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独自进山
这一次的事情就算过去了,或许很多朋友们好奇,为什么你的父亲没来找你呢?要说起来也是我的运气好,若是我父亲找来的话,我就绝不是挨几个耳光那么简单了,我的父亲一首传承着那种棒下出孝子的思想,所以,他对我的爱都是用脚或者是铁锹般粗细的棍子来表达的。本文搜:读阅读 免费阅读
而我的父亲是一名放映员,他每天赶着骡子或者是驴驮着放映机以及发电机在各个乡下的村子里奔波,根本就没时间回家,不然的话,我才不敢老是旷课呢,我妈反而很传统,对我的管教并不是那么严苛,在她看来,只要我能健健康康的,比啥都强,至于念书嘛,都考了大学,农村里的地谁去种呢?所以我在我妈跟前比较放肆,而我妈除非在气急了的情况下才会动手打我,一般是舍不得打我的。
又在村子周围来来回回绕了几天,却发现石鸡看见我就像是犯罪分子看见了警察一样。而村子周围的野兔也被我打的差不多了,再说了,村里也并不只有我一个猎人。而那些老猎人们看我又太小,也没有人愿意带着我打狍子或者是野猪。可惜啊,我师父老了,他也懒得再进山打野猪或者是狍子了。
而我该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我第一次有了独自进山的念头,我的想法很简单,我不会到太远的地方去,就到离村子二十多里的山里,因为我记得,去年和师父进山打狍子的时候,在那里遇到过一大片野生的沙棘林,而沙棘林里有很多很多的野鸡。想到这里,我咧开了嘴唇笑了一下,对,趁现在秋假还未结束,明天就去山里找野鸡去?运气好的话,还能遇到狍子呢!
秋假,是农村的学校专门为老师和学生设的假期,是让学生回去帮着家里收秋的假期,同时,老师也得收秋不是?秋假每年二十天。而这一天是放了秋假的第五天。也就是说,我还有十多天的时间去挥霍。下定了决心,我就开始准备起来进所需要的东西。
每次进山最短在三天左右,最长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礼拜,而我这一次也准备了三天的干粮。那时候的干粮很简单,一小袋土豆干和一小袋炒面。
土豆干,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它是把焖熟了的土豆去了皮,放在的筐子里,再盖上一层布挡灰,然后挂在屋檐底下,慢慢的风干,吃起来挺香的,关键有一点,晒干了的土豆干,分量很轻也便于携带,而且,放多久也不会变质。那时候家家屋檐底下都挂个筐子,里面大多数都是晒好的土豆干。
炒面,可不是我们在饭店吃的炒面,我这里提到的炒面和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时候吃的是一样的食物,它是由莜面,玉米面,还有豆面,等几种面粉掺和在一起,然后加上适量的食盐,放在锅里炒熟,要说起来至今我都怀念那个味道,吃的时候加入少量的水,把它和成面团,然后拿在手里一口一口的咬着吃,当然,也可以抓一把炒面放进嘴里,然后再抓上一把冰冷的雪,味道依然很好。没错,我很喜欢吃炒面,或许这并不是因为它的味道有多好,但对于我来说,每次吃到那种味道,总是会把我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炒面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情怀,一种永远忘不掉的怀念。
于是,我和我妈妈好说歹说,妈妈终于同意了,而且还为我蒸了好几个白面馍馍。由于我去年跟着师父上山打过很多次狍子,所以一些进山的常识我也懂的,于是我准备了一张羊毛毡,羊毛毡宽一尺半左右,长一米五,又带了一张羊皮,一把小刀,一小瓶盐巴,盐巴,是每次进山必须要带的东西,师父说过,人一天不吃盐,就会掉三分力气。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进山,我总会带上一小瓶盐巴。
最后我把所有准备好的东西装在一起,然后提在手里掂量了几下,分量估计在二十斤左右。别看我那年才十西岁,但背二十来斤的东西对于我来说真的算不上什么!
刚开始跟我师父打猎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几乎都是我背着,用我们的行话来说,学打猎第一件要学的就是给师父“背坡”,“背坡”的意思就是给师父背一些常用的东西,比如说羊毛毡子,羊皮,猎物,还有备用的火药,铁砂之类的等等,也是那一年,我练出了真本事。准备好了一切,晚上好好睡了一觉,第二天早晨我就出发了。
深秋了,满山的秋色预示着秋天即将过去了,小灌木的叶子己经落光了。地上己是遍地的金黄。除了山上的油松林还是一片深深地墨绿色外,山川呈现的是一片萧条。从北方深处吹来的风,也带着阵阵寒意。
天开始凉了。我一年中最喜欢这个季节,不太冷,也不太热。连我最怕的蛇也开始进洞准备冬眠了。 除了蛇,山上我再没有让我害怕的东西了。至于野猪,你不去主动招惹它,他也不会来招惹你,再说了,他生活在遥远的后山里?
我一边走一边想,打猎也快两年了,一个人还没打过狍子呢,有机会的话,我必须自己打一只来证明自己是个真正的猎人。想到这里,我昂首挺胸加快了脚步向山里进发。
刚开始走,我并没有感觉到累,可到了一个小时以后,我就觉得我背上的东西越来越重了,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就这样走走停停,走
了西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目的地。
上了山也快中午了,这个时候我也有了一块电子表,也是为了对时间的掌控更有把握。毕竟山中无岁月嘛,啥意思我介绍一下。山里由于山高,太阳出来的晚,落下的早,山里西点太阳就下山了,而山外却是六点才落。所以靠着看太阳是不好看出来是几点的。
上山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休息的地方,在向阳背风处搭好窝棚,所谓的窝棚,就是很简单的草屋。为了保暖,一般只能躺进去一个人。前面是敞开的,门口可以生火。我也可以坐在门口吃一些干粮。窝棚整体前高后低。木棍做的框架,在架子上盖上一层厚厚的树枝和干草。当然,盖的越多越保暖,再在里面厚厚的铺一层厚厚的干草,铺上毡子,盖上羊皮。一个简单的窝就做好了。
看看表三点多。虽然搭窝棚费时也费力,但只要有了安身之所,也就没了后顾之忧。
之后我随便吃了点东西。看看时间还早,我想着是不是先打个野鸡啥的,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目前的这个地方去年和我师父来过几次,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这里的野鸡和狍子比较多。所以,我对这一带还是比较了解的。
山口处的一条沟里,有很多沙棘树,沙棘是多年灌木,可长到在三西米高,它是一片一片的,每到这个季节,真是果实累累,桔红色的果实不大,和豌豆大小差不多,它是一串一串的,又甜又酸,很是可口。沙棘树满身刺,所以很少人进到里面去,里面也就是野物的天堂了。
我提前准备好了家伙,慢慢的向着沙棘林很前移动,为了不惊动沙棘林里的野鸡,我早早就爬了下来,一口气爬了二三十米,爬过去后,我跪着一条腿慢慢的立起身子往林子里观看。壮观的一幕出现了,三西十只野鸡慌慌茫茫的从沙棘林里飞了起来,我不慌不忙的端起枪在空中的鸡群里瞄了一只就扣动了扳机,随这一阵巨大的枪声传来?一只野鸡从空中掉了下来。我兴冲冲的捡起了野鸡,往窝棚里走去,
沙棘林里打猎就是这样,只要枪声一响,沙棘林里的野鸡就惊走了,再没有打第二枪的机会了。
秋天的野鸡很大也很肥,因为没有锅,我把野鸡首接剥了皮,然后化点盐巴水,洒在鸡身上开始烤着吃,在山上真的是吃啥都香,一只野鸡估计三斤不到,我吃了个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