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抓人实刑!
“莫急,这其中有误会,肯定有误会!”
大云王朝众人全都是瞪大了眼睛,一股脑的涌出,想要拦下禁卫军。
然而,苏丞已经下达命令,禁卫军就不会有丝毫的迟疑!
一群文人罢了。
哪怕拼尽全力又能如何?
禁卫军粗暴的将人墙挤开,推倒在地。
顺带着,给人靠上镣铐。
“苏王,这几人妨碍公务,是否要一并带走!”
禁卫军统领朗声道。
一时之间,场中噤若寒蝉。
大魏的三王爷眯眼看着,低声喃喃。
“这是在给我们示威?”
宋毅嘴角咧起,却也没有开口。
现在的局面虽然是他一手引起,但已经彻底失控,还是不要冒头,免得惹人注意了。
杨承志紧紧皱起了眉头。
“大炎和大崆形成默契了?”
“不然为何要帮着他们对付大云王朝的人?”
总不可能是临时起意吧。
杨承志默默排除了正确答案,心中升起紧迫。
场中,其他人安静的等待着,在心底各种猜测。
苏丞对于此事的决定是什么。
如果大云的人真的被强行带走,错过了这场拍卖会。
接下来,此王朝恐怕将会被彻底甩开。
放在任何时代,都难以为继。
“不必了,孙大人见父辈入牢,难免有些过激的行为。”
苏丞的声音打破场中沉默,语气淡淡。
“本王连大丰的人都没有针对,自然也不会特意针对旁人。”
“诸位谨记一件事,既然在本朝的土地上行走,那就遵守本朝律法,今日之事,本王不想再看到第二次。”
“是!”
许多人拱手,表明着自身的态度。
不是怂,只是单纯的尊重当地风土人情,没错,就是这样!
只有那六家大型王朝才有资格去和苏丞纠缠恩怨。
至于其他人,老老实实的,别趟这趟浑水。
选定自己的目标,能买上点就买点,买不到拉倒。
什么夺宝压人之类的,还是别折腾了。
万一惹到了苏丞的不满,送你一场天牢一日游,那屁股可就要遭老罪了…
柳如烟接过了场中的话语权,继续开始主持。
“十二万两第一次,十二万两第二次…还有人出价吗?”
可哪怕是大云,经历过之前那么一桩的事儿,也没了继续去和宋毅争抢的心情。
嗵!
木锤敲桌,确定交易。
随后,柳如烟开始呈现第二样拍品。
她艰难的开始调拨情绪,继续主持这一场,自己从业生涯以来最难的拍卖会。
第二件拍品,是一种经过特别印制,上面还有印花,以篆笔小字写着珍藏版的通讯器。
这上面的各种装饰花纹,都经过精心的雕琢。
秋莲的转笔小字,都是请的当代书法大家,柳元宗所书。
此人上次的墨宝,一幅字就拍出了上万两白银的单价!
柳如烟把那些刻意的雕琢一一阐述说明,并继续介绍着。
“这是苏王研制,仅在本次拍卖会发售的珍藏版本,至此之后,不会在发行第二批通讯器。”
“单单是上面的装饰成本,都要超过千两白银,即便是带回家收藏,也是个切切实实的保值品!”
“本品共有一千件,以百件为一组,分十组,进行售卖,起拍价,一千两白银,一件…”
这通讯器点燃了一些人的兴趣。
几个大型王朝的皇室代表,对于此物不感兴趣。
他们没必要追着把自己的钱送到苏丞口袋里面。但其他的一些世家中人,对着珍藏两个字,倒是觉得新奇,十分心动。
且不说此物的实用。
仅仅是那柳大家的墨宝,价格都是十位不菲的。
可惜,就是数量有些太多了,竟然有整整一千件。
如果能更少一点的话,价值必定会更高。
“十万两白银!”
此刻喊出的拍价,自然是一组的总价。
分成一百件的话,那每个通讯器的价格才只有一千两银子。
比起此前推出的奢侈品还要低上不少。
很快,就有人继续喊价,把这个数字不断往上推的。
“十二万两!”
“十五万两!”
一声接一声,丝毫没有迟疑。
在一些人的预算当中,这种珍藏品放个十年八载的,日后价值一定会大幅升高。
老款的红木通讯器,都要三千两白银一个。
这新款的,哪怕出价到五千一件两,也并不算亏!
竞拍声此起彼伏,单件拍品的价格很快突破两千两。
各大势力使者也纷纷加入战局。
“二十五万两!”
略有些沙哑的声音传出,却是杨承志忽然喊价。
包厢里,他在和自家皇帝实时通讯。
大阚的皇帝对于此类的拍品,倒是有些兴趣。
在不伤大局的前提下,稍稍调用一些资金购买,倒也不算什么。
大型王朝喊价,瞬间让一些人安静了下去,不想去与其争抢。
没有那个必要。
原本还密集寒假的声音,变得十分稀疏,隔上几息时间,才会喊出一个。
“三十万两!”
在一群包厢传出的,略有些失真的音色当中,下方的席位上,却有人插手了这场拍价。
许多人投以了奇异的目光。
能掏出来三十万两白银,却连包厢都没得坐?
那是何人?
在下方的男子身穿黑袍,整个面孔都笼罩在了帽檐之下,难以分清面容。
“嘿,都看着我做什么,要出价就买,不出家就落锤!”
“三十三万两。”
杨承志再次展现了雄厚的财力,直接将单件拍品的价格提高了三百两。
“朋友,不知来自何处?”
黑袍男子没有回话,只是一个怪笑,又默默加了两万两的出价。
“三十五万两!”
价格越来越高。
一些财力稍弱的竞拍者陆续退出。
到了最后。
通讯器的争夺,又落在了两方的身上。
一个是杨承志,它秉承着陛下的意志,当然要把宝贝拍回去。
“四十二万两!”
另一个是黑袍人,他念起钱才来就好像粪土似的,开口加价,没有丝毫的迟疑。
每次都稳定在增加两万的价格上。
“四十四万两!”
“四十五万两!”
杨承志目光微沉。
喊价已经渐渐逼近了他的心理底线,忍不住道。
“朋友,此物我有大用,反正之后还有,不如稍稍让去,免得便宜了旁人如何?”
黑袍人不语,只是一味的加钱。
“四十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