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雪湖畔一只猹 作品

第四十三章 物资多到放不下

陈友华歇斯底里地叫嚣:“你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你居然敢找人打我们?”

“你爸在的时候,从没有提过一句要钱的话,你倒好,你真是长本事了,竟然还敢打人!”

“你要是不把那些钱吐出来,这事就没完!”

闫律师拦在他面前,皱着眉头道:

“警察同志,这几位刚才的行为已经构成敲诈勒索了,有关借款的问题,我的当事人有借据,起诉法院收回欠款,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大伯陈启明怒斥道:“你找人打我,还要起诉我们?”

“这件事不会这么算了,你进去劳动改造前,把所有钱交出来,让你堂哥给你保管!”

小叔陈友华不同意:“凭什么给陈凯保管?”

“就凭我是大哥!”

“不行,我不同意!”

两人争论不休时,警察也带着打人的打手来到了警局里。

陈伟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陈伟,走几人身边经过时,没有看他一眼。

陈伟录完口供后,就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等待。

两个小时后,警察给事情定了性,打手和陈家人互殴,是因为陈家人在外面欠了高利贷,那些打手是来讨债的,和陈伟没有直接联系。

之前他们之间也起过一些争执,但都没有闹到这种地步。

听到这里,原本还在警局里嚣张跋扈,叫嚣着让陈伟进去坐牢的陈家人

全部都不说话了!

这次打人的原来是他们的债主。

事情查清楚后,陈家人全部被留下进行批评教育。

打人的赔偿了陈家人的医药费,随后就放了。

陈伟看着打手们全都走后,对律师说:“帮我把屁股擦干净,我不希望网上再有那些莫名其妙的言论了。”

闫律师点头,“好,我来安排”

“警局方面最好的出一个通告,还原事情的真相。”

“好的,事情交给我去办!”

虽然这件事让他对闫律师有些不满意,但是后续事情依然交给了他。

他刚走出警察局,守在门口的媒体就蜂拥而上,把他堵在了门口,对着他大拍特拍。

“请问陈先生,关于你叔伯的指控,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你为什么要对他们赶尽杀绝呢?他们到底做了什么,惹你如此厌烦?”

“关于你父亲给他们留下的大笔财富,你真要收回吗?促使你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

“你是否独吞了家族的财产,没有分给亲人?”

陈伟落落大方道:“事情真相如何,大家可以留意网上动态。”

说完之后,陈伟硬挤了出去,记者们还不死心。

“陈先生,请说一句吧!”

“您和亲人关系不和,是因为遗产的问题吗?”

陈伟黑着脸,挤到车旁。

没过一会儿,派出所的民警就出来维持秩序,记者也不敢在警局门口堵人,只能放他离开。

回去的路上,陈伟忍不住一肚子火,一大早的时间全都浪费在这了。

运送马料的司机已经在小区门口等了一阵子了,陈伟不在,保安一直不肯放行。

等陈伟珊珊来迟地赶到时,司机黑着脸把货卸完就开着车走了。

司机走后,陈伟进入仓库。

看着满满的货物,他心情好了几分。

给凤双双投递了一张纸条,让她准备收马料。

一共四百吨马料。

恰好,纺织厂销售主任的油布,帆布,素色布料也已经送到。

一共四十吨,这单交易完成后,纺织厂那边的订单就全部结束了。

由于陈伟购买量大,纺织厂已经从倒闭的边缘,恢复了正常盈利。

老板也不想着卖厂了,光光是这短短的一段时间内,陈伟就让他大赚了几百万。

他可舍不得失去陈伟这个大顾客。

“陈先生,您还需要什么?”

不用他问,陈伟还真有需求。

拒北城所在的位置,白天热,晚上冷,昼夜温差极大。

士兵都是住在帐篷里,薄薄的一层帐篷,晚上的时候极冷。

甚至有的人连帐篷都没有,他们睡在稻草上,连个床都没有,冬天经常会冻死几个人。

他开口问厂长,“150x200的棉被能做吗?还有毛毯,厚实一点。”

厂长喜出望外,“当然能做,只要您有需要,我们都可以做的!”

“好,棉被和毛毯先各来十万条吧。”

“另外再订购一批军大衣,十月份之前给我就行,二十万件!”

厂长嘴都快笑歪了,这一下秋天的订单也有着落了。

“好的好的,不过这些厂里还没做过,我要先回厂里商量一下,再给您报价,您放心,一定是市面上最低的价格!”

