换上一副恼怒的表情:“你说的这个情况我知道,是我们剧组内部人员透露出去的,相关人员我们已经做了开除处理~”

张辰说的熬有介是,导演吗,天天指导别人演技,自己多少也是有一些的。

“太多的我也不能透露,我只能说,《环太》里的确有熊猫,而且是与续集有重大关联的……”

媒体兴奋,话筒纷纷朝前伸:“能不能具体透露一下熊猫的戏份是什么?”

张辰摇头:“这个就不能随便透露了,我只能说很重要,等电影上映的时候大家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