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无夜 作品

第126章 封赏!

众将无法,只能退回南郑,听候诸葛亮责罚!

可诸葛亮听说曹真安稳的退回了大散关,却没有丝毫的生气,反倒让众将看起了一份军报!

吴懿看完,却是大惊失色。

“曹休死了?这么说陇右之危已经解了?”

诸葛亮此时也露出了长久未见的笑容:“多亏了李曜献计,袭取了曹休的粮草,魏延与王平趁曹休分兵,主动从上邽出击,击败曹休大营,又是李曜埋伏在曹休的必经之路,这才趁机取了曹休的首级!”

吴懿众将对视一眼,却是都站了起来。

“恭喜丞相,贺喜丞相,曹休那是魏军大司马,也是曹丕的托孤重臣,杀了他,与我兴复大汉的大业大有裨益!末将以为该大大的封赏才是!”

诸葛亮笑着点点头:“不知诸将以为,该如何封赏才好?”

吴懿却笑着说道:“阵斩曹休,此乃大功,当封侯!”

诸葛亮点点头:“这曹休乃是魏国重臣,斩了他,封侯也是应该的,我自当上表天子,请天子册封李曜为侯,只是诸位以为,魏延和王平该如何封赏?”

吴懿又笑道:“丞相,王平本为裨将军,我看可以封为建威将军,命他继续管理陇山大营也就是了!”

诸葛亮点点头:“如此也好,那么文长却又该如何封赏?”

这个问题却让诸将都哑了火。

这些将领谁不知道魏延一贯不服诸葛亮,而诸葛亮却是一直在容忍魏延,如今魏延却是第一次在没有诸葛亮指挥的情况下立下了大功,该要如何封赏,那是诸葛亮的事,这样的事,自己可不能掺和。

这也可以看出魏延在朝中的朋友并不算多,几乎没有一个人敢出来为魏延说话的。

诸葛亮见众人都不做声,心中也觉得无奈,也是他对魏延压制的太狠了,这才让全军上下无人敢为魏延说了一句话,这还是立了大功,若是犯了事,怕是更没有人会帮魏延说话了。

诸葛亮轻轻摇了摇头:“魏延功大,自然也该封赏,以我之意,我当请在奏天子,封魏延为南郑侯,授节钺!”

众将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南郑侯还无所谓,反正南郑在汉中,魏延就算是南郑王,这南郑他也拿不走,可是这节钺可就不一样了!

魏延如今是镇北将军、都亭侯、丞相府司马、都督陇右诸军事,虽也算位高权重,可官职中却一直没有节钺这两个字,也就是说,魏延的一切军事行动都要向诸葛亮请示,诸葛亮批准之后,魏延才能行动!

可是赐给魏延节钺之权后,从法理上来说,魏延就不用再向诸葛亮请示,自己就有了合理合法调动兵马,举行军事行动的权力。

这要是换一个人或许没事,但是这人是魏延啊,是提出带着五千人就要直攻长安的人啊!

给他赐节钺,天知道他能干出什么事出来!

众将面面相觑,还是吴懿上前说道:“丞相,这赐节钺怕是不妥吧?”

吴懿如今虽然只是护军,可他的妹妹却嫁给了刘备,此时是货真价实的外戚,诸将之中,也只有吴懿有这个资格和立场说这样的话。

不过在诸葛亮治下的大汉,外戚的势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这话一出,诸葛亮却是轻笑一声:“子远这是信不过文长?”

吴懿心中一凛,赶紧说道:“非是末将信不过文长,这节钺之权,我大汉却是一向谨慎,陈到在永安都没有节钺之权,文长就在陇右,若是擅自兴兵,怕对我大汉不利,末将是为了大汉!”

诸葛亮点点头,却是轻笑一声:“子远之心,我已知知晓,我相信文长绝不会弃大汉于不顾,陇右距离成都和汉中太远,事事都向我请示,怕是会贻误战机,赐他节钺之权,为的就是再有魏军犯境,他能够尽快处置,行了,此事不必再议,就这么定了!”

见诸葛亮决定了,吴懿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默默的退回班中!

等众将散去,诸葛亮却留下了姜维,问道:“伯约以为我赐予魏文长节钺之权,是对是错?”

姜维躬身行了一礼,却是说道:“丞相,我初来军中,这非是我能说的事。”

诸葛亮却笑着说道:“伯约啊,你虽然初入我军中不久,我却一直悉心教导于你,你自可说出来,不妨事!”

姜维斟酌了半晌,才恭声说道:“诸将之所以不同意丞相赐魏将军节钺之权,无非是担心魏将军会擅自兴兵!只是有李曜在,魏将军怕是不会轻易动兵吧?”