“好的”

送走厂长后,陈伟关上仓库的大门,把东西一起传送了过去。

因为物资太多,拒北城已经没有多余的仓库装马料。

虽然奖励士兵搬走许多大米和面粉。

可是这段时间陈伟送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装不下。

根本装不下!

凤双双只能叫段江和黄阳暂时用油布遮盖。

凤双双吩咐段江,“找人继续挖坑,油布铺在沙里,放马料后盖上。”

段江点头,只是这么多的东西,得挖多大的坑啊!

投靠而来的源人,之前已经挖了一个大坑,全部用来放蔬菜了。

马料落完后,又是无数匹布料从天而降。

是油布和厚重的帆布。

数量很多,各有两百匹。

凤双双看着油布帆布,想到很多士兵们都没有帐篷。

他把苗宇和张起喊来。

“把油布和帆布分发下去,百夫长去领钢管,把帐篷搭起来,那些坏的差的直接拆掉重建!”

苗宇听言,万分高兴。

他是凤家军的老兵,跟随凤之淳多年!

先帝走后,凤家军被皇帝猜忌,各种资源都是最差的。

新参军的小兵,甚至连军饷都不能按时发放。

之前天降大旱,田地种不了粮食,凤双双奖励大米面粉,对于他们来讲就是最好的奖励。

如今不缺吃的,住就成为了士兵们追求的一项,如今天气热还好,等稍微晚一些,天气凉下来,冻死人是常有的事。

若是有帐篷,起码能让人有个可以挡风的地方。

苗宇和张起马上通知百夫长来领取物资。

剩下的士兵去领钢管,搭帐篷!

帆布油布刚被领完,接着掉落素色的布料。

又是大几百匹!

凤双双叫章海鹏送去蓝江府上。

随后打开装马料地袋子,满满的青草芬香扑鼻而来。

粗料是半干青苗,苜蓿草,加上麦麸搅拌而成。

放在没有干旱以前,就算是京城达官贵人养马,都不会给吃这么好的草料。

她对段江道:“先送一批到马厩去。”

段江看见这么多的马料,忍不住上手摸了几把。

青草的味道

他已经忘了有多久没有闻到青草味了!

自此拒北城干旱以来,所有草木枯死,四周不是焦黄就是赤红。

他忍不住捧起一把,放在鼻尖深深地闻了闻。

仿佛已经能想到,这四千匹马,不出两个月一定被养得膘肥体壮。

他吹了个口哨。

“兄弟们,搬马料了!”

他手下的士兵,如今都换了新衣,穿了布鞋。

个个都长肉了,精神抖擞地来帮忙搬马料。

有个小兄弟忍不住,打开精料的袋子。

哇~

玉米面,豆粕,麦麸,盐砖

马吃得比人还好。

段江笑着踢了那小兵一脚,催他们赶紧搬货!

人多,四百吨的马料很快搬完。

安排妥当之后,凤双双骑上马回到将军府。

何欢胡彪见她回来,连忙迎了上去,想要打个招呼。

凤双双摆手,对他们说:“关门,守在院子外。”

他们愣了愣,乖乖听从凤双双的话。

把大门关上,站在院子外守门。

不一会儿,院子里传来各种哔哩啪啦的响声,像是金属碰撞的声音。

何欢几人面面相觑。

管家张叔听说凤双双回府,也从粥棚赶了回来。

现在排队领粥的百姓,只有寥寥几百人了。

都是家里没有劳动力,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的家庭。

他们没有收入来源,只能每日到将军府领救济粮,不过好在如今的救济粮比起之前已经好了不少,用来维持生计绰绰有余。

他们知道自己领到的东西已经完全超过了救济粮的范畴,于是都主动帮忙捡些柴火,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群五六岁的孩子,推着三轮车,帮忙运送水和物资。

张叔心善,前前后后已经收养了三十来个孤儿。

这些孩子目前都住在将军府,十个孩子住一个屋。

凤双双在将军府留下一个平板和太阳能充电器,还有太阳能灯。

孩子们每天都会上课,平板里有陈伟下载好的老师讲课的视频。

何欢和孙彪有时也会跟着一起学习。

这些天,因为战事紧张,凤双双一直没有回将军府。

她今天突然回来,孩子们都聚在门外,想要见一见大将军。

他们被张叔收养,将军还没有点头同意。

何欢两人也是,凤双双没点头,他们住在将军府内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住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