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毛珠子
赵林心里对王氏有看法,只是他是男人,又是小叔子,不好和她过多的计较。
在赵大麦找上门赔罪的时候,他也没要他的钱。
虽然赵林把话说得很漂亮,但是赵大麦还是心里不安,觉得他是有心里有气才不收钱。可他也低头认错了,给钱也不要,总不能让他强给吧。
他强压下心中的一丝不安,安慰自己老二是个好说话的,说没事就真没事才对。
赵林是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只是一次两次大房做事不行,他也确实想离他们远一点。赵有德夫妻他是没办法避开,但是兄弟还是可以少来往。
他一天天要忙的事情多得很,只要有心就完全可以避开大房一家人。别说一天,一个月不见面都能做到。
刚从庆云城回来,春耕就要开始了。
除了育种自己动手,其他活赵林都想请人干。要不是不放心,他连育苗都不想自己动手。可没办法,村里人还没学会他的育苗技术,等今年教会大家,以后他才可以完全交出去。
赵林没打算教全村人,只挑关系好的几家教,剩下的村里人就让他们去决定要不要教。这样做的好处是他能少教几个人,村里其他人不能学新的育种技术也不会怪罪于他。
种谷是单独存放的,他拿出来的时候又挑了一遍才泡发。
气温一天比一天,泡种谷也不用做太多保温措施。
种子只需要适合的温度就能发芽,他不用过多的干涉。人工孵化小鸡就麻烦多了,他出去这些天,王秀英负责照顾第二批受精鸡蛋,等他回来还是没看到什么动静。
按理说温度合适二十天左右就能成功孵出小鸡,温度高的话十几天也可能。他算了下时间,也差不多够了,难道是温度不够。
没有温度计就是不好,全凭感觉去把握温度,很容易出现问题。
赵林把每只鸡蛋都对着光照了一遍,能明显看到鸡蛋内部有活力,最后只能把小鸡还没出壳的原因归于温度。温度可能低了,再多等几天看看。
王秀英听他说温度低了,很是自责,她还担心温度过高会把鸡蛋烤熟,早知道就不该多烧点柴。
“这怎么能怪你,让我来烧火也一样。”
赵林说这话可不是安慰王秀英,全都大实话。他也没有经验,一切都在摸索中。
王秀英却不信他,也就是家里条件好了,浪费二三十个鸡蛋也不算什么。要是换以前,二三十个鸡蛋就够让她肉疼大半天。
二三十个鸡蛋,节省一点每天都能吃一个了。
“怎么会浪费,孵化不成功的鸡蛋也能叫。”赵林是不吃毛鸡蛋,但是他相信做出来肯定有人吃。
“啊,这也能吃?”王秀英没吃过,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下次有毛鸡蛋,我做给你吃,试度就知道好不好吃。”不好吃就给其他人吃,能吃进嘴的东西总不会浪费。
夫妻俩聊起吃毛鸡蛋,倒有些盼着这批鸡蛋能多失败几个,也好尝尝毛鸡蛋的味道。
也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几天之后,赵林终于等到小鸡破壳。有了第一只小鸡,第二只小鸡也很快出来,赵林兴奋地拉王秀英一起看。
有小鸡出来就好,这证明他的办法可行,能出多少小鸡不重要。等他熟悉之后,孵化成功率肯定会大大提升。
小鸡的破壳持续了一天,一共拿了二十八个蛋孵化,最后出来十九只小鸡。这个成功率己经不算低了,王秀英大呼神奇。
她没想到这个办法真行,现在天气还冷,村里的老母鸡还没开始孵小鸡,要把这些小鸡拿出去,村里人肯定会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赵林交待她暂时别拿出去,温度虽然升高一些,但还是冷,小鸡刚出生,还虚弱得很,最好是放在温暖的室内养。
王秀英也养过鸡,但还没照顾过这么小的鸡。以前刚孵化出来的鸡都是老母鸡领着,等到大小差不多才分出来养。
赵林给小鸡喝的水都要烧过才行,吃的也是温热的碎米粥,连菜叶都是清得干干净净,还用开水烫过。如此麻烦,就是希望小鸡不要生病。
王秀英也把他的动作记在心里,等她喂鸡的时候才不会出错。
还有九个没破壳的毛珠子也被赵林拿走,答应王秀英要做美食,可不能失信。
王秀英刚开始还有几分期待,等看到毛珠子丑陋的样子,顿时就失去胃口。她不要吃了,还是赶紧扔掉吧。
“确定不吃?”怕她会后悔,赵林还确认了一次。
“不吃。”
家里不缺吃的,王秀英肯定是不吃的,等哪天饿肚子找不到吃的时候,她或许会闭着眼睛尝一尝。
王秀英不吃,赵林还有些遗憾没了露一手的机会。都不吃,他扔掉算了。
紫云见他要扔,马上开口求要。好好的东西,扔了多可惜,这可是鸡蛋,她以前在那个家一年到头都难吃到一个。
赵林看了紫云几眼,没想到小丫头年纪不大,胆子倒不小。他倒不反对紫云吃,只是他不会帮忙动手做,想吃得自己动手。
“干爹,
我自己动手,我会。”紫云旁听了全程,赵林说的做法她都全记下来了。她舍不得拿油炸,用火烤却可以。
“行吧,你全拿走,烤的时候小心一点,别被火烫伤。”
紫云接过毛珠子就跑,兴奋到根本就没有听清赵林说什么。
难得见到小丫头活泼的一面,赵林也没有非要把她抓回来再说一次的意思,孩子高兴的时候,他还是不做那个扫兴的人。
第二次就能试验成功,赵林觉得下一批可以多孵化几个鸡蛋。
“家里的鸡蛋不多了,还不是所有都能孵化,怎么办?”王秀英每天负责到鸡窝捡蛋,不用数就知道大概数。
“可以找村里人买,不对,拿东西换也行,正好这次带回来很多小物件。”赵林也不愿意出钱,就用庆云城带回来的各种杂物换鸡蛋,相信村民们不会拒绝。
能不拿现银最好,村里人肯定会同意。
王秀英翻过赵林带回来的货物,很多小物件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须品,只要价格合适,肯定有人会拿鸡蛋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