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饺子蘸醋 作品

201.第200章《飓风营救》和《制裁特工》

第200章《飓风营救》和《制裁特工》张辰并不知道陈导明想的这些,他正在和冯小钢等人聊其他东西。

“你今天说的太好了,那帮玩意真不是个东西,就是欠……”

冯小钢完全不管场合,对张辰刚才的行为大加赞赏。

旁边的葛由扯扯他的袖子:“你小声点,记者还没走呢,万一被他们听到了,又是是非~”

“怕什么,他们敢bb我也像张辰这样喷他们一顿,早看港圈那些家伙不爽了,明明是来内地讨饭吃的,一个个还摆起大爷谱。”

京圈大概是最不爽港圈的一批人,因为某种意义上,港圈的出现打断了京圈的垄断地位。

张辰在旁边打着哈哈,他并不想将事态扩大。

一个是韩三坪提醒过他,另一个,他也觉得这是个人恩怨。

跟港圈无关,就是那么一个或几个香港电影人在针对他,这些人代表不了港圈。

倒是旁边的张国利看出张辰不想多聊这个话题,遂开口问道:“你刚才说要做特工片,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这种场合,张辰肯定不能承认自己就是口嗨了。

打死也不能承认。

何况不就是特工片嘛,也没什么难的,大不了就真做一部。

“伱真做啊?咱们国内可还没有人做过类似的题材。”

特工片早就不是什么新鲜题材了。

《007》系统,《谍影重重》系列,《碟中谍》系列,早就见怪不怪。

但这样的题材国内真就没有人做过。

“也不算吧,程龙不就做过《我是谁》吗?”

“那是程龙,也不是我们内地啊,而且《我是谁》严格说起来,其实属于动作片,特工的元素并不强烈,唯一能和特工扯上关系的,大概只有最开始的用椰子输液……”

听着几人讨论,张辰没有参与,而是在心里想着自己的事。

教他们怎么拍特工片是口嗨,但冷静下来想一想,其实真的可以做。

记忆里这种题材的片子太多了。

《飓风营救》《制裁特工》《史密斯夫妇》……

哦,《史密斯夫妇》大概不行,这片子是今年7月登录国内的,现在没准都已经在北美上映了。

这还是出名的,不太出名的还有瑞典的《国家利益》。

精彩程度比不上前面的几部美国片,但能拍续集说明至少前作是成功的。

张辰越想越顺,特工片其实没什么难拍的。

说白了,它的内核其实还是动作片,只不过需要用大量的细节来强调特工这个身份。

怎么强调?

让他显得专业就好了。

这方面《谍影重重》无疑是做的最好的。

编剧用大量的细节来反复强调杰森·伯恩的专业性。

通过一部旅游手册就能打电话确定帕梅拉·兰迪的住宿位置……

人群中扫一眼就知道最近的出口在哪,屋里那个人可能是敌人,那些东西可能成为武器……

身边的所有东西,一支铅笔,一本杂志都能成为杀人武器……

这些都是在向观众灌输一个观念--伯恩是专业特工。

可以说,只要做好这点,特工片就成功了一半。

几人还在讨论,已经有了一点思路的张辰突然问道:“道明叔,你考不考虑转型?”

“嗯?”

陈导明被这突兀的问题问的有些懵圈。

他刚刚一直没说话,始终在倾听,搞不懂张辰怎么突然就找上了他?

“转型?转什么型?”

“道明叔还没演过特工吧?”

张辰话一出口,周围人都瞪大了眼睛。

“你……想邀请道明演动作片?你怎么想的?”

葛由有些不可思议。

“我就是觉得道明叔好像还从来没有拍过动作片,可以尝试一下,改变一下戏路嘛~”

陈导明自己也被搞得有些懵。

他的确从没有演过动作片。

事实上,国内的非动作演员,基本都没演过动作片。

当然,武侠除外。

国内和香江那边不一样,那边一个演员红了,什么角色都能演。

但国内普遍讲究术业有专攻。

你看拍个《水浒传》,演员都是从全国跳出来的有武术功底的练家子。

“你先说说剧本,让我们听听~”冯小钢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虽然他也觉得张辰这个想法有点过于天马行空,但的确挺颠覆的。

张辰于是将《制裁特工》的剧情简单讲了一下:

“剧名叫《制裁特工》,剧情很简单,其实就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

老陈是一名退役特工,曾经隶属于某秘密部队,主要工作就是暗杀,斩首什么的,反正背景越神秘越好。

后来厌倦了这种生活,就退役了,隐居东南亚,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他爱看书,偶尔会跑出租,喜欢帮助那些底层的人。

