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百善孝为先
等山脚的鸡舍建好,壁炉也可以用了。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第一次烧,他连柴都没敢多放。先把火烧起来,万一烟道有问题也能及时发现。
好在他的记忆没有出错,修建过程中也没有出什么错,火燃起来后壁炉也一切正常。他这才敢继续添柴加火,等到屋里温度起来后,他才离开。
之前挑好受精鸡蛋己经用专门的木箱子装好放在屋里,他只需时不时加柴,检查温度就行了。
这些都弄好,他还想休息一下,结果王秀英告诉他冬天种的菜有些好像要收割了。自家也吃不完,要不要拿出去卖。
他看过之后才决定不卖,原本是打算卖反季节蔬菜,但是都不收村民的菜了,他也不想把这项技术拿出来。
王秀英有些可惜,多好的菜,这要拿出去卖肯定价格不错,就这样放弃是不是太浪费。自家吃也浪费,她可舍得吃这么贵的菜,同样的价钱,她宁可多吃几口肉。
赵林笑了,怎么会浪费,自家吃不完,可以送人。
“送谁也舍不得吃。”
自家都舍不得吃,他们也不认识什么有钱人,王秀英可不觉得送人合适。太招摇,还不如自家悄悄吃了。
赵林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不认识县城里的大户人家,也找不到合适的有钱人送,有个人却可以。
“谁?”
“还有能谁,当然是耀学。”
王秀英是完全没往娘家想,被赵林提醒后也还是有些不确定。
“二弟,他一个穷秀才,能行吗?”
赵林可不认同这话,穷秀才没错,可那也要看和谁比,和一般人比秀才的日子己经过得十分不错。和举人比,那当然是穷。
王耀学是穷,可他年轻,日常人情来往肯定少不了有钱人。把家里吃不完的菜都送过去,让他送人肯定没问题。
就算有人奇怪一个穷秀才也舍得花大钱送反季节蔬菜,肯定不会对来源追根问底。这就是身份不同带来的便利,等哪天王耀学中举,他就算光明正大卖反季节蔬菜也没事。
远了不敢说,至少在县城之内没人会打他的主意。
不管行不行,王秀英都不反对。对自己娘家好,能和娘家拉近关系的事她为什么要反对。之前没想到也就算了,赵林都主动提了,她还要不同意,不是贤惠,是傻。
赵林亲自动手采摘,都没敢让杜娘子动手。
平时这些蔬菜也都是夫妻俩亲自动手管理,也没有刻意瞒着,但杜娘子为人很小心,没有他们的同意也不会乱走动。母女俩至今都不知道这事,他也就不想让更多人知道。
平安太小,王秀英只能看着赵林一个人回娘家。
张氏早就收到女儿女婿的口信,知道他们俩要等天气暖和才会带平安上门,结果才过元宵节就见到赵林上门。
她还担心是不是闺女或者平安有事,得知母子俩都好着,他上门是另有事才放心。男人的事她不过问,把主屋留出来让他们自己谈。
她说走就走,连赵林背篓里装的是什么都没问。也就是现在家里没有儿媳妇,要有个儿媳妇,她早就把管家的事交出去。
穷家没有什么好管,等哪天有钱更不用她管,她专心享福就行。
王耀学见到赵林倒没有惊讶之情,只是好奇他上门干什么。虽然姐夫对大姐不错,但他也不觉得俩人有什么话题 可聊,更想不通有什么正事找他。
赵林一眼扫过屋里的摆设,二话不说把背篓盖揭开,方便看清楚里面的码放整齐的蔬菜。他都整理过,上面可以说一点泥都不带,保证送礼不丢人。
王耀学这才露出惊讶的表情:“姐夫哪买的,花了多少钱?一家人,不用送这么重的礼。”关键是这份礼也不实用,他和王秀英一个想法,这些钱拿来买肉还能多吃两口。
俩人不愧为姐弟,都宁愿吃肉也不愿意吃蔬菜。
赵林这才露出几分得意的表情:“这可不是买的,是我和你姐种的,你觉得用来送礼怎么样?”
王耀学沉默一会才消化完赵林短短一句话的意思,他知道有钱的大户人家喜欢吃新鲜食物,越是没有的季节越是值钱。
这些明显夏天才会有的蔬菜,真要用来送礼肯定行,没有谁会拒绝,只是自家姐夫是怎么种出来的。
自家姐姐就不用问了,要是大姐真有这本事,早在娘家就会种出来,不会留到婆家。
行得通就好,别看赵林给王秀英分析得头头是道,其实心里也没底。他都是强装出来的自信,得不到王耀学的认可,他想得再好也没用。
“姐夫要把这些都送给我,让我拿去走礼。”
“元宵节都过了,我知道现在拿出来有点晚,但正因为这样才恰到好处。年前你要是送上这些蔬菜,怕是那些有钱人收下礼还得上门打听来源。”
“现在也一样,不少了有人打听。”
“我知道,但是现在找个合适的理由就能糊弄过去,比如恰巧帮了商队一个忙,对方送的。至于商队名字,随便编一个,他
们总不能为了一点蔬菜派人到外地去查实吧。”
王耀学点头,他承认赵林说得很有道理。现在这个时机刚好,太早拿出来反倒容易惹祸上身。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拿去送人,比起年节送,更显关系亲近,对方也不会拒绝。他己经送过礼,不送也没人说什么,但是再送一份礼就能拉近关系,他也不会拒绝。
别的人不说,县学的几位老师就可以送一送。他们没有县城大户有钱,但他们家里有很多书籍,这批菜能换回借书的机会也值得。
有了决定他才坦然收下这批菜,对赵林也就更客气几分。不管姐夫有什么目的,总归是为他好,替他着想,才会有好事第一个想到他。
除了送礼的菜,赵林也留了一些给王家吃,总不能全都用来送礼吧。
离开的时候,他又想起来问书童的事,就算不买书童,先买个婆子回来帮忙干家务也好。
他都是秀才,家里条件也比过去好,张氏一个人照顾三个人也累。百善孝为先,万一有人指责他不孝怎么办?
就算不是事实,到底名声有瑕疵。
王耀学有些羞愧,他居然没想到这点,还要赵林来提醒。
赵林见他是懊恼才放心,他就怕王耀学听到建议不高兴,还怪他多事。
真要是这样的人,他以后就得离远点。
做再大的官他也不敢沾光,就怕好处没有,哪天出事还要跟着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