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人血馒头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血馒头

萧若安看了看四方,微微皱眉。

“素质越来越低了,见点血都会呕吐,难怪会被其他王朝打的节节败退!”

被点的众人脸色苍白,欲言又止。

若是上阵杀敌,他们哪个不是一等一的好手?

能够有资格留下守城的,每一个都是手中至少有十个人头的精兵强将!

经历今日,他们手中的人头数翻倍见涨,可是,他们却一点都不感到高兴!

举刀杀民,杀的还是读书人!

就算是最为凶残的悍匪,都不会做这等荒谬绝伦之事啊!

萧若安却没在乎,那些人的惶恐,而是走向了城墙之下。

脚步轻盈。

汩汩的血液染湿了她的裙摆。

就连干爽的鞋底,都因此而变的黏腻。

洁白的长袜,更是染上了红褐的血腥。

然而,萧若安却没有半点的在意。

这种感觉,让她很是舒适!

叛徒!

全都该死!

还想要去大炎?

呵…

既然来了,那就别走了!

伴随着车轮滚滚,萧若安的座驾,驶往了下一个城门。

片刻之后,又是哀嚎声起!

哪怕隔着遥遥几十里,都隐约能够听得到读书人疯狂,凄厉的哀嚎!

伴随着东、北两座城门的陷落。

有人惶恐跑动,到了另外两座城门的同僚书生处,说着女帝的疯狂。

“别在这里僵着了,继续下去,真的会死!”

“城防军是真的要杀人的!”

“张兄,你这玩笑可并不好笑。”

有跟他熟悉的书生满不在乎,挥了挥手。

“法不责众,朝廷又岂能把天下读书人都杀了,不想要王朝了吗?”

“咦?你身上怎么这么多的血,莫不是路过的那家杀猪铺子,特意抹了点在身上?”

张姓学子气急败坏,急匆匆的开口。

“我有病,还去专门搞猪血在身上?”

“全都是人血啊!”

那些书生明显不信任,做出了一副敷衍的模样。

“啊对对对,我们相信…”

“怎么可能会不信你呢?”

可他们扭过头去,却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读书人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一般情况下不会乱笑,除非真的忍不住。

张学子一阵焦急,可这些人根本听不进他的话。

他还想再说什么时,耳朵轻轻动弹。

咕噜噜…

熟悉的马蹄,车轮声,似乎正在从身后传来。

“完了,来的这么快!”

张学子脸色变得苍白,腿都软了几分。

他这副模样倒是又惹来一阵机潮。

“就你这点胆子,不比耗子大!”

“啧啧,瞅瞅你那脸色,简直跟死了妈一样。”

“我母亲还在家中健在,可是同僚…”

张学子吐了口气,不愿多言,踉踉跄跄的跑向了他处。

“唉,你们好自为之!”

他惶恐的背影,倒是惹来了几个人的狐疑。

“难不成是真的?”

“怎么可能!”

“吓唬我们罢了!”

“只要不是疯子,怎么可能下达出杀尽读书人这样的命令!”

“哈哈…也是…嗬嗬…”

嗖嗖!

人群后方,几只箭刃破喉,扎破了人的气管。

萧若安感觉逃跑的人太多,没能全部诛杀,干脆把北边守城的士兵也都带了过来。

“杀!”

又是一阵鬼哭狼嚎,樯橹飘摇…

……

“疯了!”

“这个女人已经彻底疯了!”

御书房内,赵孝儒心中暗忖,下定了决心。

就算被苏丞拿捏着把柄当狗,以后不可能在大富大贵,但也要彻底投靠苏丞!

伴君如伴虎,可在赵孝儒眼中,这个女人,比虎还要更疯更癫,更加危险!

还是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吧,赵孝儒觉得,自己大概率是用得到的。

就连他的影卫头子都感觉随时都有生命之危,更何况是朝中众臣。

自此日开始。

朝堂当中原本的臣官,无论贪婪与否,无论忠诚与异,全部都不约而同的,开始装起了哑巴。

在朝堂之上,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嗯啊嗯对。

去捧好萧若安就行了,千万千万,别做出任何有异议的事情。

苏丞杀人好歹还讲道理。

可这女人,那是纯颠婆!

杀疯了!

他娘的,彻底杀疯了!

……

次日。

影卫全体出动,开始在城中搜查那些幸存的学子。

酒馆茶楼旅店,乃至各街的院落。

一个个的上门进行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漏网之鱼!

要么入朝为官,要么就去死!

之前,四万八千余人,均匀分布在四座城门。

东北两座城门逃去了近半数人,其余二门,百不存一。

被杀灭了三万五千余学子!

其状况之惨烈,令人发指!

不过,由于之前抛的饵够狠,聚集来的人够多。

哪怕剩下的一万三千来人,也完全足以填充当下官场上的空白。

毕竟,大乾如今的土地面积,可是比曾经要减少了近半。

朝堂想不填满都难。

可以用来甩锅,宰杀的朝廷耗材又多了不少,如此,倒是令萧若安十分心安。

至于这多出的人能够做出什么实事来,那就见仁见智了。

大乾血案,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大陆各地!

民间声讨声起,把大乾视作了蛮夷之地!

不,即便是南蛮北夷,他们也懂得人才之妙!

就算其人在入侵时把普通人当成了食材两脚羊,但是读书人却还是能够得到尊重保住狗命的。

可在大乾…呵呵…

暴君,血腥屠夫,种种极端恶劣的名号,被人安插在了女帝的身上。

影卫收集到这些情报时,赵孝儒都不敢往上报,生怕自己成为萧若安泄愤的沙包!

而各个王朝的官方,也陆续做出了相应的态度。

大丰,封司礼斥责声声,写下圣旨,严厉声讨了萧若安的暴行!

大魏,魏皇表达悲悯,说是愿意接收逃难而来的读书人。

而至于大炎。

大炎不语,只是一昧的展示人才的缺口,吃人血馒头。

去其他王朝,可没有那么多的位置去容纳新人!

尤其是,大炎前段时间的清缴还送出去了一批世家,更是直接把竞争压力给拉爆。

那些世家可都是完完整整的踏出去,从上到下,人才兼备。

区区一些散人读书人,怎么可能有资格去和他们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