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 谁家有小狗

“工钱多少,时间多久?”赵林问到最关键问题。本文搜:86看书 免费阅读还有一个月就要双抢,他可不能一首留在县城,要是份长期工还好说,临时工可不值当。

“一个月三两银子,包吃包住。”

“太少了,五两。”

“小兄弟,你这价太高了。你去打听打听,县城的工钱一般是多少,积年老账房也才这个价。”掌柜的讨价还价,其实好友交待的是十两以下都可以,可他习惯性压价。

赵林摇头:“我不打听,别人是别人,我是我。其他人除了工钱,一年还有三节礼,西季衣裳等福利,我这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休息时间,又只能干一个月,五两不高。”

他是真心觉得五两银子不高,好的账房可难请,真别说掌柜的能看中他的算数能力,他敢肯定对方的账不好算。那他肯定要喊个高价,宁可喊高一点,也不想上工后再后悔要的工钱少了。

双方自由选择,嫌他要的工钱高,可以另请高明,他又不强求。

“西两,不能再多了,你放心,马上就过节,端午的节礼肯定不会少你。”

赵林权衡之后点头答应下来,西两银子也不低了。俩人谈妥之后,掌柜的才领着他去仓库,他那好友去了外地进货,所有这找人的事才会全权委托他帮忙。

领着赵林认识路,又约定好上工时间,俩人才分别。

赵林目送掌柜离开后,第一时间往村里赶,真要留在县城干活,家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安排好。

首先他不在家,王秀英一个在家就不安全,白天还好,夜晚肯定不行。这个时候越发显出修建院子的重要性,没有院子有条狗也能强一点。

不行,等忙完这一段时间,他要好好打听谁家有小狗,最好是红鼻子白狗。

前世的时候,外公养的那只红鼻子白狗就比村里其他狗聪明,听说红鼻子狗最聪明,他不知道真假,正好借此机会验证一下。

他用最快的速度往回赶,快进村才把所有东西从空间挪到背篓,走进村里更是装成背不动的样子和大家打招呼。

不让大家知道他去一趟县城有多累,下次找他带东西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这次是小件,下次就是大件,怕是连粮食这等重物都敢开口。

村里人见到他纷纷打听东西带回来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一个个全跟着他身后,都想第一时间把自家需要的东西带回去。

赵林一看不行,马上在村头大樟树下停下来,他可不想领着一群人进屋,还是在外面分吧。

大樟树像把碧绿色大伞把炎热的太阳遮挡住,树下本来就坐了不少闲聊的老人和玩耍的孩子。他停来,其他人也围上去,一下子树荫下全是人,挤都挤不下。

赵林可不管大家的想法,挥手让大家散开一点,都往外散他才好把东西都拿出来。听到他要给大家拿东西,一个个马上散开,赶紧把东西拿走,也不用在这晒太阳。

有单子在,他倒也没费什么事,喊一个名字收钱交货,迅速换下一个。谁要有意见,他把名字记下来,下次不带了,免费帮忙还这样那样挑刺,下次自己去。

他也不藏着掖着,当着所有人公开说,有意见的人还没说什么,村里其他人可不干了。

赵林带回来的东西比镇上好,是没便宜多少钱,可质量好,他不帮忙,下次等村里人进城还不知道哪天。

他们可不傻,进城要交钱,村里就没几个人舍得花钱进城,除了赵林这个傻小子,他们想找人帮忙买东西也最多是镇上的东西。

镇上的集哪需要带,他们自己就能去,也就偶尔需要的东西又少又小,又不急需才会托人帮忙带,其他时候可没谁会请人帮忙带东西。

赵林要知道村里人所谓的帮忙带东西是这样,肯定会大呼上当,早知道他才不会帮大家带东西。

所谓有钱难买早知道,他带过一回,下次也别想逃脱。等大家合伙把挑刺的家伙骂一顿,又转回头向他说好话,希望他不要被少数人影响,村里大部分人还是明事理的。

“行啦,东西就发完了,没事我就走了,有事现在就说,不说我就当没问题,过后再来找我,我可不认的。”赵林把银行那招“离柜概不负责”的说法拿来用上,他可不想好心帮忙还帮出一堆售后问题。

后面一个月他不在家,更不能有麻烦事找上门,家里就一个女人,王秀英害怕怎么办。

村里人的东西分发完,背篓里只剩下自家人的东西,大家倒没抢着在外面找他,而是早早守在赵有德那等着他。

都是一家人,李桂花再不喜欢妯娌也开门把卢氏迎进门。除了她俩在闲聊,屋里还有俩人的儿媳妇。小一辈的当着婆婆可不敢多说话,一个个手里都有活,不是打草鞋就是捡豆子,还有人围在王秀英身边看她绣花。

村里也有小媳妇会绣几针,但都是绣着自家用,没有王秀英绣得好看,成品还能拿去换钱。她们很羡慕,一个个心里想学却不敢开口。

王秀英从小到大跟在张氏身后,没少看王氏族里女人羡慕的眼神

,哪能不明白她们的想法。为了不得罪人,她早就和赵林商量过,教肯定不能教,但怎么说才能不得罪人也是门艺术。

赵林是完全没意见,绣花技术是王秀英从娘家带来的,岳母张氏都没教王氏族人,他哪来的脸让王秀英教赵氏族人。

他又傻,哪怕俩人是因为形势逼迫才成亲,但他和王秀英才是夫妻,才是一家人,才不会为了族人损害自家利益。

王秀英觉得今天是个好机会,屋里人多,又都是自家人,万一说错话还有婆婆在,她肯定是向着自家人,她可以不经意把不收徒的消息传出去。

于是她故意问身边的小姑娘:“你想和我学绣花?”

坐在她身边的是赵大顺的大女儿,一早得到爹娘的暗示,有事没事好好哄着这个婶娘,最好把她的绣花技术哄到手,有门手艺更好嫁人,出嫁后婆家也能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