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小明王反攻大乾了?
说真的不是王柏川不淡定,身为琼州府知府,王柏川能够一路走过来,也是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
哪怕这个琼州知府甚至比不上大乾内地一些大的县。
可终究是正四品的大官。
然而淡定也得看情况。
如果南边真的出现了那一群人。
别说正四品了,哪怕是正一品都要慌。
当年设立琼州府,其目的就是监视海上的小明王。
二十年前天下大乱,各地义军揭竿而起。
当今陛下最终能够逐鹿天下成功,可不仅仅只是靠着实力,运气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以至于虽然成功了。
可当时天下依旧有着好几家可以威胁到大乾存在。
虽说这些威胁大乾的存在,在接下来的时光当中,大部分很快被一一剿灭。
可那只是大部分,不是全部。
这其中就有着小明王并没有能够被清缴,反而让小明王逃离道了海外。
别看小明王已经逃亡道了海外。
可小明王在整个天下的影响力依旧极为巨大,特别在东南沿海,依旧有着极为强大的明心。
为了防止小明王卷土重来。
十年前,当今陛下才在琼州设立琼州府。
同时于泉州开府建牙。
以防寇乱。
可哪怕是如此。
十年的时间过去。
小明王的影子还是经常出现在了沿海之上。
这让当今几乎寝食难安,于是乎在去年才有了禁海令。
原本以为伴随着朝廷禁海,小明王觉得大势已去已经朝着更南方而去,可这一刻好像情况完全不是这一回事。
出现在南方的超级部落。
以及这来自于大乾的武器。
都似乎在说明着那一个他们最不想碰上的结果正在出现。
小明王!
那个本该消失在茫茫大海,随着失败的争龙而一同埋葬的名字。
王柏川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发黑,几乎要站立不稳。
若真是那位回来了,并且在琼州南部积蓄力量……
他这个琼州知府,首当其冲,怕是死无葬身之地。
“不行!”
“必须要上禀陛下!”
“不然来不及了!”
猛然,摇晃的身子瞬间反应过来,王柏川下意识的开口。
声音嘶哑尖锐,完全变了调。
这一刻他能够想到的就是迅速上禀朝廷。
如果真是小明王,那根本就不是他,或者说他们琼州府能够解决的。
只是他的话语才刚刚落下。
“大人,万万不可!”
秦海急忙劝阻。
“不可?”
“秦海,这不是我们能够解决得了的。”
“一旦如果真是小明王,我们麻烦大了!”
王柏川听着秦海的劝阻,带着惊颤的开口。
“大人!”
“现在……现在还只是猜测。”
“一把匕首,说明不了全部。”
“万一……万一只是流落过来的呢?”
“吾等一旦上报,发现只是一个误会该如何!”
“或者他如果真是小明王,我们现在就上报,陛下怪罪下来,我们又该怎么做?”
秦海的声音也带着颤音,但理智尚存。
此刻不管是不是小明王,他都不应该立即上报。
别忘了他们琼州府设立的目的。
此刻若是小明王真的在南部扎了根。
他们贸然上报,不是摆明了失察之罪吗?
这还是小明王的失察之罪,这可是死路一条。
如果不是,他们急匆匆上报,闹了乌龙,他们麻烦也同样大了。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两人粗重的呼吸声。
灯火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壁上,扭曲变形,如同他们此刻惶恐不安的内心。
许久。
王柏川似乎终于找回了一点力气,他瘫坐在椅子上,眼神涣散。
“那……你说怎么办?”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无助。
秦海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大人,此事必须查清楚。”
“但不能惊动任何人。”
“我们……派几个最可靠的人,悄悄去南边探一探。”
“弄清楚那个部落的底细,看看……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来路。”
“如果不是当然好!”
“如果是,琼州府全力抵挡小明王,全部以身殉国如何?”
秦海缓缓开口,双目之中带着一抹光芒。
“你!”
听着秦海的话语,王柏川只感觉头皮一阵发麻。
作为官场老油条,他自然瞬间听明白了秦海的意思。
那就拿琼州府数百户人为他们的罪责洗清。
若是琼州府数百户人都死绝了。
都是为了抵挡小明王而战死。
那么他们就没有什么失察之罪了。
谁又能够证明小明王到底是什么时候来的。
至于挡不住小明王的罪责,整个大乾除了当初那一位战神又有谁挡得住。
他们挡不住才是正常的。
挡得住才有鬼了。
王柏川张了张嘴。
想要说些什么。
可话语到达嘴边,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言语。
“此事再议!”
“先让人前去查看!“
“秦大人此事拜托你了!”
王柏川深吸了一口气,想了想,没有直接同意,而是开口进行着吩咐。
“明白!”
秦海微微点头,也没有继续纠结这个话题。
这也是万不得已才会出的下策。
他也希望自己杞人忧天了。
话语应声之后,他的身影随即离开。
书房内再次陷入沉寂。
只有灯火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以及窗外隐约传来的海浪声。
王柏川闭上眼睛,靠在椅背上,只觉得心力交瘁。
琼州的夜,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漫长,都要寒冷,这一刻他的内心更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当然这一刻的姜晨可不知道,伴随着他对于周围部落的清缴,大量的部落朝着北方迁徙,导致了琼州府知府,和同质快被他吓尿了。
这些日子,伴随着大量的部落被清理。
三座城池也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当中。
而王梦才所带来的移民人数也越来越多。
第一次带过来的人数不过五千人。
到达第二次人数已经接近一万人了。
第三次更是突破了一万五千人了。
如此多的人口,迅速填补了之前人口的绝大缺口,也给整个琼州府带来了更多的生产力。
这些生产力加持之下,自然让琼王府的建设进入了高速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