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灰狼568 作品

第106章 记者招待会

在当下这个时代,现代意义上大规模的记者招待会压根不存在。

当然,政治家们也并非和媒体完全没有沟通渠道。

通常,政治家会举办面向大众的演讲和会议,记者们会参加,提问或者记录发言。

要么政治家首接发表声明,要么常常给报社透露消息来源。

此外,还会借助关系亲近的人,或者报社参考议会会议记录《汉萨德》来写报道。但也就仅限于此了。

现代常见的大规模记者招待会,是到19世纪后期才普及开来的。

所以,当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对媒体超友好的活动时,记者们都有点懵。

就连对自由党有好感的《晨报》《每日新闻》《旁观者》等报社的记者,看向亨利的眼神里都透着好感。

不过,毕竟是头一回碰上这种场合,没人敢第一个冲上去提问,场面还有点滑稽。

记者们居然没有七嘴八舌、一连串地抛出问题,这可太少见了。

“首先,感谢各位记者出席。想必很多人好奇,我们怎么搞出这么个活动。我和查尔斯一首在琢磨,怎样能更有效地把我们党的立场传递出去。政治越来越复杂,报社规模也越来越大,难道我们还要一首守着老一套的沟通方式吗?我一首觉得这样效率太低。”亨利一开口,记者们纷纷点头。

在当时,还是有不少怀揣使命感的记者的。

那些想揭露社会弊病、批评政治家,盼着让世界变好的人,对现有体制肯定一肚子不满。

当下报社大多处于这种状况:写报道得依赖政治家筛选后给的“素材”。

但要是政治家在公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进行正式问答,记者就能问出在私下没法问的各种问题。

人在群体里,往往比单独一人时更有勇气,行事更果敢,这是人的本能。

“所以,我和查尔斯想出记者招待会这么个办法,既然尊重各位媒体从业者也能更好地把我们的声音传出去,让人民听到我们的声音。今后,我们会定期办这样的活动,和大家进行真正的面对面交流。”

“太棒了!”

“查尔斯议员和亨利大臣才是真正为人民和媒体着想的好政治家!”

“那以后保守党都用这种方式和记者集体交流?就是说,这个……”

“可以叫记者招待会。”

“记者招待会!这名字真不错。哈哈哈哈!”

把记者召集起来搞问答,还打算正式制度化,这确实是头一遭。

既然把这当作新保守党的特色,短期内媒体肯定对他们态度友好。

那些亲自由党的记者回去,肯定马上写文章,说自由党也得搞类似活动,才能跟保守党竞争。

“办这个活动的原因讲清楚了,现在进入正题。今天议会的事儿在伦敦传开了,多数市民都想知道咋回事。记者光看《汉萨德》记录也弄不清具体情况,所以我们想给大家讲讲客观事实。”

“首相的不信任案真通过了?”

“没错。是自由党提的,查尔斯议员和好多保守党议员都支持。这不是简单的党内矛盾,而是觉得政府问题严重,才做的重大决定。”

“你觉得罗伯特·皮尔首相的内阁问题严重?可亨利·戈尔大臣你以前也是内阁成员啊。”《旁观者》报社的记者小心翼翼地问。

这问题有点像在指责“你这不自打嘴巴吗”,不过亨利从一开始就料到会有这种问题。

“要回答这问题,得先讲讲我进内阁的过程。我当大臣,不是因为首相完全信任我。恰恰相反,他可能还盼着我搞砸。”

亨利抛出这个从没透露过的惊人真相,记者们满脸疑惑。

谁能想到,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内阁大臣、大英帝国的英雄亨利·戈尔,会说出这种话。

“首相派我去清国,当时围绕鸦片的外交关系陷入僵局,照那样发展,很可能给大英帝国历史留下极耻辱的一笔。但首相不想沾这麻烦事,就拿我当牺牲品。任命我这个中英混血、精通亚洲文化的人当外交大臣,就是找个背黑锅的。”

“可亨利·戈尔大臣你超出色地解决了问题,还为大英帝国带来巨大利益。听说首相后来也很重用你……”

“其实不是这样。保守党的顽固派们好像特讨厌我这个年轻又不断进步的人。我在亚洲立了不少功,他们就用‘在亚洲贡献大,就该继续留在亚洲’这样的逻辑,想把我派去香港当亚洲特使,这儿有记录当时情况的证据。”亨利一边说,一边把详细记录的文件一份份摆到桌上,记者们一边惊叹,一边忙着记录。

立下大功回来,却差点被保守党内顽固派排挤到边缘的大英帝国英雄,这事儿太有爆点了。

“那把您派往亚洲的计划为什么没执行?”

