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飘飘然的女帝!
封司礼只能够与各大世家达成和解,并且提高巡查制度的审核。
严格审核要求,各大世家起码在近期不可乱伸爪子。
粮食的储备在现在是绝对重要的,有谁敢伸爪子,他必然会当场剁掉,不留半分的情面!
这倒是也止住了一些贪官的手。
再加上,从大乾所掳掠而来的地盘,也都是风柔水美之地,可以产出海量的军粮。
如无意外,今年大丰所收的粮食能够比往年翻倍提升!
除此之外,就是整军了。
原本五十万的军队守护大丰王朝原本的地盘是足够了,可现在加了大乾的地界,光是在这里就要投入二十多万的兵力。
为了后方不再陷入空虚,也为了在将来能够有,更多的底蕴去应对乱世,大丰资源需要充军。
用更多的人口,兵力来补齐自身的短板…
……
其他的诸多王朝,也是大同小异。
最为关键的进展无非在两个方向。
第一,充军备战!
无论是大小王朝,心中都升起了紧迫。
只有更多的兵力才能够给他们提高一丝丝安全感。
至于第二点,则是关于豪门的态度。
经历过苏丞在大炎的变革之后,各个王朝的皇帝都看到,似乎砍死一些世家,对于大局非但无碍,反而还能够让国力更进一层!
其进度可分作三类。
激进一些的皇朝,比如大魏,索性一阵乱砍,也搞了一个血流成河。
魏无云是个狠人,且尤其擅长闪电战。
他被调回大魏,暗中行动。
每清理一座城池的世家,就会直接派兵封城,锁定消息。
等到其他的世家察觉到不对时,早已经黄花菜都凉了,想要拿土地来威胁都是来不及。
彻底将王朝之内的那些蛀虫清理了一番,魏皇也尝试着如同苏丞那样办学,交税。
不过,大魏没舍得跟苏丞一样投入那么大,只在每个县府成立了一座学校,并且也只管一顿中饭。
其能够辐射的范围,也就只有每一个学校周边三五里的地方罢了。
至于更远处的幼儿子弟,完全没有去学习的意愿。
要走那么远的路,还只管一顿饭,那点饭还不够自己在路上消耗的呢!
有呢,那闲工夫不如在家里那几双鞋垫。
最近城里面有很多大炎来的商人,他们似乎很看重大魏的三层鞋垫,说什么带回大炎之后很好卖。
多拿两双鞋垫到商铺里去卖,也要比去学校耽搁时间,认一个个方块字来的好。
柔和一些的王朝,选择就如同大丰那样。
他们有的是皇帝的心情疲软,不愿意打开杀戒,有的则是世家反应够快,开始与皇帝制衡。
简而言之,我们如果死了,那天底下也陪着我们,饿死得了!
在鱼死网破的信念下,让的第二种王朝占据了绝大多数。
至于第三种王朝,要么是皇帝昏庸,性格疲软,要么就是其权力已经彻底被家族豪门所架空。
大陆上,大型王朝十三,中型王朝四十二,小型王朝数量上百。
但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也就只有两座大型王朝,五座中型王朝,以及二十座小王朝罢了。
世家主导占比还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势力遭受到了空前的削弱!而这一切,究其根源,那就是一个人的存在!
苏丞!
一时间,各大世家交流的频率开始越显混杂。
每一次的暗会,都绝对逃不开苏丞的名字。
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制造出问题的人!
干掉此人!
把源头掐灭!
之后再花费代价,干掉本朝的皇帝,换一个稳妥守成之君上尉,才能够一举扭转各大世家当下的劣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乾的家族反而没有参与到,这场对苏丞进行猎杀的盛宴当中。
朝堂官员已经彻底摸明白了女帝的脾气。
那就是一个顺毛驴,钟情于舔狗的货色。
不外乎,去当一个油嘴滑舌的舔狗而已,都是从,官场当中厮杀出来的,谁还没有这点能力了?
于是乎,每一次的王朝早朝都变成了对于萧若安的夸夸会。
“今日我上朝时,路上看到了一窝蚂蚁在迁徙,而他们每一只蚂蚁的手里都抱着比身体还要更大的食物碎片。”
“看得出来是陛下所带来的盛世,家家户户都有余粮,甚至还有闲余去赏给蚂蚁那样的畜生。”
“陛下,那些投诚的学子官员已经明了了陛下的深明大义,开始切实的运转推行政务,所有人都对陛下感恩戴德。”
“如果不是陛下留下那些人,积压的工作怕是要将许多官员都压的直不起腰来。”
“陛下,今日天晴,微风,适合播种,陛下当真是天选之人,保佑着我大乾的百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总而言之,就硬舔!
朝堂上的老官都捡起了已经遗忘多年的词典,开始从中学习。
要多夸张有多夸张。
大至漫天星辰的浪漫,周天寰宇的浩瀚,日月风景,天气的晴雨,小到脚下的一只蝼蚁搬家。
总能够拐着弯儿的,变成夸赞萧若安的话语。
萧若安对此十分的享受。
因此,极其夸张的。
朝堂之上,三个月来官员的折损率,竟然一直保持在零线!
而在这些人的吹捧之下,萧若安飘飘欲仙,早已经把削弱世家的目的忘得一干二净。
这些家族这么会说话,能言善辩,怎么可能是坏人呢?
他们既然已经彻底服了,那就没必要再举刀削下去了!
相比较于其他王朝,绞尽脑汁也要提高一点粮食的产量,以保证来年的军费开支。
萧若安却只是让手下的人去播种,什么监察审核一概没有!
而他对于这一点,完全没有半点的担心。
这些家族都已经服了,一个个嘴上说的跟花儿一样,应该不会有胆子,继续捣乱了。
那又何必要浪费资源,供养影卫的闲人去监视他们呢?
赵孝儒乐的轻松。
这样一来,也能够让自己松一口气。
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三个月来,赵孝儒只坚持去做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