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见龙在田

会稽郡,太守府。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棂,洒在宽敞的大堂之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一位身材高大、样貌刚毅的男子面露难色站在堂中,手中紧握着一封密报。


他正是江东小霸王,孙策。


孙策身材魁梧,肩宽背阔,面容刚毅,一双寒星般的眼睛,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看着密报他眉头紧皱,那密报里似乎藏着什么烫手山芋。


袁术这蠢货,还真敢称帝了。


孙策忍不住叹息一声。


“哎!”


袁术此举无异于引火烧身,天下诸侯必然群起而攻之,原本的局势或将乱成一锅粥。


孙策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诸侯们为了争夺地盘而打得头破血流的画面。


人在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


只见,孙策忍不住嘴角上扬,呢喃:“哼,这下有好戏看了。”


此时,孙策和袁术间利益关系还算紧密。


毕竟,孙策有今天,还是借助袁术的资源和名号,才能将东吴发展起来。


但称帝一事,水太深了,可不能够轻易参与进去。


孙策把密报往桌上一扔,拍了拍手,故意拖长了声音:“诸位,袁术称帝,咱们要不要去凑个热闹?”


众谋士面面相觑,一个个像是被点住了哑穴,半天说不出话来。


堂内一片寂静,只有孙策的笑声打破了沉默。


“哈哈,算了,还是别去了。万一被卷进去,我这江东小霸王的名号可就砸了。”


哈哈一笑,孙策将密报递了出去。


似乎刚刚的提议只是个玩笑


张昭、秦松、张纮、陈端等谋士站在一旁传阅密报,个个面露凝重之色。


他们都是孙策麾下的得力谋士,平日里为孙策出谋划策,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然而,此刻面对袁术称帝这一重大变局,却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之中。


张昭率先开口,一脸严肃:“主公,袁术称帝,乃是大逆不道之举!我等为汉室臣子,受朝廷册封,理应与他划清界限,出兵讨伐,以维护汉室正统!”


此言一出,中规中矩,并为说进孙策的心。


秦松却眉宇间流露着忧虑,摇了摇头。


“张公,话虽如此,但袁术势力庞大。若我们贸然出兵,恐怕会引火烧身,陷入四面楚歌之境。再者,江东根基尚浅,经不起大战折腾。”


在一旁沉吟片刻,张纮也插嘴道:“主公,臣以为,当先观天下之势,再定行止。天下诸侯皆非池中之物,袁术此番妄动,必引连锁之变。我等可趁此乱局,静观其变,待时机成熟,再行谋利,方为上策。”


陈端则皱着眉头,来回踱步:“依我看,张纮兄所言甚是。袁术称帝,形势未明。此时出兵讨伐,虽名正言顺,然风险甚巨。不如先稳住阵脚,待各方势力相互消耗,我等再择机而动。”


袁术称帝之事,绝非简单的军事冲突,而是涉及天下大势的复杂变局。


虽是江东势力的翘楚,但若轻易卷入其中,极有可能陷入两难境地。


孙策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拍了拍巴掌,打断了众人的争论。


“好了好了,都别吵了。”


其实啊,袁术称帝,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他那点本事,还想当皇帝?


真是异想天开。


众谋士一听,纷纷露出狐疑的表情。


张昭忍不住问道:“主公此言何意?”


孙策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说:“诸位,袁术称帝,乃是天下之大变局,不可不慎重对待。”


毕竟,自己是正儿八经受过册封的将军,是汉室臣子。


无论如何,也不能和袁术那个反贼勾搭到一块。


众谋士听了孙策的话,原本紧张的气氛也缓和了许多。


“我孙策虽受袁术之助,得以立足江东,但他称帝之举,已与汉室正统背道而驰。我等身为汉室臣子,绝不能与反贼同流合污。”


孙策站在大堂中央,语气严肃。


众谋士听了,纷纷点头,有的还小声附和:“对对,这袁术太不像话了!”


“主公圣明。”张绍,一脸认真的拱手说道“我等愿听从主公的安排。”


“报!”此时,门口传来一声急促的喊声,小兵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孙策接过信,扫了一眼,眉头微微一挑:“是周瑜写来的?哼,这小子,就知道写信。”


众谋士面面相觑,张绍小声嘀咕:“周瑜要是在这儿,说不定能给咱们出个妙计。”


“妙计?”孙策冷笑一声。


只见这封信的末尾有个见龙在田的卦象。


意思多半是又想拉着咱们去打什么仗。


众谋士听了,纷纷点头。


孙策沉吟片刻。


“既然如此,我便对外宣布与袁术决裂,以正视听。”


“至于出兵讨伐一事,暂且搁置。我等需静观其变,待时机成熟,再做定夺。”


众谋士听了,再次纷纷点头称是。


有人还小声说:“这主意不错,先看看别人怎么打,咱们再跟风。”


孙策满意地笑了笑。


未上战场前,武将都一个个都怕死得很,更不用说谋士了。


不过也好,省得我再操心。


“主公英明!”秦松拱手说道,脸上堆满了笑容,“如此一来,我江东便可在这乱世之中,稳稳立足。这袁术啊,真是个糊涂蛋,称帝这种事,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众谋士听了,纷纷点头附和,有人还小声嘀咕:“就是,他要是能成事,我这脑袋就不要了。”


孙策听着谋士调侃着不自觉地一笑,心中却有些失落。


若是周瑜在此,定能为他出谋划策,不至于如此举棋不定。


目光落在刚刚送来的周瑜的信上。


信中写道:袁术称帝,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正是天下英雄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


袁术称帝之事,是危机也是转机。


这周瑜,果然眼光独到。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清了清嗓子:“来人,传令下去,即刻准备与袁术决裂的声明,通告天下!”


“遵命!”


众谋士齐声应道,纷纷退下。


众人散去,账外依旧能听见有人还小声抱怨。


“这袁术,真是自找麻烦。那点本事,还敢称帝?也不照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帝相”!”


孙策站在大堂中央,双手背在身后,微微眯起眼睛。


称帝之举,究竟是自寻死路,还是真有本事?


江东小霸王,岂能错过这乱世之机?”


此时,江东地区,风云变幻。


一场风雨,正悄然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