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军情抵达长安
“谁知道呢!”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长安城的百姓们站在街边,交头接耳。
此时,皇宫内的早朝还未结束。
雕梁画栋的太极殿里,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正就着朝中事务争论不休。
那名传令小兵一路狂奔,穿过层层宫门,径首朝着朝堂冲去。
“报!”一声嘹亮的呼喊在大殿内响起,瞬间让原本喧闹的朝堂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这名小兵。
小兵快步上前,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地禀报道:“禀陛下,松州城大胜,吐蕃军大败而退!”
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一旁的张翰立刻上前,接过传令小兵手中的奏折。
这是王玄策在援军抵达松州后,详细记录的一系列作战行动,另外还对后续的行动计划做了详尽的描述。
李世民迫不及待地接过张翰递来的奏折,双手微微颤抖着打开,逐字逐句地仔细翻阅起来。
“好啊!好!吐蕃军不过如此,纪王的府兵,不到两千人冲杀进吐蕃攻城先锋部队,一轮冲杀便让攻城部队溃不成军!”
李世民一边读,一边忍不住出声赞叹。
“松州众将士见援军己到,开城率军里应外合,一举击溃吐蕃的攻城先锋部队!”
李世民继续读着,脸上的笑意愈发明显:
“另外,侯君集率大军绕吐蕃营地后方佯装进逼,便将吐蕃中军吓得弃营逃走!”
“好!朕要记纪王一大功!”李世民将奏折重重地拍在龙案上,声音激昂。
这时,房玄龄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下官以为,此计甚妙,纪王府兵固然勇猛!
但经此一战便击退了吐蕃来犯之敌,下官认为,也要记行军大总管侯君集一大功啊!”
魏征也赶忙上前,附和道:
“陛下,臣以为松州大都督韩威,在坚守松州防务时恪尽职守,并配合里应外合,也应嘉奖!”
“臣附议!”杜如晦等重臣纷纷上前,异口同声地说道。
“嗯,朕定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
李世民欣慰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然而,李世民奏折还没看完,继续往后翻阅时,突然发出了一声“嗯?”紧接着,他仰头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众爱卿怕是要失望咯!”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一头雾水。李世民将奏折交给张翰,吩咐道:“念!”
“是!”张翰恭敬地接过奏折,清了清嗓子,念道:
“下一步作战计划采用袭扰断粮策略:小股先锋部队轻装快马首达草原,实施牧草焦土计划!
待大军将吐蕃大军逼退至若尔盖草原,吐蕃大军没有草料喂养马匹,只能沿河边扎营取水!”
“我军趁夜色,待看到炊烟升起便发动夜间突袭,夜色掩护,焦土是最好的屏障!
营造大军突袭营地的假象!趁夜色不断袭扰吐蕃大军!”
张翰将后续的计划,一字一句地念给众人听,朝堂上的气氛也随着他的朗读,变得愈发凝重。
只见计划的末尾,张翰提高音量,念道:
“纪王称此次出征战役为草原游击战,主要贯彻: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落实!”
这话一落,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武将们平日里钻研兵法,自然深知一套精妙兵法的珍贵程度。
听到这十六字真言,他们就像嗅到血腥味的狼,内心激动难平,就连侯君集这般沉稳的将领,身子也忍不住微微颤抖。
“陛下,这真的是纪王殿下的计划?”李靖率先出列,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与急切。
他身为大唐军神,一生征战无数,对军事谋略有着极高的敏感度,此刻听闻这十六字,内心的震撼难以言表。
“哈哈哈哈,我们的军神李靖也坐不住了!”程咬金粗犷的笑声瞬间响起,那笑声在朝堂内回荡。
可刚笑完,他就意识到场合不对,赶忙捂住嘴,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眼神西处张望,生怕被人责怪。
“哈哈哈!恭喜陛下,我大唐又出了新一代军神!”尉迟敬德满脸兴奋,率先弯腰行礼,声音洪亮。
他望向龙椅上的李世民,眼神中满是激动与欣喜。
台上的李承乾目睹这一幕,惊得合不拢嘴,目光呆滞。
“十弟?军神!”
他在心中反复呢喃,实在难以将那个平日里嬉笑玩闹、只顾赚钱的弟弟,与如今众人赞誉的军神联系在一起。
他的双脚像被钉住一般,呆愣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陛下,下官自认年老体衰,特请陛下批准下官辞官!”李靖神色凝重,再次向李世民请辞。
朝堂上瞬间一片哗然,众人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
“嗯?爱卿的战功赫赫,怎么还要请辞,难不成真怕了一个小小孩童?”
李世民微微皱眉,目光中
带着一丝调侃,试图用激将法挽留李靖。
在他心中,李靖是大唐不可或缺的栋梁。
“陛下,臣写了一本《卫公兵法》,如今看到纪王殿下的谋略,臣这兵法实在有些班门弄斧了!
还望陛下批准,臣想要到纪王府的府兵营好好学习一阵!”
李靖神色诚恳,眼中满是对新知识的渴望。
这十六字真言一出,身为军神的李靖,立刻意识到其价值。
这寥寥十六字,蕴含着无尽的军事智慧,也清楚地让李靖看到了自己与纪王在谋略上的差距。
为了提升自己的军事才能,李靖决定放下身段,前往纪王府的府兵营,学习那里的训练方法和日常教学,弥补自己的不足。
“哈哈哈,爱卿这是怕带职去纪王府再有闲话传出吧!”李世民何等聪慧,一下子就看穿了李靖的顾虑,笑着问道。
“额,呵呵!实不相瞒,确实!”李靖挠了挠头,坦率地承认。
这便牵扯到上一次的事。李慎听闻李靖生病要辞官,便前往其府上献药。
这本是一片好意,却引来了一些流言蜚语。李靖为了自证清白,主动请缨攻打吐谷浑。
如今,他不想再因身份问题,给纪王府和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才决定辞官前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