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盼兮 作品

042 不买等于吃亏

王秀英对送节礼的事也没意见,俩个姑姐都不是小气的人,成亲的时候送的礼金都不轻,她也愿意交好。本文搜:读阅读 免费阅读

人情来往既然避免不了,倒不如大方点也不会影响夫妻感情。

回门的时候张氏一再吩咐要早点圆房,她嘴上嚷着不相信,心里多少也受影响,也盼着早日圆房。可赵林不主动,她一个女子也不好主动,怕被当成不知羞耻的荡妇。

不能从床上下功夫,就只能从其他地方想办法,想着日常生活中拉近俩人的感情,最好感动到赵林愿意主动行事。

有她的支持,赵林确实很高兴,他也不想家宅不宁。这段婚姻对他来说就是搭伙过日子,两个人过日子总比一个人过日子省钱,搞风险能力也高,相互之间还有个托底。

去县城之前,他也问一下家里其他人有没有东西要带,要不问一句,回头不少得被家里人怪罪。不仅是自家人,村里其他人知道他又要去县城,也想带东西。

平日里村里人买东西最多去镇上,县城是一年到头都不会去一回,赵林短时间又去,他们心里多少有些民嫉妒不平。

上次村里人拜托他带东西没答应,大家看在他要办婚礼的份上倒没计较,这次要再不答应,可要被村里人说道了。

又不是屋檐上开门,村里人都是这样互相帮忙,怎么到他这就不行,难不成他以后就没有让大家帮忙的时候。

赵林倒是想硬气说一句他万事不求人,但这不现实,住在村里很多问题不是有钱就能解决,宗族社会必须抱团才能生存。

他是个怕麻烦的人,但为了融入村里的生活,也只得学着村里其他人的做法,答应给大家带东西。为了记住长长的代购清单,他还拿出纸和笔记录,他可不是事后又扯皮。

村里人平时见他和其他儿郎也没有什么不同,看到他拿起笔写字,哪怕不认识字也意识到其中不同。他们不懂什么是气质,但在赵林写字的时候,一个个却是小声说话,怕吵到他写错字。

赵林会写字却写得一般,这还是上辈子练了十来年的功劳,多亏上辈子外公闲着无聊教他书法,小时候更是逼着他练习,否则就凭他穿越过来的一点时间,就别想着可以写小楷。

整个上午的时间,赵林都在应付来来往往的村里人,清单也越来越长。看着长长的清单,他甚至在考虑要不要在村里开个杂货店,有空间在手,保质期可以无限延长,怎么样也不会亏本。

这是个好主意,只是手里银钱不够,暂时先记在小本子上,等秋后收再说。

赵林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秋收后粮食要能大丰收,多少也能卖一笔钱,有了启动资本才好开始。除了钱,还要再建一间小屋,必须把住的地方和店铺分开,他可不想自家住的屋子变成人来人往的店铺。

村里的路多是土路,大家进门最多一脚灰,雨雪天就全变成泥,家里别想有个干净的地方。

自家的房子虽然是泥地,但也是经过千锤百炼,都不知道用石滚压了多少遍,只要不连续多日泡水里,比青石板砖也差不了太多。

当然等手里有钱,再建房子肯定要在地面铺砖,有钱的话要还给院子里也铺上青石板砖。

这一切都是远期计划,眼下还是先解决帮大家带货的事情。村里人还好解决,大家非亲非故的,要带的也都是小东西,最多免费带回来,也不怕他们不给钱,一手交钱再一手交货。

自家亲戚就不说了,不是所有亲戚都好说话,比如大伯一家。

赵有全勉强还能说一声不错,从没想过占兄弟便宜。当年分家多得的家产,那是爹娘偏心,可不是他占便宜。他不会主动占兄弟便宜,却也不会把到手的利益让出去,他又不是圣人。

他这样的人养出的孩子只会比他更自私,几个儿子一个比一个计较,请赵林帮忙带东西也是。要的东西都不便宜,却不愿意先付钱,嘴上说得好听,都是一家人,不会跑,也不会欠他的,让他放心买。

呵呵,他是放心,问题是拿什么买,手里没钱,他总不能去抢吧。

赵林不待见几个堂兄,话也说得不客气,没钱就别想他帮忙带东西。他要有这么多钱帮忙垫付,哪还会窝在村里过日子,首接在镇上买房住不是更好。

赵大河有些不好意思,他就说二叔家的这个堂弟不是好说话的,偏偏自家人都说他有钱,让他帮忙买点东西怎么啦,又不是多大的事,总要试一试,不成再说。

赵大顺可没自家大哥脸皮薄,对赵林的说法不仅没有半分不好意思,反倒怪他没有兄弟之情,他要这样做事,马上就双抢了,别怪他不上门帮忙。

不管赵有全和赵有德兄弟俩因为分家有多少龌蹉,每年双抢的时候俩家都是一起干活,不合在一起不行,抢不过村里其他人家。

双抢不仅要抢时间,和老天爷抢,还要抢晒谷子的硬坪,自家院子里那点坪不够晒,就要用到村里公共的坪。谁家快一步收割完就能先晒谷,每年为了这个事吵架甚至打架都是常有的事。

赵有全还没分家,赵大

顺这话完全就是威胁赵林,他不老实帮忙,今年两家不合在一起抢收,上面长辈怪罪下来,就全是他的错。

赵林冷笑一声:“呵呵,爱干不干,我就不信离了张屠夫就真要吃带毛的猪。”

别说今年双抢的时候不一定会下雨,就算真下雨,他有空间在手,也不怕谷子闷发芽,赵有德怪罪的话他也有说法。

赵大顺没想到赵林不怕,小时候他可是没少用这招威胁赵大麦兄弟,这些年兄弟俩都娶妻生子,还是吃他这套,怎么换成赵林就行不通。

赵大河还想劝几句,赵林也不理他这个拉偏架的,首接让兄弟俩拿钱,不拿钱就别废话,赶紧走,别影响他休息。天色不早了,他要早点休息,明天还要赶早去县城。

兄弟俩对视一眼,不得不老实掏钱,县城的东西又便宜又好,不买就等于吃亏。

真要拿着银子回去,家里人肯定怪罪他们俩不会办事,爹娘说不定还得骂他们一顿,赵林要钱就要吧,给了也不怕他拿着银子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