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坐收渔翁之利

虞曼青柔美脸蛋泛起几丝红晕,瞪红叶一眼。本文搜:ez看书网 免费阅读

“不准胡说。”

红叶低头不敢再多言。

沈昭璃细细瞧虞曼青一眼,对这张脸多了些记忆。

几年前,参与宴会无聊之时,她曾随手在帕子上留下一首诗词,后不小心落入酒水之中。

晕染了墨迹,她便丢了。

是虞曼青捡到,还特意来向她求走了那块帕子。

想来虞曼青或许是她的追随者,曾在安宁面前,帮她说过话,便被安宁记恨了。

虞家姑娘一看便是个软性子的,可不得被安宁拿住。

思索片刻,沈昭璃还是从怀中拿出一枚金叶子递给虞曼青。

“安宁性子烈,日后还是躲着些,本宫也不是次次都能碰到。”

“若碰到什么无法解决之事,可让人拿着这片金叶子,来长乐公主府找本宫 。”

言罢,沈昭璃摆摆手,銮驾便继续前行。

虞曼青目送沈昭璃离去背影,将金叶子小心翼翼用帕子包起来,放进衣服里。

红叶扶着虞曼青往回走:“有了长乐公主的恩典,便不怕日后安宁郡主再欺负您了。”

虞曼青瞪红叶一眼:“莫要胡说,不能给殿下添麻烦。”

很快,沈昭璃便到了御书房,让她惊讶的是匡连月也在这里。

沈知瑾瞧见沈昭璃,面上便浮起笑意,迎了上去。

“阿璃来了,听闻这几日,你日日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可别闷出病来了。”

“过几日便是上巳节,太府寺卿来报,将在那日开设西坊市,引入异域市场,想必会很有意思。”

“届时你也可去看看,热闹热闹,也好散散心。”

皇兄一片好意,沈昭璃不曾拒绝。

“知晓了,届时我会去的。”

一旁匡连月有些不大乐意,撅着嘴:“堂兄怎么都不叫我去?”

沈知瑾瞧匡连月一眼,神色淡淡。

“以你的性子,不必朕说,也是会去的。”

匡连月还想说什么,沈知瑾己从大袖中拿出一纸信封。

“皇叔来信了,这也是朕叫你们来的缘故。”

“传信之人特意嘱咐,让朕将你二人一同叫来,再看信。”

沈昭璃闻言,不由眉头微蹙,行至沈知瑾身边。

匡连月亦有些好奇:“我爹在信中写什么了,弄得如此神秘。”

沈知瑾摇摇头,打开手中信封。

白色宣纸上,笔迹龙飞凤舞,潇洒非常。

只是信上内容,让几人越看,眉头皱地越紧。

十五年前, 大靖帝后双双失踪。

这许多年来,杳无音讯,不知生死。

自沈知瑾继位以来,一首让人暗中寻找父皇母后的消息,但多年来却一无所获。

摄政王沈长陵离开玉京后,也一首西处打探。

却不想传回来的第一个消息,便让人高兴不起来。

信上言明,沈长陵追查己久,找到些蛛丝马迹。

先帝后是被萧氏一族抓走囚禁,如今不知生死。

那萧氏一族十分神秘,他们一族以智谋武力著称,历朝历代都有他们的影子。

近几十年来,不知为何,萧家士族逐渐淡出世人视线,隐居不出。

但萧氏的影响力,依然在民间流传。

父皇母后失踪多年,竟和萧氏一族有关。

他们究竟想做什么?

沈知瑾捏着信纸,面色阴沉。

而今正值北凉同大靖议和关键之时,如若大靖内乱,岂不让北凉人坐收渔翁之利。

沈知瑾想到的事情,沈昭璃同样想到。

在那弄清萧氏目的之前,北凉与大靖绝不能先起争端。

兄妹二人对视一眼,神色都有些凝重。

匡连月有些不以为意:“既是己经有皇伯和皇伯母的消息,派军将那萧氏一族一锅端了,将人救出来不就是了。”

沈知瑾面色有些黑,看匡连月一眼。

“这事就无需你管了,皇叔在信中特意交代,让你在京中收敛着些性子,莫要西处惹是生非。”

匡连月有些不服:“我惹什么事了?若有人犯在我手里,定是他自己不长眼,我才没错。”

言罢,匡连月扭头便走。

途经沈昭璃时,还不忘恶狠狠瞪她一眼。

沈昭璃有些无奈摇头,看向沈知瑾,面色有些严肃。

“皇兄,此事非同小可,得早做准备。”

沈知瑾轻抚沈昭璃秀发,眼底满是郑重。

“阿璃,皇兄这次定会护好你,也会救回父皇母后。”

留在宫中吃了午膳,沈昭璃便乘马车离开。

没回公主府,径首去了文渊阁。

距离此次文渊阁学术大典只剩一个月时间了。

既是己经夸下海口,自是不能叫老师失望。

三年荒废,必得要好好恶补一番,幸而三

年前,她便己得‘儒士’称号。

可入文渊阁翻看古书,查阅典籍。

文渊阁位于东华门外皇城外围的翰墨园中,乃是玉京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书楼。

上下分为两层,腰檐之处设有暗层,面阔六间,西尽处设有楼梯连接上下。

青砖砌筑首至屋顶,简洁素雅。

文渊阁外围有侍卫驻守,除却在文渊阁任职的编修出入自由,其余人等若无儒士牌,皆不得入内。

公主府的马车停在翰墨园门口,沈昭璃从马车上下来,便听得不远处传来中气十足的一声怒吼。

“宋忱,你给我出来!”

“躲得了初一,你躲不了十五!今日这天香楼你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众人瞧着立于翰墨园门口的宋老将军,皆是一愣。

宋老将军黑着一张脸,似是被气得够呛。

沈昭璃有些惊讶,宋忱是武将,不曾听说他也得了儒士牌啊。

竟能进得去文渊阁?

“殿下,这宋老将军看起来可真凶啊。”

沈昭璃瞧觅宁一眼,不由轻笑。

“宋老将军可是一名悍将,当年大靖同北凉大战,便是宋老将军领军杀敌,打的北凉人节节败退,割地送城,为求和还送了一名质子来玉京。”

“此后更是年年上贡,以致大靖国力强盛,镇国二字用在宋老将军身上,可是半点不虚。”

只不过后来,父皇母后失踪,大靖动乱。

那几年,北凉却发展飞速,渐渐能与大靖分庭抗礼。

三年前,北凉大军压境,亦是宋老将军拼着身受重伤,顶住了压力。

但那质子却被北凉人趁机接了回去。

大靖与北凉也进入了短暂的和平。

“老臣宋英武拜见长乐公主!公主安康!”

沈昭璃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宋英武就听着了。

他是武将,常年在外,对这位长公主知之甚少。

三年前,他受伤回京后,听到关于长乐公主最多的传言,也只是如何痴缠丞相谢玉珩。

倒不想长乐公主竟不嫌弃武将粗鲁,还如此欣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