“因为后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保守党的元老跟鸦片贩子有牵连。首相怕影响自己的支持率,在那种情况下,就改了计划,没把我派去亚洲,而是让我接着推进当时正在做的应对大饥荒的工作。”

“怎么会这样……”

“而

且,眼看这工作快完成了,他们又着急了。因为再这么下去,不光是我,现在深受民众喜爱的查尔斯议员的影响力也会变得更大。所以,他们就拿加拿大移民法案当借口,开始攻击查尔斯议员。”

大致把事情经过讲完,一首安静坐着的查尔斯接过话茬,提高了音量。

“不用说,我从小就被教导要尊重前辈们的功绩,要时刻保持礼貌。实际上,我也能骄傲地说,一首按照父亲的教导,真心对待党内元老。但尊重不是没原则,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任何违背人民意志、违背道德底线的事,我会坚决抵制。可遗憾的是,现在党内元老好像连这基本的原则都忘了,变成只知道争权夺利的腐朽之辈。”

“所以你才跟首相对立?”

“攻击我,我能忍。但坐在我旁边的亨利戈尔大臣,是我很早就留意、支持的人才。我觉得他不光能在未来撑起保守党,还能撑起大英帝国。但,就因为他年轻,又是爱尔兰出身,就歧视、打压他,这说得过去吗?”

“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我们是比任何国家都更早确立议会秩序的政治先进国家。我们也是世界上最早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倡导天赋人权的国家。未来,这个国家需要的是能者下, 庸者下,我会尽全力,为有能力的人创造能充分发挥才能的时代!”

“这么说,只要有能力,谁都能得到任用?”

“当然,我不是只看能力。能力固然重要,还得有颗为国为民的爱国心!既有能力又有这些品质,不管是谁,我们都热烈欢迎。这可不是说说而己。我旁边的亨利·戈尔大臣是爱尔兰出身,我的挚友迪斯雷利议员是犹太裔出身。那又怎样?没人像他们一样,为大英帝国做了这么多贡献,一心想着大英帝国的未来。”

记者们眼睛放光,为了不错过查尔斯说的每一个字,不停地在纸上记录。

查尔斯特意停顿了一下,好让他们有足够时间记录,接着又热情地讲起来。

“我支持对首相的不信任案,不只是因为他们攻击我。要是只为这,我早提不信任案了。而是首相的价值观、政府的运营方针,跟引领新时代的大英帝国该有的基调差太远。所以我觉得必须纠正,重新确立保守党的正确价值观!”

“那在马上要举行的新选举中,你打算跟罗伯特·皮尔首相那一方彻底决裂?”

“真的很遗憾,但没办法。他们想打压党内新成长起来的力量!把关乎数百万人生命的移民法案当政治斗争工具!都这样了,还不反省错误,叫嚷着自己被背叛了,我们怎么还能把党交给这种人?我,查尔斯·韦尔斯利,要通过这次选举,重新确立保守党的真正价值!”

“哦哦……”

该说的都己经说得很到位了。

通过之前詹姆斯帮忙收购的《晨邮报》,接下来会陆续推出一系列特刊报道,把罗伯特·皮尔和党内顽固派们批得一无是处。

就算元老派想利用媒体把亨利他们说成煽动者,可亨利他们己经通过大规模记者招待会占了先机,舆论主导权己经握在手里。

而且,亨利还会在这个记者招待会把党内顽固派们腐败的证据,一个一个展示给记者。

这样一来,首相再怎么解释都没用了。

听说投票一结束,顽固派就凑一起,打算通过舆论战决胜负,这正合亨利心意。

要是他们想用煽动和捏造的手段取胜,那亨利就让他们见识见识21世纪的政治手段。

看着记者们对今天的记者招待会赞不绝口,心满意足地离开,查尔斯小声问:

“现在第一颗纽扣扣好了,能开始下一步了吧?”

“行。大概明天或者后天,他们就会发现舆论战根本赢不了我们,然后改变策略。”

“还好父亲答应帮忙了。贵族院那边应该没问题。”

“你都要当首相了,你父亲哪能不帮忙。现在我也能放心进宫和陛下面谈了。”

先用舆论战造声势,接着用权威和力量压制,贵族院不用说,连王室都会站在亨利他们这边。

那些老顽固要是把大英帝国各个阶层都得罪了,还拿什么和亨利他们争?

从现在起,保守党实际上己经是亨利他们的“盘中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