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吃饭要靠抢
有了家人的支持,赵林也就放心行动。搜索: 今晚吃鸡 本文免费阅读
先装订一批木箱,不用太大,太大搬进搬出不方便。这个工作完成,填好土就可以种植了。好像和种花也没有什么区别,唯一不同是他要种什么菜才赚钱。
夏天的菜很多,他打算产量高又好管理的菜种。都开始动手了,他也顺便种了一批韭黄,这个不打算卖,是打算留着自家吃。
韭黄贵,让他买着吃舍不得,自己种的总可以吧。
有了种菜这个事,赵林也不用担心冬天没事干了。
等种子破土露头的时候,赵大麦跑过来还毛驴子了。买了好久的毛驴,这次终于买到了。
赵林早就想把毛驴子卖了,确实赵大石也不想要之后,准备先在村里问问有没有人要。他可以便宜一点卖,但是不接受欠款。
一听他要便宜卖,村里很多人都跑过来问价,但问完之后真心想买的人不多。一个个都是只想看热闹,真要让他们拿钱就舍不得了。
等了好几天,毛驴子才被赵大河买走。
赵林好奇他买回去干什么,没想他憨厚地回答说拉板车,他出门在外面送砖正好。
赵林惊了:“你自己掏钱买?为什么不让族里花钱买,送砖又不是私事,你是不是傻。”
赵大河一点都不傻,他早就找村长说过,但是村长一毛不拔,拒绝给他买毛驴子。
用村长的话说,族里都给每个人开了工钱,还要另外花钱买毛驴子,那还要他们干什么,难道花钱请他们玩。
狠还是村长狠,资本家听了都要流泪。
他同情地拍拍赵大河,这个活不好干,都是他的错。
赵大河摇头,他觉得这个活很好,每个月都有钱拿,哪里不好。出门送货也不是次次都需要用毛驴子,只是个别时候才用到。
族里的砖是供不应求,大部分时候都是买砖的人自己上门拿货,除了那些有钱客户需要送货,剩下的时间他想送货还轮不到。
给有钱人家送货很好,运气好还能得赏钱。他每次都是靠抢才能抢到给有钱人送货这个活,运气不好就只能给普通人送货。
赵林不相信,有钱人还会用红砖建房子?他们不是都只有用青砖和大木头,能看上不上档次的红砖。
赵大河用力点头,他们都给好几户有钱人送过货,不过不是在城里的房子,都是送到城外的庄子上。
据说是给庄子上的人建房用,庄子上有很多下人,他们住的房子不用红砖用什么,总不能和主子一样用青砖吧。
现在县城有钱人都爱买红砖给下人建房子,便宜好用,越有钱越抠门,能买便宜的砖,他们绝对不会买贵的。
赵林相信越有钱越抠门这句话,只是赵大河要买毛驴子,家里人同不同意,他可不想被卢氏找上门。
“你放心,我娘知道。家里人都同意,我不用毛驴子的时候,就让我家老三赶着毛驴子拉客到城里。隔天跑一趟,能赚个草料钱就行。”
这不就是黄包车,不对,和黄包车还不同。更像是简陋版的乡村班车,隔天一趟肯定有人坐。从村里出发到县城,要经过好几个村子,来回一趟只要收费不贵,肯定有人乐意坐车。
能想出这个主意来,证明赵大河挺精明,就冲这份精明,他也不相信他只想着赚点草料钱。不过这也不是他操心的事,只要他们一家都同意,他就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当初七两银子买的毛驴,现在原价卖出。虽然没有赚钱,但白用这么久,还用赵大麦借用期间付的租金,算下来还是小赚一笔。
赵大河也觉得赚,七两银子买下毛驴,以后哪怕毛驴不中用,卖肉也能回本。他可听说光是一身驴皮就能值三两银子,药铺抢着收,说什么熬阿胶用得着。
家里能同意他买下毛驴,也是看中这一点,不赚钱也不会亏本,要不然一大家子那么多人,大家怎么可能这么心齐同意花钱。
赵大河羡慕赵林的小家,他现在是体会到大家庭的不易。他拿到工钱,想给孩子买口肉吃都不行,就算买了,自家孩子能抢到几筷子都不一定。
哪像赵林,分家后日子越过越好,看看屋里挂的腊肉就知道他家底厚实。
不说他,就是二叔家的另外俩个堂弟日子也过得不错,哪像他们家,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吃饭要靠抢,手慢一点就要饿肚子。
这一点羡慕不来,赵林可是知道大伯赵有全说什么都不会分家。他老人家就是典型的封建大家长,大事小事都要管着,想要分家,除非他死。
赵大河也明白这一点,也就私下羡慕一下,让他提分家是万万不敢的。
李桂花得知赵林把毛驴卖给赵大河,私下里又不高兴了。她的伤养得差不多,能慢慢挪动。能走动之后,她就不要钱氏照顾,但是赵林给钱氏的工钱却是付到年底,这钱被她扣下了。
钱不多,赵林也没找她要,主要是不想为了一点钱和她吵起来,传出去名声不好听。
虽然她的腿能挪动,但是干活还
是不行,洗衣服做饭都不行。吃饭还好解决,让三家轮流送饭,衣服有点麻烦,也问题不大。
反正是冬天,十几天不洗也没事,大不了先堆在那,堆多了再叫人洗。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李氏和王氏。她也有叫王秀英,但到赵林这就被顶回去,说王秀英没空洗,她可以请人洗,上次给钱氏的工钱还没用完,就用那个钱。
一听他提钱,李桂花就不坚持要王秀英干活了。没有她,还有王氏和李氏。
大冬天的,王氏还要挺着个大肚子给她洗衣服,赵林都摇头,不知道该说谁。
王氏也觉得自己命苦,还安慰自己还有李氏和她轮流洗,没想到轮到李氏的时候,她首接在洗衣服的时候晕倒了。
很多人在河边洗衣服,李氏抱着一盆衣服到河边,还没捶打两下,就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晕倒。吓得一群大姑娘小媳妇大声尖叫,有的衣服都差点顺着河水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