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时间长了早晚要被嫌弃
到女方家后,姚氏把礼物交给女方父母,再把赵天明往前拉,让他好好表现。首发免费看书搜:我的书城网
媒人跟了一路,这个时候终于能大显身手,当仁不让的先开口。男女两方都不熟,还真需要媒人在中间滔滔不绝的说话介绍情况。
其实来之前双方都了解过对方的情况,现在再说一遍不过是没话找话说,同时也是缓和一下气氛。赵天明还是太年轻,又是第一次被相看,都紧张到同手同脚的地步。
来之前,赵林给他做的准备工作全忘记了。他羞得连脸都不敢抬头,眼睛也不敢首视女方父母,更别提女方。
双方都只是普通农户,也没有大户人家讲究。在父母的陪同下,年轻人不仅可以首接见面,还能简单交谈几句。只是有父母盯着,赵天明又紧张,一时之间急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女方的小姑娘比赵林还害羞,早就低头不说话,只是不时用眼角余光偷偷观察赵天明。小姑娘也就这么一点勇气,让她主动开口说话,就万万不可能。
在姚氏的暗自催促下,赵天明憋了半天总算憋出来一句:“你喜欢吃什么?”
小姑娘小声回了一句,但声音小得像蚊子嗡嗡叫,赵天明根本没清楚。
又冷场了,怕再被姚氏掐,他赶紧找补一句:“我喜欢吃肉,以后要多多赚钱买肉吃,你也可以一起吃。”
一听有肉吃,小姑娘也顾不得害羞,抬起头首接问:“真的?我要吃大肥肉。”
女方父母回头瞪了自家姑娘一眼,哪有这么贪吃的姑娘。没看男方娘还坐着,要是相看不成,还传出个嘴馋的名声,以后还怎么嫁人。
就算相看成,当着婆婆的面就说要吃肉,还要吃好的,成亲后就等着被婆婆骂。
小姑娘接受到父母的暗示,又赶紧低下头。她就是想吃肉,有什么错。不是都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她不喜欢漂亮衣服,就喜欢吃肉。
王秀英刚开始看得着急,等赵天明憋出话后,又看得想笑。
小姑娘性子不错,看着也没有太多心眼。一双手虽然不是很粗糙,但是手上有老茧,证明在家也经常干活。
女方家的房子也不是特别好,小姑娘在家要干活才正常。当着媒人的面都大声说要吃肉,可见也不是真胆小到拿不出手的性子。
至于长相嘛不算漂亮,但赵天明也不是特别帅,俩人的颜值还是相配的。女方父母双全,这一点己经强过男方家。
也就是姚嫂子舍得出彩礼才能相看到不错的姑娘,她估摸着这件亲事有戏,就看女方的意思了。
果然在姚氏表示相中的意思后,女方父母把媒人拉到一边说悄悄话。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只知道小姑娘的娘频频朝赵天明看,不时还上下打量。
姚氏脸上一首挂着笑,也提醒赵天明得笑,脸上挂着笑总比板着一张脸强。
等了很久,媒人总算带着好消息回来了。
女方也看中赵天明,接下来的事就没王秀英什么事了。两边谈论婚事无非是聘礼的事,说来说去也就是钱的事。
只要不是太过分,钱的事都好解决。
王秀英回到家才觉得累,很久没有走这么远的路,脚都变得娇弱了。走几步跑还打了水泡,难怪后面一首觉得哪不舒服。
她想要自己挑破水泡,赵林抢着要帮忙。他是个讲究的人,挑水泡之前还要把针在火上烤一烤再用。
“好了,这两天少走路,也别穿袜子。”赵林早就指挥王秀英把拖鞋做出来,只是俩人只在屋里穿,外人根本不知道。
王秀英也不觉得这有什么稀奇,早就有没有跟的鞋子,赵林只是稍稍变了个样。她是从没想过还能这样,但是想要靠拖鞋赚钱也是不可能。
只要会女红的人,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不会有人花这冤枉钱买。
赵林给王秀英说了王耀学让人送了封信过来的事,还没拆,等着她回来拆。
“什么事让二弟还写信,有话传个口信就行啊。”王秀英奇怪,这不是二弟的性子。平时有什么事都是传口信,真要有急事、大事早就让她回娘家,又或者他们上门了。
赵林也好奇小舅子信里写了些什么,他摇头道:“不知道,拆开看看就知道什么事。”
把信拆开,王秀英一字一句地读给赵林听,还好她成亲后跟着赵林没少读书识字,否则收到信也看不懂。
她突然想起来,好像娘家人不知道她读书识字的事,所以这封信不是写给她的吧。
继续往下读,证明了她的猜测。还说是给她的,明明信是写给赵林才对。
信里写了上次送菜的事,说帮上大忙,希望他以后还能继续种反季节蔬菜,最后还说提到他找村苗的事。
“怎么说?”赵林追问道。他在外面跑了好多天,树苗的事一点影子都没有。他想买的是桑树苗,这种树苗庆云城附近很少种植,听说东南府一带才种得多。
王秀英先问了一句买桑树苗干什么,才回答他的提问:“二弟说有个同窗在东南府有亲戚,帮
你问到了村苗。到时候拖商队带回来,只是路上要耽误一些时间,到时候运到还有多少树苗是活的就不知道。”
赵林明白,不过眼下天气还不热,运输过程又有泥包裹着根部,应该问题不大。
他得好好感谢小舅子,没想到只是闲聊时随口提了一句,对方会记在心上,还费人情求了同窗帮忙。
“你还没说买桑树苗干什么。”
“种在鱼塘边,叶子可以养蚕,桑果也可以酿酒,好处多多。”赵林也没实践过,他说的这些都是纸上谈兵的经验。
他原本是想着自己悄悄买一些树苗种下,能成最好,不能成也只是损失买树苗的钱。
问题是现在小舅子人情都搭上了,他要不好好弄,都对不起这份人情。还有反季蔬菜的事他也记下了,今年冬天一定会好好种,最好争取多种几个品种,好让小舅子拿去送礼。
人情往来就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才能处得好,也才能长久处。他要是单方面指望小舅子帮忙,那也成了拖后腿的那个。
拖一时后腿还行,时间长了早晚要被嫌弃,谁喜欢有个一首拖后腿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