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怎能讳疾忌医

“璃儿,那东昌国的赤木勒,看起来是个厉害角色,后面两场比试,你可有把握?”

沈知瑾瞧着沈昭璃,面上有几分担忧。本文搜:61看书网 免费阅读

沈昭璃笑笑:“皇兄,我只能尽力而为,至于能不能赢,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也不敢说。”

沈知瑾点头,也并不想给沈昭璃太大的压力。

“无碍,尽力便可。”

“瞧方才姑母找你说话了,你们二人可还好?”

虽说先帝后失踪之后,沈知瑾和沈昭璃都是养在沈双玉身边。

但那时候,沈知瑾的年纪己经不小了,知道事理了,再加上后来他大部分时候都是同摄政王在一起。

对沈双玉虽然也亲近,却是没有沈昭璃那般亲近的。

自然便也没那么在意沈双玉是不是多了一个女儿。

只是沈知瑾心疼妹妹,怕沈昭璃心头会不舒服。

沈昭璃摇摇头,面色淡了几分:“没什么,姑母高兴便是。”

“横竖姑母总不至于害我。”

沈知瑾闻言不由轻笑:“那是自然,姑母向来是最疼爱你的。”

沈昭璃只是一笑而过,并不想提及之前沈双玉对她说的话。

兄妹二人正说着话,沈双玉身边的嬷嬷神色有些惊惶的跑来。

“长乐殿下,大长公主昏迷了,你快去看看吧。”

沈昭璃和沈双玉闻言皆是一惊。

“怎么回事?”

“奴婢不知,主子只说头晕有些不舒服,便让奴婢扶着主子去一旁的小舍休息,谁知忽然便起不来床了。”

嬷嬷说着神色更急几分:“主子怕影响了此番文渊大典,不愿让我们去请太医,迷迷糊糊的嘴里只一味叫着长乐殿下的名字,殿下您就快去看看吧。”

沈昭璃眉头紧皱,转头瞧着沈知瑾:“两国使者都瞧着,你在此坐镇,我随嬷嬷去瞧瞧姑母。”

“你且去,朕这便让人去请太医。”

言罢,沈知瑾便给身边吴昱递了个眼色。

吴昱立刻便快步离开,沈昭璃也随嬷嬷一同去了朱雀广场旁的小舍。

一进门,便见沈双玉躺在贵妃榻上,眉头紧皱,面色也有些苍白。

沈昭璃忙上前查看,看向一旁的飞鸢。

“姑母这样己经多久了?”

飞鸢垂着头:“自殿下和主子叙话完,便有些不舒服,方才撑着精神同郡主说完话,便昏倒了。”

沈昭璃瞧飞鸢一眼,觉得她有些奇怪,只是此时一心扑在沈双玉身上,并未当回事。

“姑母既是不舒服,你们为何不劝着姑母,还让她来这里!”

沈昭璃瞪了眼周围几人,语气颇有些严厉。

“今日文渊大典,您和郡主都要上场,主子怎么能不来呢。”

飞鸢垂着头解释了句。

沈昭璃眉头紧蹙,抬手探了探沈双玉的额头,见并未发热,这才安心了些。

“你们这些下人,便是姑母执意而为,也该派人来知会本宫一声,怎能让姑母拖着病体前来。”

“罢了,而今说你们也是无用,去让人准备马车,待太医来给姑母瞧过,便让先将姑母带回去,让她好生修养。”

一旁嬷嬷听闻此言,眸色微闪。

“长乐公主,主子撑着病体前来便是为了能亲眼瞧见您同郡主上场比试,若让太医过来瞧了,并无大碍,还是让主子等大典完了再回去吧。”

“想来,主子只是最近有些疲劳,所以才如此的,殿下也不用太忧心了。”

沈昭璃面色微沉,凝眸瞧着常嬷嬷。

略带冷意的眼神,让常嬷嬷背后一凉,连忙跪了下去。

“是奴婢失言,还请殿下恕罪。”

沈昭璃轻握着沈双玉的手,目光微冷的看向一旁的常嬷嬷。

“本宫瞧姑母就是对你们太好了,如今竟是连姑母的安危也不放在眼里了。”

常嬷嬷额头冷汗首冒,跪在地上连头也不敢抬。

“殿下,奴婢如此说也是一心想着主子的。”

沈昭璃眼眸一利:“还敢狡辩!”

正要开口处罚这刁奴,便觉手上力道重了几分。

沈昭璃连忙看向贵妃榻,果真见沈双玉缓缓醒了过来,面上多了几分笑意。

“姑母,你醒了,觉得怎么样?太医很快便来了。”

沈双玉撑着额头,面色瞧着不大好:“头疼的老毛病了,不必担心,只是不知为何,还心悸的很,也就是瞧着你了,才好些。”

沈昭璃眼底有些担忧:“姑母,既然是老毛病了,为何不早让太医来瞧。”

沈双玉摆摆手:“让太医来,无非也就是开些苦药,本宫向来不爱吃那些的。”

沈昭璃有些无奈,伸手给沈双玉倒了杯温水。

“姑母怎能讳疾忌医?待会儿太医来了,定要好好给你看看才是。”

正说着话,外头进来个小宫女,朝沈昭璃行了个礼。

“长乐

公主,陛下让奴婢来告知您一声儿,第二场比试再有半盏茶的功夫,便要开始了。”

沈昭璃闻言,不由眉头轻皱,看向仍有些虚弱的沈双玉。

“本宫知道了,你且先下去吧。”

沈双玉拍拍沈昭璃的手:“你去吧,姑母没事儿,自己休息一会儿也就好了。”

话虽如此说,可沈双玉却是连头都撑不住。

沈昭璃见状哪里还能走得开,忙扶着沈双玉好好躺下。

“姑母,我的事您就别操心了,待太医来给您瞧过,若是无事我再去也来得及的。”

第二场比试的内容要比一场难些,但以她答题的速度,便是晚上半个时辰,应当也是来得及的。

沈双玉安心躺着,却是不由叹了口气。

“你这孩子,若是为了本宫,耽误你此次文渊大典的成绩可怎么是好。”

沈昭璃拉着沈双玉的手轻笑。

“在璃儿心中,自然是姑母的安危更重要。”

“璃儿还记得,幼时曾生过一场大病,浑身起满了疹子,太医说我那病会传染,所有人都怕我怕得紧,不敢来照顾我。”

“只有姑母,不顾自己的安危,衣不解带的照顾了我三天三夜,如此,我才渐渐好转。”

“姑母待璃儿的好,璃儿从来都是放在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