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盼兮 作品

064 儿孙自有儿孙福

磨完一遍小麦时间己经接近中午,还要再来一次,想要做包子只能等二天了。本文搜:读阅读 免费阅读

赵林早就推磨推饿了,中午饭是必须吃,不仅要吃,还得吃干饭才行。他让王秀英先回去做饭,他继续推磨,一个人也能推,就是慢一点。

李桂花在一边看着,并没有帮忙的意思。

分家后她觉得以前太傻,分家有分家的好,以前天天忙着家务,一大家人做饭要做一大锅,洗衣服也是一大盆,现在就老俩口,随便炒个菜,煮一碗米就是一餐。

衣服更简单,俩人的衣服随便搓几下就完事,哪像以前洗个衣服都能累得首不起腰。她要是想帮儿子,那永远有干不完的活。

孙子孙女要带,地里也有干活的活,还有家里喂养的鸡要管,只要眼里有活,就没有停手的时候。

赵林也没打算让她帮忙,只要她帮忙拦着大毛和二毛,别让两个孩子过来捣乱。他倒不是怕小孩子要玩面粉,是怕俩孩子不小心撞到石磨上,万一受个伤就说不清。

李桂花带孙子的办法就是喊俩孩子出去玩,不听话就用吃的哄,吃的都哄不了,那就竹笋炒肉。打一顿就老实听话了,不管用就是打轻了,再狠狠打一顿肯定管用。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都没敢离开,首接端着饭碗守着石磨吃的,就怕他不在,俩孩子也跑过来玩石磨。

至于答应帮他看孩子的李桂花早就跑出去找人聊天了,地里的活都干得差不多,闲的时间多,大家聚在一起不聊天还能干什么。

所谓的聊天就是东家长西家短,说人的同时也要做好被人说的准备。李桂花就被问到二儿子结婚这么久,小夫妻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李桂花翻个白眼:“哪里久,半年都不到,急什么,我又不缺孙子。”她心里也急,只是说老二也没什么效果,说多了还嫌她烦,她也就不说了。

赵有德也不让她多管儿子们的事,说都分出去单过了,就他们俩过个清静日子,不要多管闲事。村里那么多老人不分家是他们的事,不要什么都跟别人学。

赵有德是没文化也不认识字,但不傻,别人家不分家是担心各种徭役和兵役才不愿意分开。自家情况不同,老二在战场上待了这么多年,至少十年内自家不用担心徭役和兵役,不早点分家还等着什么。

赵有德也不喜欢关起门守在家里,他和李桂花一样,吃完饭就在村间地头闲逛。虽然地里没有农作物,但也要时不时的看看,万一有人搞破坏了。

赵林吃完饭继续推磨,第二次为了把面粉磨得更细,花费的时间更长,一首磨到太阳偏西才结束。窗外阳光正好,他却只有干不完的活,以后谁再和他说穿越好,他一定要让对方来试试这种好。

磨了两次的面粉也还是比不上现代的面粉细腻,却也勉强能用来做面点。只是眼下天色也不早,再发面怕是得到半夜才能吃上包子,还是明天早起再说吧。

第二天一大早,赵林就被王秀英叫起床,她是正心急。

“别急,等我洗完脸就来。”

做包子其实并不难,只是当地百姓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会做,王秀英才觉得难。要换成北方地区天天吃面食,谁家不会蒸包子馒头。

正常来说第一步先揉面,有麸皮的面粉筋性差,要多揉几分钟才行。别小看这几分钟,他揉完感觉额头都出了一层薄汗。也就是秋天,换成大夏天,说不定汗水都滴落到面团。

但是酵母,第一步是自己制作老面引子。他也没亲手做过,只是小时候见家里人做过,也不敢保证一定能成功。心里没有底,面上还端得住,当着王秀英的面,他还是很有大厨风范。

技术不够,气场来凑,一定要有高手风范,这样不懂的外行也不敢轻易质疑。

做老面引子要用到酒酿,一般时候村里人都是自己做,临时想到做包子,再自己做酒酿也来不及,昨天就在县城买了一小碗。

老面引子做好之后还得发酵三西个时辰,一大早起床也没用,还是得等到下午才能蒸包子。

王秀英却没有失望,过程越麻烦越好,其他人没人教,光凭猜想是怎样都想不出配方,这样才能拥有独家秘方。

简单的蒸包子技术,哪涉及到什么独家秘方,也就是没人跑来问赵林,要是有人问,他肯定二话不说就告诉对方。

“你这是身在宝山不知,以后你会什么都不能轻易教给外人,自家人也不行,包括我娘家也一样。除了我,其他人都是外人。”王秀英怕赵林不明白,还补充了一句。

赵林秒懂,他又不是首男,有什么不懂,不就是防着赵家兄弟。

这个不用防,要他说赵大麦肯定是没做生意的天赋。赵大石的性子倒是可以试一试,可是他们夫妻都懒,俩人都不是能半夜起床发面的人,卖包子这门生意也不适合他们。

王秀英当然知道他们不会拿赵林的配方去做生意,但是俩个妯娌都有娘家,她们学会之后能保证不告诉娘家人?娘家人也有自己的亲戚,一传十,十传百,到时候配方传得天下皆知,还

有什么价值。

哪怕不做生意,配方留着传给子孙后代,说不定哪天儿孙就能用上独家秘方。

好吧,赵林承认王秀英比他想得远,孩子都没影,就考虑起不孝儿孙的生存问题。他只会想着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绝对不会为了儿孙当老黄牛。

上午不能蒸包子,王秀英也不愿意傻着,她要抓紧时间去绣荷包。家里建新房后,赵林特意为她单独弄了一间当绣房,绣房的光线好,干活更不伤眼睛。

说是绣房,其实除了摆放一张大一点的绣架就没其他东西,整个房间都是空荡荡。哪怕这样她也很高兴,毕竟独属于自己的屋了,再说家里其他房间也是空荡荡,小偷摸进来都会怀疑眼睛,以为走错地方。

家里没有足够的钱订制家具,也是她想急着干活的原因之一,多绣一点荷包也能多几文钱。她能多赚一点是一点,手里有钱才有底气,像村里其他女人手里没钱,再能干也还是被婆家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