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不歌 作品

第157章 有同行提前动手了!

第157章有同行提前动手了!

远在苏南的颜成斌,不断收到银行熟人的提醒。

女儿的账户又开始动账了,而且是频繁动账,每一笔都在五万出头,一口气付出去四十笔,而且四十个收款人各不相同。

颜成斌一点也不惊讶,因为猜得出这四十笔转款,肯定都是拿来收购出租车指标了。

他对陈程的判断更加好奇。

陈程手里已经有八十个出租车指标了,这个基数不算少,一台车涨跌一万,就是正负八十万的波动。

他把自己代入陈程的年纪,参考陈程现在操盘的总持仓以及现在上的杠杆率,他不得不承认,如果自己是陈程,自己肯定没有这么一颗大心脏,能扛得住这样的压力。

而他跟老婆陈敏不一样。

陈敏是唯结果论,陈程如果真通过这套操作赚到钱了,她才会承认陈程有能力。

颜成斌参考的坐标更多,虽说现在还没看到结果,但他对陈程的每一步操作都有几分佩服。

陈程和颜若萱赶回学校上课,沈露凝也选好了饭店和时间,晚上七点钟,在江城饭店定了个包厢。

与此同时,江城一家温城人开的快捷宾馆内,二十几个男男女女正在快捷宾馆的餐厅里开会。

他们全是从温城过来的炒家,专门做出租车指标,这次选择江城,是因为其中一个人听说了江城的换车新政,知道江城的出租车指标价格正在历史最低点。

他们作为有几年炒作经验的炒家,对出租车指标价格的评估能力很强,他们觉得,江城作为省会城市,指标价格还不足五万块钱,这明显是被低估的,绝对有操作空间。

所以,他们在节后组团来到江城,今天上午就分工明确的开始了前期准备工作。

每一家车管所,他们都安排人过去打听了现在的情况,还安排其他人到处打车跟出租车司机聊天,询问出租车司机对指标市场的看法。

一番调研下来,他们都快兴奋死了。

因为江城指标市场,完美符合他们的所有判断条件。

第一,指标市场价格确实史无前例的低;

第二,指标市场的成交量也同样掉到冰点,市场上有一堆待售指标积压,买盘一开,一定能疯狂成交;

第三,整个出租车司机群体,对指标价格的信心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所有人对涨价都不抱任何希望。

他们来到一个地方炒作指标,主要是两步走:

第一步,先用现在的最低价,把所有能买走的筹码全部买空。

第二步,是不断抬高指标价格、诱导那些手持筹码的车主逢高出手,比如五万价位买空之后,把价格拉到五万五继续买空,五万五买空就拉到六万再买空。

而他们的盈利也一共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最开始低价吸筹掌握的最低价筹码,这是最大的盈利点,如果最终能炒到二十万,这批指标每一个盈利都在十五万以上;

第二部分,是不断拉高价格、不断逢高买入的那批筹码,这些筹码最重要的使命是哄抬价格,越往后盈利空间就越小,可能到十九万的时候,他们还在买入、还在拉升,所以这样的指标盈利空间就小了很多,但因为肩负重大使命,所以也必不可少。

而他们最终的目标,是给当地人造成一种“出租车指标还能继续上涨、一定要抓住机会入场”的危机感,然后把指标全部卖给本地人,自己套现离场。

为了抱团赚钱、彼此不内耗、不恶意竞争,他们在动员会上,就已经做好了分配,其中一个组织者开口说:“明天上午,咱们就分散到三家车管所,放出消息,按照明天的市场价,所有指标来者不拒,等开始成交的时候,一人一个轮着来,确保公平。”

所谓一家一个轮着来,就是如果有八个人分到这个车管所,所有被他们吸引过来的司机,就由这八个人按顺序成交,每人轮流买一台,如果今天收八十台,就是每人十台车,等于统一采购价格、采购口径,然后再进行公平的内部分配。

这也是他们之前操作的基本逻辑,大家也都能够很好的遵守这个约定。

不过,他们的抱团,也就是最开始这个低价吸筹的阶段。

一旦价格开始应声上涨,大家就各自为战、各凭本事了,有些人想快点吸筹,那就多拿点钱来炒高价格,反正大家手里都有低价筹码,大家一起受益。

如果有人想快点清盘获利,其他人也不会阻拦他,不过按照约定,他必须先问过自己人,如果自己人里还有想继续吃进的,那就由自己人买走,当然,价格上也要遵循市场价,不是自己人就恶意打压同行价格。

