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舆论,苏丞污名!
泰安殿。
“一切,全都唯苏丞之罪!”
那个年轻人的声音依旧在继续。
“只要给百姓竖起一个靶子来,让他们可以发泄怨恨,这些人自然就不会再去到处生事,给陛下带来麻烦!”
此刻的他,意气风发,视群雄如无物!
在他眼中,只有自己才能提供这么绝妙的计策出来,为陛下解惑!
可他却没注意到,一些老人的眼神,已经在悄然间变得实为危险!
他们能不知道这种方法吗?
他们都用过多少次了啊!
糊弄的对象,正是眼前的女帝!
如果因此而爆雷,呵呵,老夫去世之前,必定要先将你屠灭九族!
萧若安听着此言,越听越觉得满意。
“确实,一群蠢货愚民,也配骂朕的朝廷!”
“让他们去骂苏丞,让那个叛国贼名声尽毁,才是他应有的下场!”
“而且不知为何,朕初听到此法,就感觉十分熟悉,仿佛是为朕而生的一般…”
萧若安话说过半,忽然注意到,朝中竟有不少人深埋头颅,肩膀颤动,表现的实为不堪,顿时皱眉。
“尔等心中有意见?”
那可真是太有了!
您觉得熟悉,那是因为你整天被人用这个方法被人糊弄,敷衍!
可不就是为你而生的吗?
一些人藏在袖中的手掌互掐虎口,只有以剧痛才能压制住井喷一般的笑意!
能够让朝堂上这么多的老狐狸都控制不住情绪,这点还真是女帝才能拥有的天赋!
最终还是宰相技高一筹,再将自己的大腿根都拧青了之后,他终于走出一步。
“回禀陛下,臣等并无意见。”
严缶摊开双手,深深拜倒。
“我等乃是为陛下而高兴!”
“高兴?!”萧若安皱眉。
“苏丞叛国区区两月,我朝堂中便又出现了卧龙一般的人物,计谋高超,手段惊人!”
“区区一个苏丞,也值得五国争抢,可这种人才在我朝,随意翻翻也便有了!”
“这是在天佑我大乾国祚!天佑圣上长兴!岂不值得喜悦!”
“哈哈,确实如此,恭喜陛下,再得良将!”
这一次,满朝助攻都不用再硬掐着肉去憋笑,爽朗的笑容让萧若安的心情都美丽了几分。
“确实如此,朕能够再拥良才,乃是天地相助!”
“对了…你的名字是?”
“回陛下,小臣姓赵,名高,字孝儒,家父乃为大儒,赵九卿…”
……
很快,这一计策便被实行下去。
在人 流旺盛的茶楼、街巷、菜市场角落,与人抱怨之际,总会有人神神秘秘的说上一句。
“我听说有个秘密,我告诉你们,你们可不能告诉旁人!”
“其实,苏丞没死!”
“你是说忠烈王?”
“呵呵,他算个屁的忠烈!”
“此人心地城府极深,他幼年时便找到陛下,欲要拿后者的皇室血脉做文章!”
“随后,借助着陛下的东风,乘风而起,位极人臣,成为我大乾的第一人!”
“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是贪婪无度,不肯收手!”“甚至,勾连五国,欲要发生宫变…”
那人神神秘秘,仿佛一切皆是自己亲眼所见,情绪跌宕起伏,可是个合格的说书人。
“幸亏,陛下英明,识破阴谋,及时调动兵马,与苏丞作战,嘿,你们猜结果如何?!”
提前安排好的托便在人群中接口,像是说相声一般,你来我往。
“苏丞可是我大乾的军神,即便来不及反应,也必定是一场苦战,死伤惨重吧!”
“嘿,那还真不是!”
“原来,苏丞不过是个银样镴枪头,统兵的本事,那都是被人给吹出来的!”
“怎么会?当初他在我大乾可是百战百胜,时长先登,百战夺旗,从无败绩,这可是铁一般的事实!”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当年那些战斗,陛下也是身处前列,冲杀在战斗的一线!”
“你们想想,有谁敢对皇家血脉动刀,不怕自己被之后的帝王清算吗?”
“都是在陛下的引领下,他才能够有那般骄人的战绩。”
“如此说来,那苏丞不过是个沽名钓誉之辈?”
“正是如此…”
……
御书房。
萧若安听着赵孝儒所汇报的情况,一阵皱眉。
“不是说,要把物价提高的问题栽赃到苏丞的身上吗?”
“可是,你传出去的这一道道谣言,却只是在折毁苏丞之前的名声!”
“陛下,关于文名,没有人能比儒生更加在行!”
赵孝儒笑容得意,行礼解释。
“我们文坛当中,也出现过一些无比自负的红人!”
“他们的文名很广,不好针对,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实锤,他们的文章是抄来的!”
“同样,苏丞也是如此!”
“他在大乾的名声太好,贸然扣锅,极难让人相信,这一切是他所为,但是如果,他的成功全是仰仗于陛下呢?”
赵孝儒说到这里,却看到萧若安眉头微紧。
他回味了下之前的话,很快意识到不对,改口道。
“他的一切成功,必然是陛下恩赐,给了他这样的机会!”
“但是这件事情小臣知道,百姓确实不不知晓的,唯有让他们认清事实,之后,传播叛国,贪污、逆贼等等事情,步步递进,自然可以手到擒来!”
萧若安眉角松开,这才满意的笑了笑。
“那便按你说的去办吧!”
“原本这种事情,都是由影卫进行操办的,可现在……”
“严缶那个老东西,越来越不中用,搞一个影卫,都两个月了还没有眉目!”
“你若是能忙得过来,那就把这件事一起做了吧!”
赵孝儒立刻跪倒,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谢陛下隆恩!”
……
事态的发展,也确实在赵孝儒的安排之下,一步步滑向对苏丞所不利的境地。
谣言传开的第一日。
九成百姓为其正名,言辞声声,并非如此,不愿相信!
谣言传开的第二日。
开始用三成的百姓心态动摇,万一是真的呢?
谣言传开的第三日。
朝廷通报了一则重磅消息——
陛下将会出手,压制粮价,以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