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两手准备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两手准备

炎皇是正统的中原人,最鄙弃外夷。

他能眼皮不眨的,直接让三万南蛮的老弱赴死,也能狠心布局二十年,只为一棍打断匈奴的脊梁!

是以,炎皇对于井口一郎这么个跳梁小丑,早就厌恶不堪。

如果有些实际能力也就罢了,事实证明,此人只是一个可以把一切放在赌桌上的赌棍,真实能力菜的可怕。

现在当个狗还不老实,趁早处理掉,省得碍眼!

“用一场疾病,趁早处理掉,直接安排武安上位得了!”

“就算萧若安不信,她最多会把这件事怪在五官王朝的身上,有谁会比他们更会斩首呢?”

旁边,苏丞笑了笑,并没有直接答应,反问道。

“陛下是不是没把情报看完,井口一郎现在,还真算不上无用。”

“你是说他口中所言,能够从五方王朝中人的口中挖出秘术的事情?”

炎皇皱了皱眉,并不相信事情能够如此巧合。

“他只是一条丧家之犬,就算真有能力,也不会太过精通,派人去东夷扫荡一遍,抓个几百几千号人,怎么不比他强?”

苏丞轻轻点头:“抓点人回来当翻译,的确有必要。”

炎皇眼睛一亮:“那这个人是不是能够处理…”

“还得留着!”

迎着炎皇郁闷的表情,苏丞失笑的解释。

“被迫和主动办事,效果岂能相同?”

“那些秘术一旦获得,必将会大幅推进,未来作为国之重器根本都是有可能的,不容有半点瑕疵!”

“现在一切都只能从他的嘴里面撬出来,有唯一性,那自然要留一留,万一有问题,也好找到解决的方法。”

炎皇挑眉:“信上所言,井口一郎传递消息就连秦海也想要满着,你也不怕到时候此人失控?”

苏丞古怪的笑了笑。

“陛下,你觉得,就算想要保密带走人员,萧若安会派谁?”

“如此重要之事,自然要选择只能办脏活的人,一切隐秘为重,皇城禁军不太适合,所以…影卫?”

苏丞不解释,只是一味的强调:“影卫的掌管者是赵孝儒。”

炎皇愣了一下,然后很快的反应了过来。

赵孝儒负责关押,以及每次的情报审讯总结的话,那和关在阵营当中又有什么差别?

军营当中还有些大头兵,容易被糊弄过去,难以记录完整的情报。

影卫里,可远没有这种隐患。

“井口一郎把这个秘密当成他翻身的筹码,主观能动性极高,任他自己行事,我们还能够轻而易举,得到其中的关键。”

炎皇顿时舒坦了。

一个小小的东夷人,让你能够活下来,留有存身之地,已经是朕的仁慈。

居然还想要翻天?

呵呵,这次,直接把他压榨到扒骨吸髓!

“对了,我们手里不是也关了一批将植王朝他们的人吗,要不要想个办法,安排进去?”

现在,大乾的俘虏还多在于灵傀。

炎皇最为渴求的,还是有关于植物动物的操控,生长。

苏丞想了想,还是放下此事。

“之后,我派人在大乾的内部抓一些俘虏,让他们以一个正当的理由,送 入到大乾手中吧。”

“这些在大炎被抓被 干掉的,如果让井口一郎审问出相关的信息,此人说不定又会生出警惕。”

“那便依你。”炎皇可惜的摇了摇头:“你会不会太高看了矮子了。”

不等于苏丞开口,教育什么对敌人放松警惕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之类的话题,炎皇转了个聊天的方向。

“就连侏儒都能够被赐婚了,你还不考虑与凝雪结婚?”

苏丞愣了愣,面上闪过一丝不自在。

“不是说了,要给太子殿下留出空间吗?”

以苏丞如今在大炎的声望,一旦和皇室中人结婚,成为了皇室子弟,那他最后一丝气味的合理性也将彻底填补。

到时候,置身太子于何处!

“如今情况未明,太子所带领的大磐,也是一路高歌猛进,发展情况极佳。”

“既然是答应过的事情,自然不好轻易食言…”

苏丞并不想卷入到皇位之争。

他只是想安安稳稳的报个仇。

即便后来野心增加了一点,也只是想弥补自己的罪过。

萧若安这种蠢女人,能够祸害天下,全是因为自己当初把她硬捧起来。

否则,她怎么可能在当初十八路诸侯的围剿下,借着皇室之名,成功定鼎乾坤。

所谓的皇室血脉,你够强的时候,这是一个不错的添头,可以让得位的效果更好一些。

可是如果你没有半点的实际能力,那就只能变成其他人所操控的傀儡。

所谓的皇室血脉,屁用没有。

苏丞当初的帮扶,让萧若安如今有了祸害天地的能力。

此种恶举,日后当然要终结在我的手中即是!

只希望能够让天下百姓过得更好一点,也算是稍稍弥补此前犯下的罪…

……

时间匆匆,三十天的时间划过。

大炎。

今年秋天,大收!

金黄色的麦浪,可以洗去人心中的一切困苦。

再将大量的土地归于人种之后,大炎今年的收成要比以往更高出五成之多!

除此以外,对于百姓而言,他们的收获可不仅仅是粮食的增加!

家里的孩子能够上了学,还能够在课堂学堂上外讲书,根据发放的邸报,有理有据的去分析天下大势。

让无数的农家家长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好,得学,得学啊!

自己还要面朝黄土背朝天,苦哈哈的用力,才能攒点粮食财产。

可是自家的娃,只需上下嘴皮子那么一碰,说出的串儿都能够挣出钱来。

原来,这并不是那些贵族老爷,文曲星转世才能够拥有的能力。

自家孩子也行!

如果做个民间调查,接下来即便学堂当中不再继续给孩子们供饭,愿意让小娃儿们继续学习,活跃在学堂上的百姓恐怕要高达七八成!

这已经是极为惊人的突破!

毕竟,在大半年之前。

百姓对于学习的态度是,学什么学?

认那两个破方块字有什么用!

吃书能吃饱吗?

有那时间,还不如留在家里,编两个草帽白天戴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