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解甲归乡

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士兵想要回原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好大将军早就想到这一点,提前替大家做了安排。本文搜: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所有返乡的士兵按籍贯划分,一省一个队,之后大家可以跟着大将军手中的商队赶路回各自的省城,到省城之后再看当地官府安排。要是不放心,也可以单独赶路,只是没有舆图,能不能顺利走到省城,就要看自己的运气。

赵林倒是急着赶路,可不走不行,从发放解甲令那天开始,朝廷有规定返乡时间,错过时间还滞留在外不回,被抓到不仅要送回原籍,还要面临处罚。

如果有可能,他是一点都不愿意回原主的老家,但比起被抓被罚,原主的老家也没那么可怕,不就是一群欺软怕硬的家人。原主怕,他可不怕,正好让他见识一下极品家有人有多奇葩。

他不敢独自走路,不说独自行动安全没有保障,光是没有地图没有导航一项就够头痛。他学的那点地理知识全都宏观的,微观地图没有,又不识路,想要顺利回乡只能老实跟着商队走。

其实大将军完全不用担心普通士兵会不听令,离家多年除了赵林这个例外,其他人早就盼着回家。不过跟着商队走还需要一些准备工作,比如买代步工具。

商队要属于大将军名下,但他们骨子里生意人,可不会做慈善,跟着他们走可以,却不能拖慢商队速度。之前赵林还想着靠两条腿走回老家,可商队全都是马车,他想跟上就难了。

马车是不想了,不说边关能不能买到,就算能买到他也不会驾驶。古代的马车也不是说驾驶就能驾,也一样要考考试,最严格的秦律还有规定西次考不过要交罚金并处徭役,比现代社会拿驾照难多了。

撇开驾照的问题不谈,他的钱也不够买辆马车,还是买头小毛驴便宜,也实用。只是聪明人不止他一个,到牲畜市场才发现大家都来买牲口。

赵林指着一头灰色壮年毛驴问:“这头驴多少钱?”

商家扫赵林一眼,并不觉得他能买得起,不过还是热情回应:“十五两。”

“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

“一口价,不还价。”商家摇头,同行都是这个价,他也不能做亏本生意。

赵林继续往前走,陆续又问了几家,大家报的价格差不多,有差异也是因为毛驴的年龄和皮相不同才产生的差异。

市场上也有马卖,他没敢问,但是旁听一耳朵,一匹壮年公马居然能卖到近百两,也算是古代版的豪华代步工具。以的他身份,就算买得起也养不起,每天的草料供应就是大问题,还是毛驴实惠。

把整个市场走完,货比三家之后不得不承认,他口袋里的钱还是太少。非要买头驴也能买得起,但前路未知,钱还是要省着花。

为了省下钱,他决定暂时不买毛驴了,半路再看有能不能便宜点,找到合适的机会再添置也不迟。现在这个价格明显不正常,正常来说一头毛驴不过六七两,就算边关偏远要贵一点也不会贵到翻倍。

驴的价格翻倍,马的价格更离谱,地处边关,离马场近,正常来说一匹马最多三十两银子就可以拿下,就算上等好马也不过六七十两银子,可他刚看的成年公马并不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却要近百两银子,也不知道哪个冤大头买得起。

认清穷人身份,赵林果断决定不买。他打算先靠两条腿跟在商队后面,等走不动再说,他就不信其他人都能买得起马和驴。

想通之后他转身去药店配药,代步工具可以没有,但一些常用药却必须配好,还有粮食也不能缺。还好眼下是春天,又是一路南下,越往南走气温只会越高,这要是冬天还得考虑衣物的问题。

古代的医名可不是现代的医院或者药店,别说各种方便的药丸没有,就是中成药都没出现。他想买药的想法算是落空,不过坐堂的大夫也好心给他配了几款常用风寒药。

至于他想要的药丸,也不是没有,只是边关小店哪有,那是京城有名的药铺才有的好东西,有一款就能传家百年。一般的大夫也只是听说过,见都没见过,真要传到边关也早被有钱人抢到手,普通百姓哪买得起。

好吧,还是不了解实际情况才闹笑话,还好大夫以为他是因为长期在军营才不懂这些生活常识,并没有因此多想,反倒还指点了一番。

也是他穿越之后还没生过病才会不了解情况,不过说起来原主打仗可能不行,身体素质在古代确实不错。不说别的,光是身高这一项就比大部分都强,走在街头可以说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也没有尺,但他估措着原主差不多有一米七五,这个身高哪怕换到现代也算达标了,在南方一些地区说不定还算个高个子。

他穿越过来后,更注意身体健康,没有搞生素没有激素没有疫苗的时代,他可不想因为一场风寒就送命。为了有个好身体,他可是每天坚持跑步,别的不说,跑得快真要上战场活命机会应该也比别人大一点。

除了跑步,军营的日常操练他也是能参加都会参加,火头军比不得其他队伍训练量大,但一

些基础的训练也不少。

有空有闲的时候主动和其他士兵一起训练,上面也不会反对,多一分本事,战场上活命的机会就多一分。大半年时间,他可是腹肌都练出来,因此才自信凭两条腿也能跟上商队的行程,就当练竞走了。

该说不说,医馆的大夫好心归好心,药也是真贵,一贴药就要八十文,这还只是普通的风寒,要是换成大病,只会更贵。他手里的钱有限,也不敢买太多药,风寒药只买了三贴,反倒是止血和消炎药多买了一些。

这两种药以前也贵,不过战争结束后反倒降了一些,大夫看在他买得多的份上,还给抹了个零头,五瓶止血药粉加消炎药才要半钱银子。

预算有限,别的药他也不打算再看,买多了用不着也是浪费钱,别的东西买了倒不用担心浪费的问题,药放久了却会失去药性,真要吃下去就不是治病,反倒是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