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流言蜚语!
悦来茶馆,正是其中之一。
才是清晨。
茶香袅袅升腾,弥漫在茶楼当中。
为了节省出空间,这里只摆着两三张四方桌。
大多位置,是一排排的长椅,长椅上带着个桌板可以放一点小食。
那些世家大族显然是不愿意到如此逼仄的地方的。
但在百姓眼里,这刚刚好。
又暖和,又有的聊。
可是实打实的好地方。
才是清晨,太阳才擦了个边,前来听书喝茶的百姓都已经把位置挤满。
“列位看官儿,今儿个,咱得说一件奇事儿,说起来,这件事儿倒是和咱大丰有些相近,且称它为安国。”
说书的人似乎都是一个模样,灰布长衫,一手折扇,桌上摆个惊堂木。
做这个行当,可不能穿的太过华丽。
要是带个大金戒指,让客人看到,嘿,我给这爷们儿买的。
说不准下次就不来了。
当然。
那是给上层人说书的规矩。
给这下面百姓来说书的人,只是单纯的窘迫…
众人听得入神,茶馆里也是十分寂静,只有说书人的声音回荡。
“安国富庶,各方来朝,却因为那国王,心有不轨,不知满足。”
“他不顾百姓死活,强行征兵征税,只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
茶馆里的列位看官,眼中都带上了几分异色。
这老头子,倒是真敢说。
平常百姓并不知道,封司礼得到了催生植物的秘法,可以大大解放劳力。
只需要更少的人手,就能够种植出足够的食粮。
那第一批的粮食,可还没割茬儿,我不可能落到百姓的身上。
落到其身上的实处是。
家里的人被强征,带去当兵了。
边关颓势。
莫说根本没有人力来帮士兵送家书,就算是有,上面的人也不会允许。
毕竟,战局发颓,一旦在国内传开,很容易引起恐慌。
消息封锁是必然的事情。
而这显现出来的。
就是普通百姓,连个家书都收不到,人被带走以后就仿佛死了一样,根本没了音信儿。
身边的事儿,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这些个茶客看官儿交头接耳,面露不满。
有老人忍不住低声咒骂。
“太昏庸了!”
骂的也不知是那故事里的皇帝,还是现实里的。说书人提高了声音,继续说着。
“他这般行动,引来了隔壁王朝的不满,大军出征。”
“不过数日,就攻破了边关,百姓流离失所。”
“就在城池破乱,百姓流离之时,却有鱼腹藏书,上面写了,安国兴,三子王…”
这三子,指的正是那三皇子。
前段时间的叛乱,即便是百姓都偶有听闻,指向性也太过明显了些。
许多人议论着那鱼腹藏书,纷纷觉得,那是上天的旨意。
嗵!
这时,茶馆的门忽然被撞开。
几个穿着官服的捕快闯了进来,气势汹汹,走到了那说书人面前。
“你事儿发了,走一趟吧!”
后者茫然。
“几位官儿爷,这是作甚?”
“装什么呢?!”
捕快呵斥一声。
“你公然在茶楼说书,影射当今圣上,意图谋反!”
“啊?”
“冤枉!”
那说书人连连喊冤,拒不承认。
“有什么事儿,去牢里喊吧!”
说着,便要上前抓人。
踏踏。
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商行的老板,快步跑来,抓着捕快头子的手,赔着笑道。
“这位爷,肯定是出了点误会!”
“这老张头我认的,他在这说书半年了,可从来没敢说乱七八糟的事儿。”
捕快头子很不给面,皱着眉头,就要喝骂。
可就在此时,他感觉手中一沉。
眼睛撇过,却从指缝里看到了闪亮的雪花银。
稍微掂了掂重量,他有些犹豫。
上头可是下了死令,谁敢散播谣言,全部都抓起来,一个不留才对!
“官爷,借一步说话。”
店家拉扯着,那捕快头子也就半推半就,跟到了侧室。
“爷,那老张头不容易,就别为难他了。”
捕快头子有些为难。
“这可是上面的命令!”
店家识趣儿,又递过去了一个沉甸甸的包裹。
“这点孝敬您收好,拿去吃酒。”
“我不是…”“我知道,爷您不是那样的人,这是我给弟兄们的一点茶水钱,总不能白来一趟。”
店家笑呵呵的开口,若无意的提到。
“之前,上头不是有人说,不能为难大炎吗?”
“你这事儿,做的坏了,顶头的人也瞧不见,做的好了,那倒霉的可就…”
不得为难大炎商会,是和皇帝所书契的契约。
这事儿爆了,到了之后,肯定要被清算!
一边是装的睁眼瞎,能得一年的俸钱。
一边是穷鬼兢兢业业,然后再背上面给清算。
傻子都知道该选哪个。
“让你的人注意点!”
“要是再有下次,哼哼…”
“是是是,爷您有空来玩,在这儿常给您备着雅间…”
……
片刻后。
捕快收队。
没有带走那个说书的老张头。
可,老张头却没有继续说书,而是坐在桌子后面,面有悲哀,长吁短叹。
有人不解,询问道。
“都已经没事了,你还在这儿悲个啥?”
老张头只是斜着看了一眼,叹息道。
“我倒宁愿我被带走…”
一时间,许多人陷入了沉默。
都是在这底层摸爬滚打,土里讨活得,谁还不知道,捕快没把人带走的原因是什么…
这场书说的没滋没味儿,下午就换了个人。
隔了一天,那老张头也没再出现在茶馆,第二天、第三天也是。
有人寻到了他家,却只看见,一片的凌乱。
地上有被打碎的茶盏,还有干了的血液。
没人敢说话…
……
随后几天。
不论是大丰的哪个城市,民间都流传了不少的流言蜚语。
皇室失德,做出错误决策,招致大敌,边塞城破,民生哀艰…
更有鱼腹藏书,篝火鸣狐,老树开言之类的,神神鬼鬼的话语掺杂在其中。
说什么只有三皇子,才是大丰的正统未来!
朝廷自然是及时作出了应对。
如今封司礼远离参会,太子监国。
他对这般流言蜚语憎恨之极,下令严查。
无论身份为何,任何胆敢传播者,全部抓入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