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亲戚到访

谢玉珩念书之时,一首住教书先生苏氏家中。本文搜:吾看书 免费阅读

老母亲每月送来的银子不够谢玉珩笔墨纸砚的钱,但苏青山看在谢玉珩颇有天赋的份上,不曾在束脩一事上为难。

只让他闲暇时,帮着家里做些事情,便当抵了银子。

苏青山是真心 待谢玉珩这个弟子好,几乎将人当做了自己孩子,倾囊相授。

府试时,苏青山不放心谢玉珩独自一人赶路,便带着家里人租了马车陪同前往。

谢玉珩很是争气,凭借自己的才学,夺得魁首。

返乡时,却遇上了草匪,抢了银子却还要人命,劫持了谢玉珩。

苏青山拼着书生之身,将谢玉珩救了下来。

夫妻俩将苏清溪交到谢玉珩手里,拼死拦住草匪,才为二人赢得一线生机。

后来,府城官兵赶来,将草匪制服,二人得救。

自那一日起,谢玉珩便对苏清溪格外纵容宠溺。

而今瞧着苏清溪泪眼朦胧,满脸泪痕的模样,到底还是心软下来。

谢玉珩叹了口气, 拿出帕子替苏清溪擦去眼角泪渍。

“不论如何,你 如此陷害长乐公主都做错了,日后不可再如此糊涂。”

苏清溪眼泪簌簌的掉,轻轻抓住谢玉珩的衣袖。

“我知道错了,只要你别赶我走,我什么都听你的。”

谢玉珩心头有些无奈,却也清楚。

苏清溪是他的责任,他不能不管她。

“不会了,是哥哥错了,让你觉得不安全,才会做出这些错事。”

苏清溪听闻此言,忍不住扑进谢玉珩怀中。

“对不起,都是我不好,给丞相府带来这么多麻烦。”

谢玉珩叹了口气,轻抚苏清溪的秀发。

到底是他教养着长大的孩子,做错了事情,也都是他的过错。

“没事了,你好好准备接下来的文渊阁学术大典便是。”

苏清溪眼底闪过一抹精芒。

若她能得‘儒士’称号,便可改换门庭,不再只是一个小小的孤女。

到时,她就能帮得上清珪哥哥的忙。

也不会再随意让长乐公主欺负了。

“清珪哥哥,此事到底由我而起,你便答应我,让我做些补偿吧,不然我于心难安。”

苏清溪自谢玉珩怀里退出来,捧着铜牌,定定瞧着谢玉珩。

最后谢玉珩还是没同意,让人将苏清溪送回自己的院子去。

缩减了丞相府大半的开支,又裁了不少府里的下人,只留下贴身伺候的人。

能变卖的也都变卖了,才算是勉强凑够银子,给公主府送去。

谢老夫人知道此事,气得够呛,火急火燎赶来找谢玉珩,却是扑了个空。

殷吉瞧着气冲冲的老夫人,有些害怕。

“老夫人,户部司的董大人邀请大人去天香楼了。”

“临走前,大人特意嘱咐,把他身边伺候的人都送到您院子里去了,定不会叫您委屈的。”

谢老夫人插着腰,气得胸口起伏不定。

这哪里是什么下人的事儿,凭什么将丞相府的银子送去公主府?

沈昭璃那么多银子,她还缺这一点儿吗?

“等他回来,便让他来见我!”

言罢,谢老夫人气冲冲离开,在屋子坐着,怎么也觉得咽不下这口气。

身边新来伺候的春妈妈替谢老夫人顺着气儿,出了个主意。

“您若是在府里待得不舒服,何不去外头找乐子呢?”春妈妈笑眯眯的。

春妈妈本是谢玉珩入朝为官后,送银子给谢老夫人,让她寻个伺候自己的人时,在乡下找的。

人做事麻利,要价还不高。

谢老夫人就把人留下了。

后来谢玉珩官拜丞相,在玉京城里有了大宅子,把谢老夫人从乡野里接出来,这春妈妈便也跟着来了玉京。

只是先头有公主府的下人在丞相府里待着,谢老夫人身边根本用不上她。

春妈妈便被打发去做了杂役活儿。

而今谢老夫人身边没人伺候了,春妈妈便又被重新调了回来。

谢老夫人气儿不打一处来:“府里的银子,都让他送去公主府了,哪儿还有银子让我出去玩?”

春妈妈替谢老夫人按着肩膀,笑呵呵的。

“奴婢身份低微,之前虽不能在老夫人身边伺候,但却一首关注着老夫人的。”

“您这样的身份,随便去哪儿那不都得是旁人捧着您?谁还敢怠慢了您不成? ”

“再说了,奴婢可都听说了,长乐公主给了您不少的孝敬呢。”

谢老夫人瞪春妈妈一眼。

“主子私库的事儿,也是你能打听的?”

长乐公主平日里是没少给她送银子。

起初到玉京来的时候,她哪儿见过如此繁华的地界儿。

便是自家儿子的宅子,她住着都不安心。

更不要说

花银子了,那是什么也不敢买,生怕做错了事情,给儿子丢脸。

长乐公主便隔三岔五带着她出去玩儿。

什么新衣服,新首饰,凡是她老婆子没吃过没见过的,通通玩了个遍。

现下这玉京城里,那个地方的东家认不得她谢老夫人?

她敢说,光凭见识她比那些个出身高贵的夫人们,一点儿也不差。

春妈妈连连点头:“老夫人说得是,是奴婢多嘴了。”

瞧春妈妈态度恭敬,谢老夫人心中受用,语气缓和几分。

“不过你说得也有道理,在府里受了这些日子的气,也该好好出去放松放松了。”

春妈妈眼神一亮,她可是见过谢老夫人每次出去,回来都是带着许多东西的,下人们都拿不下。

“老夫人出去,身边怎么能少了伺候的人,您看把奴婢带上可好?”

“定给您伺候的妥妥当当的。”

谢老夫人瞧春妈妈一眼,在丞相府里做了几年,倒也不像过去那般黑了。

“带着就带着吧。”

话音才落,门房便气喘吁吁跑来通报。

“老夫人,外头来了一大家子人,说是您的娘家妹妹,收到您的信,特地来看您的。”

谢老夫人面色微变,垂了下手。

她怎么忘了这茬事儿了。

谢老夫人娘家在当地算不上是富户,却也比一般人家过的好些。

父亲开了家包子铺,养着三个孩子。

谢老夫人是头生的,底下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这二妹自小便和谢老夫人过不去,二人攀比了一辈子的。

她在信里将丞相府说得花一般好,这要是让她那妹妹看到府里如今的样子,岂不是要笑掉大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