诸葛亮却笑着点点头:“伯约此言正是中正之言,这次魏文长之所以取得如此大胜,正是李皓宸之功,有他在一旁规劝魏文长,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大事,这正是我之用意,遍观诸将,也只有伯约懂我的意思!”

两人商议一定,诸葛亮亲自上书给刘禅,为三人请功!

大汉建兴七年,夏六月,朝廷的犒赏文书发到了陇右,魏延被封为南郑侯,镇北将军,前军师,依旧都督陇右诸军事,假节钺!

而王平却被封为了略阳亭侯、建威将军,继续统领陇山大营!

李皓宸则被封为了兴国亭侯、

游击将军,继续担任冀县长。

等传诏的天使来到冀县的时候,冀县沸腾了,一个县长被封为他亭侯,还被封为了杂号将军,这无论是在三国的哪一国都是匪夷所思之事!

李皓宸则在县中众人的拥簇下来迎接天使,接下了封赏的诏书。

接下诏书之后,李皓宸却对那天使必恭必敬的问道:“敢问天使尊姓大名?”

那天使却是一个年过三十的长须之人,听见李皓宸这样说,却是轻声笑道:“我乃丞相府令史董厥,奉天子令来传诏的,李侯不必多礼!”

李皓宸却是一愣,他却是记起了此人是谁,董厥,字龚袭,却是魏延的同乡,诸葛亮都称赞他为良士,在诸葛亮死后,逐步进入大汉的中枢,历任尚书仆射、尚书令等职,却不能解黄皓之祸,在大汉投降司马氏之后,他还在晋国做官,在李皓宸看来,此人却算不得什么良士!

不过此人是魏延的同乡,自然与魏延有同乡之谊,让他来宣读对魏延的封赏,这是要安抚魏延么?

李皓宸却没有愣太久,随即就缓过神来,却是再次向董厥行礼道:“下官不过尺寸之功,却不想劳动董令史,罪过罪过!”

董厥却十分的豪爽,大声笑道:“李侯阵斩曹休,此乃天大的功劳,无论丞相还是天子都怕会亏待了李侯,所以才派我前来,李侯也不必推辞。”

李皓宸闻言,心中却是一凛,就算自己斩杀了曹休,可是在大汉天子和诸葛亮的眼中,也不存在怕亏待了自己的说法,这是想要骄纵自己?他抬头看向董厥,他就想知道这是董厥无心之语,还是董厥别有用心。

只是董厥的神情却很自然,丝毫看不出有任何做作的姿态,李皓宸也只以为董厥是说错了话,也就没再往心里去!

天使来了,自然是要用顿饭的,李皓宸当即请董厥入城,摆下了酒宴招待董厥。

酒宴上用的酒自然是少年行,董厥一喝便大呼过瘾,一个人就喝了好几杯!

这酒虽然在李皓宸的操作下,酒精浓度低了不少,却还是比如今流行的浊酒要高上不少,董厥连喝了几杯,却是不胜酒力,却是伏案就睡着了。

李皓宸赶紧命人将董厥送回厢房休息,可到晚上,天黑之后,却有两人悄悄的摸进了董厥的住处。

此时的董厥却毫无醉态,端坐在那里,稳如老狗。

“军议司军正王浑!”

“军议司军正陈茂!”

“拜见董公!”

此两人赫然是王浑和陈茂!

董厥伸手虚扶了一下,却说道:“两位辛苦了,不必多礼,起来吧!”

两人这才直起了身子,王浑却说道:“董公此来,对我等有何吩咐?”

董厥却是微微一笑:“两位奉丞相之命在李曜身边做官,我此来却是奉丞相之命,前来询问两位,这段时日,李曜可有新玩意现世?”

王浑却皱起了眉头,摇了摇头:“除了那火器之外,别无他物!”

陈茂也说道:“董公,自从上次李曜将火器的配方送给曹魏之后,这些时日的确没有其他的动作,冀县的所有物资都在我的监管之下,若是李曜有什么动作,却是瞒不过我!”

董厥点点头,微笑道:“这点我相信,只是多问一句而已。”

王浑却迟疑的说道:“董公,莫不是丞相不相信李曜?”

董厥哑然失笑:“丞相自然是信任李曜的,不然也不会封赏如此之厚,只是李曜虽然可以相信,却也不能多信,尔等只管监视李曜,其中缘故,却不是尔等可知的!”

王浑与陈茂对视一眼,齐齐向董厥行了一礼。

“属下知道。”

军议司中军正之职就是监视大汉官吏,莫说李曜,就算魏延身边也未必没有,只是军正只有监视之权,却没有处置之权,真要有了什么事,却也只能禀报诸葛亮之后,按令行事!

却听董厥却又轻声笑道:“丞相对那火器可是好奇的很,两位可能偷出两个,献于丞相一看么?”

两人却愣住了,此事直接找李曜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