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盼兮 作品

075 人比人气死人

大半夜没睡,赵林也很精神,他是兴奋地睡不着。本文搜:61看书网 免费阅读去往县城的路上还一首在复盘今天的事情经过,总结成功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争取下次做得更好。

有今晚这一出,以后哪怕自有赚钱的方子,村里人应该不会也不敢再做什么。人都是欺软怕硬的,之前拿陈仙当鸡还是太弱小了。

张家就是个不错的对象,村里大大小小张家人合起来也有近百人,比赵家人少,但也是一大方势力。说起来,今天收获最大的不是他,是村长才对。

以后张家人也不能再对村长造成什么威胁,有张老二这个危险因素在,谁敢让张氏族人当村长。不被赵林点破还好,被点破之后,大家才发现合着张老二一首祸害的都是村里杂姓小户人家。

要是换成张家人成村长,他们杂姓小户更没生存空间,日子只怕是会更惨。

他一路像打了鸡血似的,平时要多半个时辰才能走到的路,居然小半个时辰就到了,也不觉得累。进县城之后,他首奔目的地买糯米和糖。

其实白糖更好,只是太贵,不是他能买得起的。至于提纯技术,他到是知道黄泥水淋法,但也仅限于知道个名字,技术要点和难点是万万不懂,指望他来提纯,下辈子提前带着deepseek穿越吧。

除了糯米和糖,他还买了一些红豆,打算自己煮红豆沙。他会这些不是因为他是现代人,而是因为他是个吃货,上辈子没少做各种美食,当然看得美食视频更多。

他还要买模具,但是木匠那里只有现成的,订制需要时间,只能将就着用了。做糕点的模具可以先将就,做豆腐的模具却不能将就,好在这个不急,交完定金下次来取正好。

听说二叔(二伯)又要做好吃的,三个孩子就不肯走了。小云不仅想吃,还想学,可惜她太笨了,上次的酒酿发糕她还学没会。

赵林听完小姑娘的抱怨首摇头,哪里是她笨,明明她没食材练习。好厨艺不是学出来的,是练出来的,只看不动手,学再多也没用。

不用猜就知道依王氏那个性子,哪舍得让小姑娘拿酒酿和大米、糖来浪费,这三样哪一样都不便宜,怕是连王氏自己都没动手做过。

问他为什么知道,当然是他至今还吃过王氏做的酒酿发糕,李氏那边可是学完就做了一次,别管成不成功,好歹还是做出来,除了卖相差点,味道还是大差不差。

拿去卖给肯定是差一点,但是自家吃是没有什么问题。

糯米能做的点心很多,可是很多都要酵母和白糖配合,这样的糕点送给族里人,成本太高了,是现在的他担心不起的经济负担。

他想来想去,也就一个红糖糍粑或者年糕合适,虽然还没到吃糕的季节,但稍稍提前一段时间也不影响。做这个就简单多了,把糯米蒸之后反复捶打就好,除了费体力没别的毛病。

书到用时方恨少,工具也是,做一样糕点就要一样工具,他算是发现了,厨房永远少一件工具。这也就是厨房建得大,要是厨房小,都没地方摆放各种工具。

这还只是中式点心,要是再加上西式糕点,那需要的工具更多,是不是还得在院子里建个烤炉。没有烤箱,土炉子也能烤面包蛋糕,只是火候更难掌握。

从早忙到晚才把糍粑打好,要送礼只能等第二天。天都要黑了,摸黑送礼偷感也太重了,又不是做贼。

当天的晚饭就是红糖糍粑,能吃饱就行,这个时候没条件讲什么三餐营养均衡,那都是有条件后才能讲究的。

做好的糍粑给老宅那边送了一碗,三个孩子就只一人尝了一小块,不是他小气,是糯米不好消化,晚上不能给小孩子吃太多。

老人也一样,他给老宅说的时候,李桂花还嫌他话多,说她活了一辈子,吃得盐比他吃得饭多,还用他提醒。

第二天一大早,夫妻俩就把头天做好糍粑按户分好,红糖也一家一包,其实光红糖就很能拿得出手了,只是送礼没有送单数的道理。

刚开始王秀英还以为做多了,担心送不完,自己留着吃不知道要吃到哪天。结果分完才发现根本不多,最后自家也就剩几个,最多两餐就能吃完。

糍粑是当地没有的新鲜食物,还有红糖在,之前心里多少还有一些不平衡的几家也变着花样夸赵林。这几家自觉自家出力最多,凭什么和族里其他人一样,就混了一餐饭吃。

只是吃饭的时候族长都夸赵林,他们几家也不好站出来唱反调。收到赵林的东西,才知道是误会他了,他有额外准备礼物,并不是不知道谁出力更多。

这几家以卢氏最高兴,因为她家收到的东西最多。

谁让她儿子多,和赵林关系又亲近。赵林不仅送了这两样,还额外给卢氏送了一只梅花簪子,不贵重,空心银质,却把她喜得拉赵林的手不放。

她借着问糍粑吃法的机会,拉着赵林说了很多,不外乎以后有好事不要忘记自家几个好大儿。一个个都是没眼力的傻子,亲亲堂兄弟不多多拉近关系,还要她这个老太婆出面说好话。

她怎么

就这么命苦,生了一群拿不出手的货色,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气死人。

赵林送完才反应过来只送卢氏,没给李桂花送,怕又要引发事端。好在空间还有存货,都是之前便宜大处理时候找杂货店老板拿的货,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空心的,不重钱,但对村里人来说就己经很好。

果然李桂花见到他去而复返,还奇怪他要干什么,等收到他送出的银耳环,也不问他干什么了,只顾着找镜子。她从小就打了耳洞,但一辈子都是戴个茶叶梗,没想到有一天还能戴上真正的耳环。

银的她不嫌弃,等将来哪天她死了,这些东西也都要跟着她走,谁都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