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 白日梦
怕其他人抢活,赵大麦加快手里的动作,大家只听到轻脆的一声,然后就是他激动地声音。本文搜:有书楼 免费阅读
“又烧成了。”
赵林的心也随着他的声音落回原地,还好成功了。他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老天爷还是眷顾他的,下次不再偷偷骂贼老天了。
相比他面上的淡定,其他人可就激动多了。
在大家眼里,这不是砖,全都是钱,甚至己经有人开始算账,一窑砖能卖多少钱。虽然是族里的生意,但自家也有人干活,可不能少钱。
也不是不相信村长,只是村长年纪大了,万一做出糊涂账怎么办。
村长可不知道有人在怀疑自己老糊涂,他觉得自己还能再干二十年。一首以来他的心愿就是领着族人过上好日子,只是能力有限,再努力也只能保证族里不饿死人,其他再多就有心无力。
遇到赵林这么一个好小伙,他相信以后族人会越过越好,他将成为赵氏一族有史以来最出色的族长。这都是要记在族谱上的功劳,要给所有子孙后代看。
村长心里的激动不比其他族人少,只是看赵林面色正常,他也尽量装出平淡的样子,不能在族人面前失了身份。
他老人家端着身份,等族人议论的声音渐渐小了,才开口问大家烧出来的第一批砖怎么处理。
按赵林的想法,当然是卖给客户换钱,族里人却有不同意见。有人提出这是大家亲手烧的第一批砖,还是留下来建祠堂,等下批砖卖掉族里就有钱了,也不用各家各户再摊派。
村长听得连连点头,当众表扬了提议的族人几句,喜得对方面红耳热。
赵林暗道还好没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也没想到普通的砖头在族人眼里都有不同的意义。想要修祠堂也可以,他是无所谓,反正第一批不卖,第二批也能卖。
比起其他族人,他也不缺钱花,更不急着卖砖。
确定好第一批砖的用途,村长当场就安排人把砖运进村,也好让村里其他人看看他们赵氏宗族的实力。
整个大丰村说是只有几十户,但那是户籍贴上的户数,有许多家分家后一首没去衙门换户籍贴,名义上还是一家人,实际早就分家单过。
这样做都是为了少服徭役和兵役,上面也知道这些事,只要没有告发,衙门的人也不会多事跑到下面村里查实。对衙门的人来说,跑到乡下油水少不说,还容易惹出民怨,所以一般人都懒得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
村长要安排人搬砖,赵林是不用参加,但其他族人可是抢着干活,连妇女也不例外。大家就一个想法,搬着砖走村里过,要好好让其他人羡慕一下。
第一批砖是扩建祠堂,下一步就轮到他们建新房,以后家家户户建砖瓦房,让外姓人眼红死。
赵林不懂族人的这种趣味在哪,但不理解也支持,人多势众之下才能更好保护砖窑。他可不想村里其他人一点点见证砖窑的成功,会一点想法都没有。
几十个人一起搬砖的场面还是很热闹,大家说说笑笑,各种工具都用上,连小孩子都要搬几块砖在怀里。搬不动就停下来休息,休息够了再继续搬。
除了孩子,成年人都不觉得累,大家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进村后遇到人,还要故意停下来和对方聊两句,手里的砖也舍不得放下。
村里人当然好奇这些天赵氏一族在山脚下闹出的动静,他们没少跑过去打听情况,虽然大家不懂烧砖,但是看到晾晒的土坯也猜到他们是想烧砖。
刚开始大家只是看赵氏宗族的笑话,以为一群农家汉子,说烧砖就能烧砖,真要有这么简单,人家还能靠这门手艺赚钱。
村长知道后对外发话,任何人都不得往外泄露消息,有人笑也让他们笑,等成功后再说。
今天是成功的日子,也是村长打脸其他人的日子。
以前大家笑村长没事找事,笑赵氏族人蠢,笑赵林自以为是,现在全都变成夸奖的话。完全两种相反的话从同一个人嘴里说出来,也没人觉得不好意思。
他们只嫌自己的好话太少,不够动听,村长听到都没有什么变化。大家还想着把村长夸高兴,他能便宜点卖砖给大家。
赵氏族人想建新房,他们也想建房,特别是家里正好有建房计划的,能省一笔是一笔。
村长心里乐开花,面上还要保持严肃,只为多听一会好话。谁让他们有眼不识金镶玉,前些天居然敢在背后笑话他,也不想想他是那种吃饱没事干的人吗?
走村长的门路不通,也有眼明心亮的人找到赵林说好话,想让他帮大家在村长面前美言几句。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人,总要比外村人便宜吧。
赵林可不答应帮这个忙,红砖的售价他不过问,卖多少都是族里的事。是村长一言堂也好,还是族老们共同商议都可以,只要不亏本就行。
相信以村长的精明,也不会做亏本生意。
至于想买砖的人,他只给对方算一笔账,哪怕同样的价格,他们也划算,省下搬运之力和时间,不也是好事。
来人被赵林说得讪讪地走开,他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谁买东西不讲价,能便宜买的东西,为什么要多花钱。
村长面对所有问价的村民都是大手一挥说不知道,价格还没定,也没有砖可卖。他们手里的砖要先用来建祠堂,等下一批才会对外售卖。
红砖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价格还没确定,村长就先打起广告。别看村里人少,也是目标客户。他也不嫌生意小,蚊子再小也是肉,只要付钱及时的客户就是好客户,至于有些村里人想着赊欠,那就是做白日梦。
别以为在一个村里住着就可以赊账,他们的红砖不愁卖,没有钱一边凉快去,别影响他干活。他可是认钱不认人,没钱建什么房子。
这又不是粮食,没有就会饿肚子,会有性命之忧。
没钱就先住旧屋子,木板房能住,土砖屋也能住,实在不行还可以去祠堂凑和过夜,村里土地庙小归小,也可勉强遮风挡雨。
不管村长的话有没有理,他把拒绝态度摆出来,后面再没有人敢提欠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