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贵上加贵
王秀英点头,又问了一遍这是哪。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赵林赶紧给她解释这是哪,又问她有没有哪不舒服,饿不饿,渴不渴。
王秀英经他提醒才想起晕倒的事,她摸了摸小腹,没想到自己有身孕了。也没有什么不同,上次的经期也正常,会不会是大夫误诊。
赵林也不知道,既然她担心,再去城里找个大夫看看也好。没有误诊最好,万一有也能及时发现问题。这还是药铺没走,俩人也不敢大声,小声商量好就决定先离开。
从药铺离开,赵林还是让大夫给写了几个食补的方子。有没有怀孕,王秀英都该好好补一补,她的身体还是有些差。
王秀英这次也不拦着,晕倒的事吓到她了。她还年轻,可不想有什么,又不是日子不好过。不管娘家还是婆家,都是日子越过越好,她一点都不想死。
从镇上首接到县城的距离和从村里走差不多,俩人到县城时正好遇上饭点。
大中午的,赵林提议先吃饭,吃饱再去找大夫。王秀英也饿了,却还是舍不得吃太好,想着吃碗面,又或者买两个包子解决午饭。
“不是说要好好补身体,饭都不好好吃,还补什么。”
赵林觉得刚才劝说的那堆话白说了,王秀英嘴上答应得好,真花钱的时候还是舍不得,对自己是真省。
“家里的银子都交给你,你也知道吃一餐不会吃穷,就放心吃吧。”要不是怕吓到她,空间的银子他都想全交给她了。
王秀英想到家里的银子,倒也不再坚持吃面。还是上次的那家饭馆,俩人只点两个菜,比吃面也贵不了太多。
吃完去了县里最大的一家医馆,这还是赵林的坚持,来都来了,肯定要找最好的一家。王秀英的想法是随便哪一家都一样,她是被钱吓退的。
镇上的大夫收诊费都是一个价,县城的大夫还分好几个档次,好大夫更贵。赵林指名要专攻妇科的大夫,更是贵上加贵。
用医馆小伙计的话说,大户有钱人家才舍和给女眷请大夫,收费贵才正常,太便宜大户人家反倒会怀疑大夫的医术水平不够。
赵林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得,贵就贵吧,这个钱不能省。
交了钱,小伙计领着赵林夫妻往吴大夫专用的诊室去。据说这是吴大夫的规定,凡是他的病人都是由家属陪着在室内诊治,一对一问诊,有病情也不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算是保护了病人的隐私。
赵林点头,这个大夫不错,是个有服务意识的。
果然一分钱一分货,贵有贵的道理。刚踏进诊室,赵林就感受到不同,这钱花得值,他就当挂个专家号了。
专家号的好处很明显,吴大夫不仅医术好,说话也好听,或许是和有钱人打交道多了,历练出来了。
吴大老肯定王秀英是怀孕,会晕倒倒不是胎儿或者大人身体有什么问题,只是一时情绪激动的结果。不过身体没问题,孕妇也还是要多休息。
他也是看出来夫妻俩穿着打扮都不是很有钱的样子,担心年轻人不懂事,自以为身体好就不注意。不过没钱,还能找他看诊,可见是个对媳妇不错的男人。
因为这一点好印象,他对赵林的问题也没有任何不耐,知道的就详细介绍,不知道的也说回去翻医书研究,有结果再说。
吴大夫对赵林说的诊断孕妇肚子里的孩子健康想法很有兴趣,可惜赵林不懂医术,只是胡乱一点想法。
吴大夫却希望真有这样的好办法,要真能早一步诊断出来,遇到不健康的孩子是不是可以用药提前打掉。
这不是残忍,是对大人和孩子都好。特别是一些大户人家,更见不得自家出个傻子或者身体残疾的孩子,遇到这种也是马桶溺死,还不如一碗打胎药省事。
赵林搜肠刮肚把自己知道的那一点关于孕产妇的常识说出来,希望对吴大夫有帮助。俩人越聊越起劲,反倒把王秀英忘在一边。
最后还是医馆的小伙计说下个病人再催,俩人才停止交流。
吴大夫支持赵林定期带王秀英过来问诊,要是有孕的妇人家属都能像他一样重视产妇,他的病人会多很多,因为生产去世的产妇也会少许多。
离开医馆王秀英才说不想搬到城里住,她觉得生孩子没有赵林说得那样可怕。村里人谁不是在家生,别说大夫,能请个产婆就算好的。
运气不好生得急,又或者生产时刚好遇到产婆有事,全靠自己生下孩子的也不在少数。
俩人为此还争论起来,最后是各退一步。
赵林答应住在村里,王秀英也答应以后在吃食上面不再一味省钱,有好吃的也一定先紧着自己,不要总想着把好吃的留给他。
“你不听我的,总要听大夫的吧。”
吴大夫也建议王秀英食补,还说她的身体是没有大问题,但以前有些亏空,有条件的情况下补一补是好事。
赵林给王秀英找了地方休息,自己跑来跑去买东西。除了常买的肉,红糖、小米、红枣等各种物资也买了不少,以
前家里也有这些,但只是偶尔买一点,这次他可是大采购。
买到最后,双手都提不下,又悄悄往空间偷渡一些才收手。
怕王秀英走回去累,他租了一辆马车回村。
进村的时候遇到村里人,不等别人问,就主动说大夫交待王秀英不能劳累,要多休息才特意租马车回来。
看得村里小媳妇眼都红了,好好一个人,走两步路算什么累,还不能多动。全村命最好的女人就是她,除了做点家务,还多动什么。
赵林可不管别人怎么想,他主动说是不想王秀英被人背后说太娇气,否则他管外人什么想法,又没花他们家的钱。
等到了家门口,才发现院门是关着的,也不知道谁给关的。
推开门,招财老实守在院子里,看到夫妻俩回来马上邀功,汪汪叫着要吃肉。
赵林摸摸招财的头,夸它是“好伙计”,这个家多亏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