在旁人看来,他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一个无害的好人。

但每次碰到有堕落的灵魂想要回头是岸的时候,他都会展开救赎。

劝他们从良,帮助他们走出阴影。

然后就遇到了阻力,因为他的行为触及到了控制那些堕落者的黑帮的利益。老陈会先和他们讲道理,尽量讲道理。

如果讲不通,就使用暴力手段超度他们……”

张辰将故事娓娓道来。

《制裁特工》其实就是《伸冤人》,但既然说了要拍特工片,《制裁特工》这个名字显然更合适。

他也不怕这些人偷他的创意。

动作片的剧情都很简单的,成功不成功根本不在剧情本身,而在动作设计和风格上面。

“你这个人物设计挺有意思,爱读书的特工,喜欢讲道理的特工……”冯小钢啧啧称奇。

故事听上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

但人物设计这方面的确挺有特点。

现阶段的特工,要么风流,要么潇洒,或者苦逼的像狗一样被人追的满世界跑。

但主题都是很宏大的。

拯救世界,破坏惊天阴谋,而且动不动就和国家强力机关对阵不落下风。

兰博做不到的他们都能做到。

张辰这个刚好反着来,大隐隐于野,过着普通生活,平时爱和妓女唠嗑。

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劝妓女从良。

如果有人从中作梗,就和人家讲道理。

人家不和他讲道理,他就打人家。

嗯,怎么感觉老陈也是个恶霸?

这故事讲的不是特工,而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张辰也被冯小钢的解读惊呆了。

《制裁特工》还能这么解读?

本来他就是想本土化一下,怎么本土化之后变这样了?

其实他根本还没想好到底要拍《飓风营救》还是《制裁特工》。

两者其实是完全不同的故事。

严格说起来,《飓风营救》的本子更好,因为对人物的颠覆更加彻底。

现阶段,电影的主角不管身份如何,行为基本都是正面的,不会乱杀无辜。

被他们干掉的一定都是坏人。

但《飓风营救》不是。

他的主角整部电影唯一的目的就是救女儿。

为了这个目的可以伤害任何人。

朋友的妻子好酒好菜的招待他,但为了得到女儿的消息,他可以毫不犹豫的开枪。

这种角色是颠覆性的。

所以《飓风营救》能火。

这片子的主题其实非常简单。

我可以死,我女儿不能死。

我女儿死了,你们所有人都得死。

相比之下《制裁特工》的本子其实非常中规中矩。

他的主角就是个有特工身手的好人,他只对坏人出手。

这是符合普世价值观的,但必然无法引起轰动。

所以后世这片子不管是票房还是影响力都比不上《飓风营救》。

张辰之所以提到《制裁特工》只不过觉得陈导明的气质很符合里面的主角。

陈导明平时很安静的,整个人看上去更像是个学者。

这些都与里面的主角十分契合。

行业内有句话,角色合适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所以张辰刚才忍不住提起。

听完张辰的剧本,陈导明有些犹豫。

正剧方面他其实已经到顶了,感觉已经没什么挑战了。

但很多其他方面他都很愿意尝试一下。

比如《无间道》,陈导明当时就想和香港团队合作一把,看看他们是怎么运作的,所以接了沈城的角色。

但合作之后感觉也就那么回事,所以就没有以后了。

这次张辰说的这个,他也有点心动。

出演动作片,好像还真的没有尝试过。

动作片不同于功夫片。

功夫片必须有真功夫的演员出演,但动作片不需要,完全可以通过剪辑来达到合格的效果。

“道明,要不你尝试尝试?”葛由在旁边煽风点火。

“我一直想看你演反派,你一直没演,现在演个动作片也不错,颠覆一下自己~”

“但我担心我的身体,动作片,肯定有很多激烈的对抗的,我怕我接不住~”

陈导明说出自己的担心。

想不想尝试?

他当然想尝试。

但担心也是真的。

文戏他一点都不虚,但武戏,这个心里真没底。

他参演的所有片子,不管什么类型的,他在里面一向都是文戏的,从没有武戏,也没有人邀请他拍武戏。

这就好像是个约定俗成似得。

“道明叔也别着急,要不这样,我先把剧本写出来,您看一看,也不一定马上就拍,我也是临时想到的,想法肯定还不完善……”

“那行,你写出来我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