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打的就是先知情报战。
第二天天不亮就被侍卫叫醒了,洗漱完毕后草草地用完餐便带着数百名护卫纵马往征羌赶去。
宁平距离征羌一百五十余里,急行军快马加鞭也得一天时间才能赶到,翌日清晨时分便急匆匆地赶到了征羌。
看到袁绍第一眼,曹操还以为自己没睡醒仿佛是在做梦一般,直接扇了自己两巴掌,脸上传来火辣辣的痛感,这才感觉到一切是这么的真实。
“快,放袁绍他们进来!”
曹操一边吩咐一边往城门口方向走去。
“本初,你怎么来了呢,走,随我入城,咱们边吃边聊!”
曹操一把抓住袁绍的胳膊,拉着对方往城中而去。
“情况有变,我怕出差错,这不就急着来找你了吗!”
袁绍在曹操耳边小声地嘀咕了一句,这让曹操心中大骇,能让袁绍亲自跑一趟,这情况一定比他想象的要严重。
曹操听完也不说话,直到二人来到他所暂住的县衙内,吩咐侍卫将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来后他才满是好奇的问道:
“本初,到底是出现了什么变化,你赶紧说说吧!”
“前天深夜时分,周瑜突然来访,说是公路将他调往汝南防备咱们了,以前规划好的计谋全部搁置。”
“他又提出了新的方案,说是能以最小代价消灭公路的主力部队,由于书信里一句话两句话的说不清,只有我亲自来了。”
袁绍端起面前的茶水一饮而尽,接着说道:
“韩当,程普二人带着公路的三万主力目前应该快要抵达汝阳,周瑜的意思是设个圈套利用这三万人马诱骗公路派遣更多主力,最后三方消灭他们。”
“同时在这之前派遣一支铁骑深入汝南腹地切断他们后续的粮草运输!”
曹操听完陷入了沉思,思索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就在这时卫士端来两份早餐,袁绍也顾不上还在思考的曹操,端起饭碗开始大快朵颐,自己早已经饿的前胸贴后背,那些行军干粮根本无法下咽。
呵哧呵哧的干饭声让曹操从沉思中回过神,看着袁绍吃的这么香,自己也端起面前的饭碗扒了一大口饭,边吃边说道:
“计划没有任何问题,可我就是担心徐州的秦煊,要是他发现袁术频繁调动主力,会不会突然行动,下邳国距离袁术的大本营可是非常近啊。”
“万一让他第一个攻破寿春拿走传国玉玺怎么办?”
曹操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袁术要是真上钩往汝南调派主力,这么大的动静秦煊不可能没有察觉,要是赶在他们前面率先攻破寿春,这不就是白白为他人做嫁妆吗?
“孟德你多虑了,根据我派去沛国,下邳两地侦查的人员传回的情报显示,秦煊并没有大规模兵力调动迹象,而且公路在沛国前线布置了近五万大军,他手底下最器重的大将纪灵驻守在谷阳防备秦煊。”
“而且秦煊手中根本没有太多的机动兵力,要想攻破寿春非十万人不可!”
袁绍早已经做足了准备,自从他率军进驻宁平以来,派出了大量情报人员收集袁术以及秦煊他们的动向。
基本上对双方的兵力部署了如指掌。
“是啊,或许是我多虑了!”曹操闻言赞同袁绍的话,秦煊手中的地盘南北跨度非常大,再加上前段时间联军攻徐所消耗的人马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至巅峰,秦煊现有总人马应该不超过十万,机动兵力不足两万。
“行,就按你说的办!”
最终袁绍的劝说下,曹操答应了周瑜的计谋,并且开始为此展开行动。·············
下邳国相府内,陈登四人正在军事地图前商量作战部署。
经过四人长时间的讨论,陈登初步制定了一个作战方案,张辽和张绣二人率领他们麾下所有的铁骑从彭城,下邳两个方向进行作战,最后切断谷阳纪灵大军所有对外联系。
而高顺率领一半步卒从夏丘方向缓步进军,扰乱对方的判断,而陈登率领剩下的步卒在广陵方向大肆造势,诱使袁术将增援部队放在来安,丹阳郡方向。
从而让张辽二人的铁骑快速行进至淮河岸边。
“元龙,你这计划我总感觉还有些许不妥之处,你怎么能确定文远他们的铁骑能以最快速度占领那么宽阔的地区呢?”
生性谨慎的高顺忽然当着众人的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按照黑冰台提供的情报显示,纪灵在竹邑,符离一带驻扎了不下一万人马,辽县等地也有相当部分的兵力。
众所周知骑兵根本不擅长进行攻坚战,而且淮河流域一带河网密布,根本不适合铁骑大规模行动,因此高顺对于陈登的作战计划根本不看好。
“呃~~~~~”
陈登一时间竟然有些无话可说,高顺的话让他陷入了沉默,自己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作战计划竟然有这么大的漏洞。
“报——,启禀四位大人,有最新情报送达!”
就在这时,一位传令兵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从兜里掏出一张书帛拱手呈在众人面前。
“下去吧!”
张辽接过书帛将对方打发离开了。
随后快速打开书帛将上面的内容念了出来:
“周瑜已率领五万大军抵达汝南前线,一部三万人马进驻汝阳,一部两万人马进驻宜禄,根据内部人员传递的情报表明,周瑜已与袁绍达成同盟,三方密谋消灭袁军主力。”
“嘶——”
张辽一念完上面的内容,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黑冰台的情报能力太逆天了吧,连这等机密都能套出来。
“周瑜已经从庐江郡调往汝南郡?”
陈登忽然开口询问出这么一句,要是这条信息属实的话,那么他们的操作性就大了许多,刚刚那个作战计划都是基于周瑜还在庐江郡的前提下所制定出来的。
“没错,黑冰台的情报毋庸置疑!”
张辽将手中的书帛递给了对面的陈登,高顺和张绣二人顺势凑到陈登面前看了起来。
“元龙,这周瑜不在庐江郡,这么说来庐江防备一定十分薄弱,要不然我们集结主力从丹阳郡进攻如何?”
高顺建议道。
虽然丹阳郡与庐江郡隔了一条大江,但秦煊在吴郡早已经制造出了好几条大船,目前甘宁正率领水军在太湖中进行训练,应该卓有成效。
从庐江攻进寿春无疑是最佳的路线,这么宽阔的江面是不可能有大批敌军从这儿登陆进攻,因此袁术在庐江一带防卫薄弱,如今周瑜调往汝南,守卫就更加薄弱,几乎是如入无人之境。
“你的意思是动用水军?这我得向主公汇报,我是没有权力调集水军作战的!”
陈登立马明白了高顺的想法,但甘宁的水军他使唤不动,只有秦煊才有这个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