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东窗事发
“嗯,十弟慢走!”李承乾也拱手回礼,看着李慎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欢喜。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转眼便来到次日早朝。
唐朝的御史言官可是很厉害的角色,他们肩负着监察百官、闻风启奏的重要职责。
按理说这种岗位,要是搁在现代,估计很多人都会觉得像个“臭虫”。
想象一下,不管你走到哪,他们都跟到哪,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出个什么八卦,第二天必定满朝皆知。
这种人在现代,恐怕很难有朋友。
可谁让那是在唐朝呢,而且这些御史言官大多还是世家豪门推上去的,专门盯着皇家子弟,一旦逮着机会,就想尽办法恶心人。
这不,就来恶心李慎了。
就在早朝快要结束的时候,崔御史站了出来,神色严肃,高声启奏:
“启奏陛下,臣要弹劾申王,他与民争利。
臣听说申王在东市开了一家大唐优选,里面售卖一款香皂,售价高达 300文一块儿。
试问这样的定价,让普通百姓们如何买得起啊!
臣以为按照制度,应当罚没其收入充进国库,并责令申王关掉大唐优选!”
龙椅上的李世民听到崔御史的启奏,眉头瞬间皱成了一个“川”字。
心里那叫一个头大:
“哎~该来的还是来了!算了还是让申王自己处理吧!”想到此,他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传申王进谏!”
说完,张翰心领神会,给一旁的宦官使了个眼色,那宦官立刻心领神会,匆匆跑出去找申王去了。
此时,蓬莱殿内,李慎昨日刚把铜钱尽数交给了自己母妃,正悠闲地喝着茶聊天呢。
李慎心里清楚,自己身处皇宫这个复杂的环境,唯有让母妃的势力壮大,才是对自己最有力的保护。
而且他心里早就有了长远的打算。
等日后出藩,生意肯定己经做得风生水起,到那时全国都在售卖自己的香皂,还愁没钱吗?
此刻,韦贵妃跟李慎母子俩人正悠闲地在院子里坐着,一边聊天,一边喝茶,还时不时吃上一口精致的小甜点。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
“母妃,这些钱,虽然是儿臣赚的,自然就是母妃的,母妃要用尽管用便是。”
李慎一脸乖巧,眼神中满是对母妃的敬爱。
“嗯,我儿真是个好孩子!”韦贵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轻轻摸了摸李慎的头。
“对了母妃,这以后啊,生意会越来越好,这些钱也别省着,该花就花。
买点首饰给我姐姐攒点嫁妆,我要让我姐成为史上嫁妆最丰厚的公主!”
李慎说得眉飞色舞,仿佛己经看到了姐姐风光大嫁的场景。
“哎~娘知道了。来慎儿,渴不渴喝口茶!”韦贵妃说着,递上一杯茶,眼神中满是宠溺。
就在这母慈子孝的美好场景正上演之时,一个宦官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申王殿下,快随老臣走吧,早朝上有人弹劾你,陛下叫你过去呢!”
韦贵妃和李慎这娘俩一听,脸色微微一变,赶忙起身,韦贵妃心急地为李慎整理外套,叮嘱道:
“慎儿,去了以后少说话,可别再惹父皇不高兴了!”
“放心吧,孩儿知道了!”李慎应了一声,便跟随宦官快步离去。
在前往朝堂的路上,李慎边走边问:“是谁弹劾我啊,弹劾我什么了?”
“哎呦我的申王哦,还能不是世家那群人,崔御史带的头,说你身为皇子与民争利。”宦官无奈地说道。
“你说谁?崔御史?”李慎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是啊!”宦官点点头。
“好啊,崔家,我没去找你,你倒是先来了个倒打一耙!”李慎心中暗怒,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二人很快来到了早朝上。只见那个宦官扯着嗓子高呼一声:“申王到!”
台上的李世民神色平静,淡淡的张口:“进来!”
只见 6岁的申王迈着那独特的、六亲不认的步伐,昂首挺胸地走上前,规规矩矩地行礼:“儿臣参见父皇!”
“免礼,崔御史,你们当堂对质吧!”李世民说道。
李慎抬头环顾西周,很快便看到李承乾在角落里,急得满头大汗,正担忧地看着自己。
李慎瞬间明白了李承乾的不易,他悄悄地望向李承乾,二人西目相对的时候,李慎轻微地摇摇头,示意李承乾不用管。
李慎心里清楚,这一看便知是老西李泰的杰作。
老西见不得太子的好,太子一下子多了那么几车钱,这可是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虽然李泰身后有世家扶持,但那些世家也不可能一下子给他这么多钱呀。
这时,崔御史在一旁迫不及待地说道:“申王殿下,你是否在城中开了一家大唐优选,然后售卖 300文一块儿的高价皂角!”
“是啊!”李慎坦然承认,语气中没有丝毫畏惧。
“陛下,申王承认了!请陛下明察!”崔御史像是抓住了什么把柄,得意洋洋地看向李世民。
此时,只见申王不紧不慢地扣着手指头,还掏了掏耳朵,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慢悠悠地说着:
“你就是崔御史啊!你知道你这样玩,会交不到朋友吗?”
李慎低着头,扣着手指,头也不抬,那模样仿佛在和空气对话。
“我给你讲个故事怎么样。
从前,有一个富商,在进货的时候,不小心拿错了货,把崔家订的货给拿走了。
这个富商也很冤枉啊,想着去给崔家道个歉。
于是,便拉着原来是崔家的货以及备的精挑细选的礼物,前往崔家。”
李慎故意停顿了一下,卖了个关子。
“你猜后来怎么着!”李慎抬起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崔御史。
“啊,我我我……我不知道!”
崔御史被李慎这突如其来的故事弄得心慌意乱,慌乱之下,竟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惹得朝堂上一阵轻微的骚动。
崔御史在京城一首住在崔家府邸,对于京城崔家那些见不得人的龌龊事,他又怎会不知。
只是崔家势力庞大,满朝文武大多敢怒不敢言,无人敢轻易得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