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君长发绾 作品

第55章 起手屏蔽天机,这叫略懂阵法?

“铁鹰锐士,善剑术,通骑射,下马便是步卒,上马便是骑士!”

“与白马义从一样是三千人,人依旧要你自己去挑选!”

陈洛神情严肃的将铁鹰锐士军旗交给陈庆之。

握着这巴掌大的军旗,陈庆之感觉像是握住了全世界。

听完陈洛对铁鹰锐士的描述后,他整个人更是兴奋的难以形容。

这般全能的军队,世所罕见,便是白马义从在这般军队面前,也稍显逊色!

白马义从是轻骑,只能在马上作战,下马战力便会骤减。

铁鹰锐士则不同,不但能在马上作战,下马后战力也不会有丝毫衰减。

“陛下放心,臣必不负您的期望,更不会让这般精锐强军埋没在我的手中!”

“十日内百城,臣说到做到!”

陈庆之保证完,就作揖告退。

现在他已经迫不及待去挑选士卒加入铁鹰锐士了。

有这般精锐在,不说十日攻破百城,便是再多也不成问题!

凡俗王朝的城池中,不管有多少的守军,都不能阻挡他们丝毫。

真正拖慢他们脚步的只有行军,等待驻军接手城池。

如今有了铁鹰锐士在,这一切就都能解决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大军必然能势如破竹,丝毫不停歇的长驱直入!

他有信心在十日内,打下城池百座,甚至更多!

“陛下有陈元帅辅佐,必能成就一番宏伟大业!”

望着陈庆之离去的背影,诸葛亮笑眯眯开口。

听起来像是恭维的话,陈洛却知道这是真心的。

连日的相处,他明白诸葛亮不会恭维人。

说的话要么是事实,要么是在阴阳怪气。

这显然不是阴阳怪气,那就只可能是事实。

陈洛神情认真:“能得子云与卧龙辅佐,乃朕之幸!”

“刚刚你说那屏蔽天机的阵法需要国运刻画?需要多少国运?刻画完成需要多久?朕该如何配合你?”

那阴魂宗老祖不知何时就会用神魂探查这里。

屏蔽天机的阵法越早使用,不被探查到的可能就越大。

若是运气实在不佳,已经被探查到了虚实,那也只能准备迎战了。

诸葛亮同样明白事情紧急,顿时收敛起笑,十羽扇也不摇了:“臣在地上刻下阵纹,陛下引动国运,跟着臣的阵纹再刻画一遍!”

“快的话半个时辰,慢的话一个时辰,但要注意,阵纹精密非常,一定不要遗漏,也不要刻画错了,否则大阵将无法运转!”

叮嘱完陈洛,诸葛亮也不犹豫,手中十羽扇在空中划过,带起道道流光。

这些流光像是在纸上晕开的笔墨一般,落在地上拼成一道道精细的阵纹。

阵纹复杂非常,密密麻麻的看的人头皮发麻。

就算诸葛亮刻意放慢了刻画速度,陈洛也只是能勉强跟上。

淡金色的国运在他指尖汇聚,比着诸葛亮的动作,一笔一划的复刻阵纹。

本来莹白的阵纹,在覆盖上淡金色的国运后,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闪烁起荧荧微光,就像是在呼吸,又好像是在跳动。

随着阵纹刻画的越来越多,陈洛从一开始的僵硬,到后面的驾轻就熟,刻画速度明显快了起来。

一直观察着他动作的诸葛亮嘴角扬起,心里为陈洛的悟性之强而赞叹不已。

能遮蔽天机的阵法何其复杂繁琐?

便是浸淫阵法之道几百年的大宗都需要慢慢领悟。

若是悟性不够,便是一生都不见得能刻画出来。

这次虽然是他在引导陈洛刻画,但能刻画到这般速度,足以说明陈洛悟性惊人。

换成个阵法大宗来,也不见得能比陈洛要好。

他们的陛下,当真悟性逆天!

诸葛亮虽在观察着陈洛,手中刻画法阵的动作却没有丝毫停顿。

本来需要半个时辰的阵法,却是只用了一炷半香不到的时间就刻画了个大概。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整个法阵像是被激活了一般,复杂的大阵不断衍生出新的阵纹。

衍生的阵纹不断向外扩张,眨眼的功夫就覆盖了整个御书房,并且还在向外去。

若是有强大的修仙者在此,一定能看到有个复杂深奥的法阵悬浮在咸阳上空,以惊人的速度向周围蔓延。

凡是阵法所覆盖之处,便无法用神识感知,就好像是压根不存在一般,但肉眼依旧可以看到咸阳城的存在。

诸葛亮摇着十羽扇,笑呵呵道:“有这大阵的保护,那阴魂宗老祖便无法用神魂探查我大秦境内的一切。”

“此前臣没有感觉到神魂波动的气息,想来那阴魂宗老祖还未曾用神魂探查,如此我等便有了十日之机。”

“这十日内,陛下可安心。”

他这风轻云淡的样子,要是让其他阵师看到,怕是会惊掉下巴。

刻画大阵不但需要灵力,更需要精神力相辅。

能屏蔽天机的大阵何其复杂自不必说。

诸葛亮却能在刻画完大阵后依旧面不改色,仿佛刚刚只是做了一件小事般。

要是传出去绝对会让阵师们感觉在听神话。

“辛苦卧龙了,剩下的就看子云的了。”

“大秦初立,内外皆是事,近日来辛苦卧龙先生了。”

陈洛微微拱手,诚挚的向诸葛亮道谢。

帝王威仪从不是高高在上,将一切都踩在脚下。

真正的帝王威仪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靠别人的惧怕堆出来的。

而是要让别人发自内心的尊敬,这才是真正的帝王威仪。

该柔的时候柔,该刚的时候刚,才是最正确的君王之道。

诸葛亮连忙作揖回礼:“陛下言重了,承蒙信任,亮自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解难。”

“时辰已晚,陛下调动国运消耗颇大,臣不便多打扰,先行告退。”

得到陈洛的允许,诸葛亮才离开御书房。

走出皇宫数步后,他忽的驻足回望向皇宫:“刚柔并济,仁君却又不失王道霸气,更有吞天之志!”

“善用臣子且不自负,能听的进去劝谏,也不一味的听臣下意见,有自己的主见,亮三生有幸,才得遇此明君!”

诸葛亮抬头望向天空,眼中泛起些许冷意:“如此便更不能让你对陛下出手了!”

“看来以后免不了与你做过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