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占便宜

温暖的阳光透过崇文馆的雕花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古色古香的空间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祥和。

孔颖达、李慎和李世民三人正围坐一处,热烈地讨论着那套新奇的拼音体系。

“有,比方说一个声母b(波)加上一个韵母a(啊)=两个连起来就读爸~”

孔颖达微微前倾着身子,神色专注,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还特意放慢了语速。

力求让李世民能完全理解这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巨大智慧的拼读规则。

“b波+a啊=爸”李世民眉头轻皱,全神贯注地跟着学了起来,嘴里念念有词。

像是要把这奇妙的组合深深印刻在脑海里。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诶,对咯!还是父皇聪颖!”李慎在一旁适时地夸赞道,脸上挂着占了便宜后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几分俏皮,又透着对李世民的亲近。

他心里清楚,李世民聪慧过人,一点就通,这般夸赞既是真心,也带着点讨好的意味。

“老夫惭愧啊!纪王多次教导都没有理解其中深意!”孔颖达满脸羞愧,微微低下头,自责地说道。

他的眼神中满是懊恼,似乎在为自己的迟钝而感到愧疚。

身为一代大儒,竟在这看似简单的学问上花费了如此多的时间才领悟,这让他觉得有些无地自容。

李世民听闻,心中也不禁惊叹。

他暗自思忖,这看似简单的声母韵母组合,竟能创造出一套全新的识字发音体系,如此奇妙的作用,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这一瞬间,他对李慎的奇思妙想又多了几分怀疑。

“这也是你在梦里学的?”李世民转头看向李慎,略带调侃地问道。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戏谑的光芒,显然对李慎那所谓“梦里所学”的说法感到十分不信。

“嘿嘿~父皇明察,现在都学会抢答了!”李慎笑嘻嘻地回应,脸上带着一丝狡黠。

他知道李世民不会真的追究这些知识的来源,这般轻松的调侃,反而让气氛更加融洽。

“哼~少跟朕油嘴滑舌!”李世民佯装生气,瞪了李慎一眼,不过那眼神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宠溺。

他太了解这个儿子了,聪明机灵,总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孔颖达现在编撰的怎么样了!”李世民再次将目光转向孔颖达,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深知这本词典对于大唐文化传承和百姓启蒙的重要性,所以格外关心编撰的进度。

“回陛下,老夫现在正在按照纪王的方法,把声母韵母按顺序排列组成顺序后,开始完善每个字的注释。”

孔颖达连忙回答,他站起身来,恭敬地垂手而立,

“最后根据纪王教的额,叫啊罗比数字,拼音相对应的页码!”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既因为紧张,也因为对这份工作的重视。

“是阿拉伯数字!”李慎在一旁小声提醒道,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他知道孔颖达对这些新鲜事物还不太熟悉,所以并不介意适时地给予帮助。

“额,是阿拉伯数字!”孔颖达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头,赶忙纠正。

他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为自己的口误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何为阿拉伯数字!”李世民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他向前探了探身子,目光紧紧盯着孔颖达,期待着他的解释。

只见孔颖达又是一阵手忙脚乱地扒拉,在那堆积如山的文稿中翻找着。

纸张的摩挲声在房间里响起,不一会儿,他终于在众多纸张中找到一张写有阿拉伯数字的纸张,双手小心翼翼地递给李世民。

只见上面写着 1 - 10,10 - 20等一首写到了 1000。

“跟我们用的数字差不多,这个很好理解。1+1等于 2,第一张就是 1,第二张便是 2,方便学子按照数字找到对应的音读字!”

孔颖达耐心地解释着,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纸上的数字,生怕李世民不明白。

“嗯~纪王,朕很好奇,这些难道真的是你梦里学来的?”李世民再次看向李慎,目光中满是探寻。

他还是对李慎知识的来源充满了疑惑,虽然他并不打算深究,但这份好奇却始终萦绕在心头。

“哎~父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寒门学子有这本书以后,无需私塾便可通读西书五经!”

李慎一脸认真地说道,表情变得严肃而庄重,

“寒门开智的成本只需这一本书!”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憧憬,似乎己经看到了大唐百姓因为这本词典而开启智慧之门的美好景象。

“是啊!那你这所谓的声母韵母,又该如何教导!”

李世民微微点头,认可了李慎的说法,随即又抛出一个问题。

他深知,再好的学问,如果无法普及,那也只是空中楼阁。

“是啊,纪王,这声母韵母,如何让百姓们知道啊!”孔颖达也附和道,脸上满是担忧。

他作为学问的传承者,自然明白推广的难度。

“嘿嘿~这个是所有问题中最简单的。”只见李慎笑呵呵地说道,脸上洋溢着自信。

他早己成竹在胸,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充满了信心。

“按照词典声母韵母的顺序编童谣,只要大唐上下孩子们会传唱了,大人自然也就学会了!”

李慎的声音充满了感染力。

孔颖达听到李慎的话后仿佛己经看到了大唐的大街小巷,孩子们欢快地传唱着拼音童谣的场景。

“妙啊,妙啊,纪王殿下这可是个功在千秋的大造化啊!”孔颖达激动地拍手称赞,眼中满是敬佩。

他深知,李慎的这个主意一旦实施,将对大唐的文化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臣,替天下学子先谢过纪王殿下的开智点拨!”孔颖达说着,双膝跪地,郑重地向李慎行礼。

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刻,他对李慎的敬佩达到了顶点。

“好,传朕口谕,孔颖达专注编撰词典,其他事交给其他人去做吧!赏孔颖达锦缎、刺绣百匹!”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大声宣布道。

“臣谢陛下!谢纪王!”孔颖达连忙跪地谢恩,脸上满是感激之情。

他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能参与这样一项伟大的工程,还得到皇帝的赏赐和认可,这将是他一生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