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禅心墨客 作品

第112章 安排全村义诊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安排全村义诊

赵宁远皱眉没有表态,但神情有些松动。

苏广春连忙说道:“这位小兄弟说得有道理,师父,由您老人家盯着,徒弟我也不会走错路。”

赵宁远瞪了他一眼:“我这么大年龄,只想安享晚年,哪有那么多精力再教徒弟。”

苏广春的医术确实非常不错,可论起说服人的本事,那就等同于没有。

他再次求救地看向顾川。

顾川越发觉得好笑,真想把这场面录下来,等以后苏广春成为国手,若是再敢在自己面前板脸,他就把这段视频放出去。

顾川心中想着,口中却说道:“赵老你那么大年龄,确实该好好休息。这费心劳力的事就该交给其他人去干。”

“你不是还有好几个徒弟吗?把他们都叫回来,到时候你只需要盯着就行,师徒通力合作,事情一定能办得漂漂亮亮的。”

苏广春的眼睛发亮。

他其实一直都想把师弟们叫回来,但许多师弟的想法跟师父一样,都很看不起他同时研究西医的行为,经常对他冷嘲热讽。

如今顾川的提议,当真是一石二鸟,同时解决了几个问题。

赵宁远并不是冷心冷肺,只是当年被批 斗怕了,担心又出现问题,所以才跟徒弟们断开关系,从来都不敢主动联系他们。

他虽然心动,脸上却依旧满是犹豫:“不成,这事太危险了。”

现在分开,可以保全徒弟们的性命。

如果聚在一起,再来一次批 斗,大家都逃不掉。

顾川说道:“时代已经不一样了。您没有试过又怎么知道不行?你可以写信给徒弟们问问他们的想法,把选择权交给他们。”

苏广春马上接话,“师父,我混了那么久,如今在医界也算小有身份。”

“只要师弟们回来,我马上就能单独开一个部门,让你们专门做研究,而且你们只负责研究,真有什么事,也是我一个人担着,绝对不会连累到你们。”

赵宁远气得甩手在苏广春脑袋上拍了一下,“说什么蠢话?一门师兄弟,哪有连累不连累的。”

苏广春五十出头,被师父赵宁远当众拍了一下,不仅没生气,眼眶反而有些发红。

这一巴掌仿佛把他们之间二十多年的隔阂全给拍没了。

他就好像又回到了幼年,跟在师父身边学医的日子。

赵宁远见他的样子,口中嘟囔道:“没出息,以你的性子任由你胡来,肯定得出事。我活不了几年了,确实得叫几个人来管管你。”

赵宁远训斥着,但语气中却带着一丝关切。

“师父,你的身体怎么了?我给你瞧瞧。”苏广春着急。

赵宁远摆了摆手:“年龄大了,就会有些老 毛病,入门第一课就跟你们讲过,生老病死,世间常态,咱们做大夫的,更应该看得开。”

他让开路,背着双手进门,淡淡说道:“得了,拎着东西进来吧,别在门口给人家看笑话。”

苏广春大喜过望,今天终于得到了师父的原谅。

他一边捡东西一边向顾川表示感谢:“今天多亏了你,居然只用几句话就说服了师父,年轻人的脑子就是好使。”

顾川帮他一起收拾,笑着回答:“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已。赵老并不是看不清楚,就是一时间没转过弯来。”

苏广春却不那么想,师父的脾气执拗,轻易不会改。

这次能说服赵宁远,完全是因为顾川说话精准,说服力强。

苏广春:“不管怎么说,你这次可是帮了我大忙了,以后有什么事可以联系我。”

顾川接话:“这还真有一件事,需要你帮忙。”

苏广春没想到顾川居然这么不客气,他感慨:“难怪师父欣赏你,你这脾气跟师父一模一样。说吧,有啥事儿能办的?我自然给你办。”

顾川想了想,说道:“我想请你安排一支医疗队到我们村里,给大家伙整治一番。你就跟他们说是义诊,要多少钱,我来出。”

媳妇儿的身体不好,老娘的身体也不太好,趁着这个机会,可以同时帮媳妇还有娘调理一番。

苏广春摆摆手:“谈钱就太见外了,我直接给你们安排一次义诊,反正医院里有不少小崽子需要实习,头那么多案例给他们学习研究,他们高兴还来不及。”

“行,那就多谢了。”顾川知道这不过是句客套话,但他也不打算推辞。

苏广春非常喜欢这种直爽的性格,心中越发感叹顾川能说服赵宁远,确实不是光耍嘴皮子功夫,而是真的得到了赵宁远的欣赏。

两个人进入房中,顾川把来的目的说了一遍,请赵宁远帮忙给柳婉儿开几副药,同时又讲了义诊的事情。

赵宁远非常赞同:“这是大好事,也别拖延了,就安排在这两天吧,正好挑几个年轻的好苗子,让我瞧瞧。”

他越想越觉得顾川说的很有道理,如果什么也不做,中医圈子一样会被那些推崇西医的人给破坏。

倒不如主动出击,培养一个最纯粹的班底。

苏广春见师父愿意指点小辈,大喜过望:“我马上安排,明天就带人过来!”

顾川向两人表示感谢,把从村里带来的干货留下,又带回去几个罐头,骑着自行车回村。

顾川回到家,院子的门锁着,家里也没人。

他心里清楚,媳妇儿肯定在旧屋那边。

把东西放好,便匆匆往旧屋赶去。

远远地,顾川就看到旧屋的门口挤着一大群人,基本上都是女人。

显然,工坊招工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大家生怕错过机会,都急匆匆的赶过来。

顾川加快了脚步,穿过人群,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柳婉儿。

柳婉儿的额头冒着汗,她正耐心地向众人解释着招工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她其实已经回答过很多遍,但大家还是有没听懂的地方,不停地追问。

柳婉儿也很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地解释。

有人叫道:“你刚刚说签合同是怎么回事?我们去做工就没听说过要签合同的。”

她的话引来不少附和声:“对呀,又要签字又要按手印,不会是做啥坏事要坑咱们吧?”

“咱们乡里乡亲的,难道你还信不过我们?我看这合同,就不用签了,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