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收敛锋芒?不,你们应该锋芒毕露!
也称不上是忘记,更不是不想说。
只是诸葛亮一直以来给他的感觉都是料事如神。
仿佛没有事情是诸葛亮不知道的一样。
这种感觉让他下意识将这件事给遗忘了。
‘咳’
陈洛干咳一声:“忘记告诉丞相了,前些日子,子云和元霸都有感悟,修为突破了。”
陈庆之呆愣了一下,感受到诸葛亮投来的惊奇目光,只能干笑着点头。
这突破的修为,难道不是陛下的赏赐吗?
怎么就成他的感悟了?
“偶有所悟!”
“陛下,时辰不早了,臣先带元霸将军回去了!”
“明日我等会班师回朝,全力应对即将到来的阴魂宗!”
陈庆之说完这话就想开溜。
只是才走两步,就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顿足。
转身将衣袖中的数十个炼魂幡都交给了诸葛亮。
不顾他的蒙圈,陈庆之神情沉重道:“诸葛丞相,他们本不应遭遇这些劫难,是修仙者的贪婪造就了他们的悲惨!”
“我陈庆之在此,恳请丞相能超度他们,让他们能进入轮回,不在这里受尽苦难!”
陈庆之郑重的作揖行礼。
说完后就急匆匆离去。
不是他害怕什么,只是单纯不善于撒谎。
若是在战场上面对敌人,那谎言自不必说。
而且战场上的谎言又怎么能叫谎言?
那叫攻心之计!
但面对同僚,尤其是诸葛亮这种他敬重的同僚,让他撒谎就有些难为他了。
为了避免诸葛亮追问,他还是快些离开为好。
“子云,当真是个妙人!”
望着陈庆之离去的背影,诸葛亮不由好笑的摇头。
那数十个炼魂幡,在他手里出奇的安静。
即使他没有用灵力压制,炼魂幡依旧没有躁动的意思。
仿佛是听到了陈庆之对诸葛亮的嘱托一般。
“子云是妙人,元霸也是妙人,卧龙先生你,又何尝不是呢?”
“朕能得诸位相助,实乃大幸!”
陈洛走到诸葛亮身边,与他并肩而立。
说出的话让诸葛亮又是一阵哑然失笑。
聪明人和聪明人相处,不会累,反而会无比轻松。
尤其是志向一致的聪明人。
“臣观子云周身神气盎然,灵气隐而不发,不像是刚突破的样子,反而像是沉淀多年!”
“而且他给我的感觉,也绝不是刚入分神境的样子。”
“臣斗胆一问,子云将军和元霸将军这是突破到了何等修为?莫不是和之前一般,直入一个大境界?”
诸葛亮状似询问一般开口。
但那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却让人感觉这不是疑问。
而是在诉说某种答案。
陈洛没好气的看他一眼,笑骂道:“刚夸你是个妙人,你现在又演上了!”
“你与子云元霸,还有观音婢,皆是朕之亲信,朕也不是嫉贤妒能的人。”
“卧龙先生,你不应收敛锋芒,也不用害怕朕会忌惮。”
“相反,你应锋芒毕露,你的身后是大秦的万家灯火,是朕!”
“大秦羽翼渐丰,却又有更强的敌人出现,这就好像一个轮回,任大秦变的再强,也依旧会有对应的敌人!”
“就像阴魂宗一般,总不是无敌的。”
“所以朕希望,卧龙先生你不再藏拙,助朕开辟一个璀璨盛世!”
陈洛敛起笑容,严肃的向诸葛亮作揖。
言辞中的恳切,态度中的认真,都让诸葛亮红了眼。
明君不是绝强的天赋和武力。
也不是能处理政务处理的多好。
而是有识人之能,有驭人之术!
君不是臣!
君不应该事事亲为!
而是要懂得,什么样的事情,交给什么样的大臣去做。
政务就那些,处理的结果同样就只有那几种。
武力再强,君王也不应该御驾亲征。
所以,识人和驭人才是君王之道,才是明君的象征!
此刻,诸葛亮再次对陈洛有了新的认知。
之前只感觉陈洛有吞天之志,也有与野心相配的能力。
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从陈洛身上看到了大秦的未来。
看到了大秦的璀璨盛世!
也同样,看到了绝对的信任!
诸葛亮收起十羽扇,整理衣袍,忽的向陈洛跪下。
“亮必为陛下,为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一句话让陈洛心情一片舒展。
赶忙扶起诸葛亮,为他拂去衣袍上的灰尘。
此前他就感觉到诸葛亮在藏拙。
比如一些事情上,诸葛亮不会直接给出意见,而是会引导他去想。
显然,这是顾忌他的面子,不想惹来不满。
正常的君王会有妒忌之心。
会想要将一切都掌控在手中。
若是臣子比自己聪明,就会开始忌惮,会开始针对。
诸葛亮明显也是担心这个,所以才收敛锋芒,用其他办法帮助他处理政务。
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情况。
诸葛亮也好,或是陈庆之和李元霸也好,乃至是长孙无垢!
他都不想埋没他们的才华和能力!
他们在前世就能名传千古,来到这个世界更应该大展拳脚!
君臣之别,猜忌之心,从不应该成为他们的束缚!
大秦需要大展拳脚的他们!
他陈洛,同样想看到他们能锋芒毕露!
被扶起的诸葛亮连连摇头:“之前是臣想的太多了,还望陛下勿怪!”
“既然陈元帅和元霸将军皆已突破分神境,那阴魂宗以及乾元宗,还有李家就都不成威胁了。”
“也许,陛下该考虑迁都的事情了!”
迁都?
陈洛一愣,不明白为什么要迁都。
一国之都,乃是国运最汇聚的地方,更是稳定民心的地方。
如果不是情非得已,是绝不可能迁都的。
便是面临亡国之危,也很少有君王会迁都。
前世历史上,基本上所有迁都的君王都会扣上了昏君的帽子。
这好好的为什么要迁都?
“此前臣不说,是因为外有大敌,大秦也一直在扩张。”
“如今外敌已无忧,陛下又对臣这般信任,臣便斗胆开口!”
“迁都事关重大,轻易不可提起,可我大秦有不得不迁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