整体来说,这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而且有过多次成功的实操经验,每到一个城市,他们至少能够拿下一倍的利润。

就在大家把所有细节都确定好之后,有人走进来,表情紧张的提醒道:“有点情况跟大家同步一下。”

为首那人问他:“什么情况”

对方解释道:“我今天打车的时候,留了个司机的电话,刚才我给他打电话问他有没有兴趣卖指标,他说已经卖过了。”

负责人摆摆手:“一辆车无伤大雅。”“不是。”

对方继续解释:“我问了他情况,他说今天下午有人在车管所一口气收了四十台车。”

“四十台!”

参会的二十多人瞬间炸锅。

他们原本评估的是,最低价抄底,应该能抄到几百台,而且这几百台还得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一天内收回来。

因为一旦市场有时间反应,行情不拉也一定会起来。

几百个低价指标,大家一人也就能分最多二十个。

这一下就提前被人买走四十台,等于10%的筹码被人抢走了。

负责人皱紧眉头,疑惑的说:“咱们人都在这,还没开始动,这是什么人干的也是温城来的吗”

“不是。”

对方说:“我问了司机,是个年轻人买的,本省人。”

负责人赶紧问:“他还在收吗”

“没有了,收完四十台就不收了。”

“那还好那还好……”

负责人松了口气,但语气依旧有些严肃的说:“看来也有其他同行看到了江城指标的商机、提前动手了!不过他拿走四十台对咱们来说影响不算大,只是咱们不能再耽搁了,依我看,也别等明天正式启动了,咱们现在就按分工开始!”

低价的筹码利润最大,谁都不愿错失这个好机会。

原本他们以为,自己就像是渡江侦察的特种兵,优势在我、主动权也在我,什么时候吹响进攻号都没问题,但现在看来,还是要尽快入场。

——

中午有个冤种要买四十个指标的事情正在出租车圈广为传播的时候,又一个炸裂的消息传来。

每个车管所,都有人拿着现金等着收购出租车指标,指标价也是四万六千五,不还价。

原本很多人没赶上中午那一波,还很是懊恼,感觉错过了一个出手的机会,没想到刚过了一两个小时,就峰回路转。

这些买家和中午那个小伙子一样,也非常专业,他们不是一个人在行动,而是一帮人分工合作。

有人在车管所拿着证件等签约变更,有专人在银行直接占了一个窗口等着转账汇款,连交易合同都是准备好的,谈好价格直接填上金额和信息,人家干脆不等过户就先打款。

车主收到款之后,人家那边也联系好了黄牛,直接带着插队办理过户手续,前后十来分钟就全完事了,毫不拖泥带水。

很多一直迫切想把指标出手的车主,都顾不得思考为什么会有一帮外地人来买指标,只觉得解套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纷纷蜂拥而至。

这些人完全是商量好的,轮着交易过户,第一台车过给了a,那第二台车就过给b,然后是c,七八个买家也不争也不抢,就这么排着队你一台、我一台,流水线一般快速收购过户,彼此之间别说争吵,连一句多余的废话都没有。

只是一个下午,市面上那些一直想卖,但又一直卖不掉的指标,就全被这些外地人全部买空了。

外地炒家一共买了六百多个出租车指标,不过他们不像陈程那样,买了车之后,车就停着不动了。

他们的玩法是,从司机手里把车买走,再以远低于市场价的租金租给原车主。

正常这辆车一个月能租两千的话,直接一千二就让原车主继续开。

他们不希望车停着减少收入,这些司机把车卖了正不知道该干什么,忽然能低价租回来继续开,几乎没有任何人拒绝。

于是这批车只是来了一趟车管所做了变更,就又被原车主开回去。

只需要等上几天,新的车牌下来,他们就可以继续上路跑出租了。

到这个时候,本地司机已经意识到,这帮人是来炒出租车指标的。

但是,他们依旧不对江城出租车指标的市场抱希望。

年底换车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他们觉得,只要这个要求不变,指标价格肯定涨不上去。

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出租车指标市场并不大,流通的指标很容易就会被买光。

一旦指标在这个价格区间被买光了,如果还有人想买,就只能加钱。

而当天车管所下班的时候,温城人就自己拉高了价格,他们借黄牛放出话来,明天上午继续收指标,指标价格从今天的四万六千五,直接跳涨到四万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