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接你回去

这是宋颜夕第一次在这个年轻的帝王身上看见怒气。

然而楚王也不是这么轻易就能被拉下马的,他直接否认了和章裘的关系,并且,将所有罪责都推在章裘身上。

正如南宫景曾经说过的,楚王做事向来很懂得“善后”。

国师拿出的那些所谓证据,都是指向章裘,至于他和楚王之间联系的那些信件,并未落楚王的印鉴。

虽然没能定楚王的罪,但最终,皇帝还是罚了楚王一年俸禄,并且,勒令他闭门思过一个月。

“这个南宫宴,做事果真是滴水不漏。”

等南宫宴和国师都退下之后,皇帝顿时像一个没长大的孩童一样,毫无形象地瘫坐在龙椅上。

“皇叔,咱们就不能直接将他这样吗?”说着,他比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南宫宴淡淡开口:“忘了告诉陛下,青云殿有客人。”

“啊?”

青云殿,指的便是宋颜夕此刻所处的殿名。

当皇帝反应过来南宫景话中的意思之后,立刻弹跳起来:“皇叔怎么不早说?朕的一世英名啊!!!”

隔壁的宋颜夕: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皇帝。

没过多久,青云殿的门就被打开了。

率先走进来的,是皇帝。

见到宋颜夕的时候,皇帝显然愣了一下:“皇叔说有客人,朕以为是谁呢。原来,竟然是宋二姑娘。”

说完,他神秘兮兮地凑在南宫景耳边说了一句:“皇叔对这位宋而姑娘,很不一般啊。”

谁料,南宫景竟然丝毫不掩饰他的心思:“若非如此,我又如何会将人带到此处?陛下早些认识也好,毕竟,以后都是一家人。”

“皇叔,你是认真的?”

皇帝打量着宋颜夕:这姑娘到底有何特别之处,竟然让他这位向来不近女色的皇叔如此另眼相待?

她,该不会真的会成为他的小皇婶吧?

他们的对话很轻,宋颜夕并没有听到他们说什么。

不过从皇帝的眼神中,她似乎读懂了什么。

“臣女参见陛下。”

没有下跪,没有磕头,只是浅浅地福了福身。

皇帝也没与她计较,大手一挥就让她坐下了。

“既然是一家人,便无需多礼了。”

皇帝走到首位坐下,看向宋颜夕:“姑姑的身子,如何了?”

宋颜夕答道:“殿下身子无碍,正在府中静养,陛下无需担心。”

“如此,便劳烦宋二姑娘留在公主府照料一二了。”

这话着实不像一国之君会说的。

不过既然对方如此客气,宋颜夕自然也不会给自己找不痛快,她爽快应下:“这是臣女应该做的。”

与宋颜夕拉扯了几句之后,皇帝便与南宫景说起了正事:“此局既然已经开始,便不能轻易结束。皇叔可有下一步计划?”

南宫景淡淡开口:“鱼儿既已上钩,咱们只需静待时机起钩即可。”

“皇叔的意思是,南宫宴还会有动作?”

“他是不会让自己处于下风的,此番摔了跟头,必然要找回场子。”

“那皇叔认为,他下一步要对付的人,是国师,还是朕呢?”

南宫景却摇了摇头:“都不是。”

皇帝实在依赖南宫景,不管做什么决定,都要先问他的意见。

在青云殿待了一会儿之后,皇帝便提出要和南宫景单独去御花园走一走。

宋颜夕明白,皇帝这是在避着她。

和南宫景密谈之后,皇帝又邀请他们留下来用膳。

等到华灯初上的时候,终于恋恋不舍地送他们出宫。

“王爷与陛下,感情很好啊。”

回去的马车上,宋颜夕忍不住出声调侃。

南宫景不以为意:“我与陛下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感情自然深一些。”

虽然他的辈份高,但其实,也就比皇帝大了几岁而已。

皇帝并没有强大的母族,是以,从小便遭人排挤,若不是南宫景一直护着他,他早就死在那些兄弟手中了。

是以,皇帝对南宫景才会特别依赖。

“既然如此,王爷为何不留在陛下身边精心辅佐?以王爷在朝中的地位,没必要亲自远赴沙场吧?”宋颜夕又问。

这,也是她一直以来想不明白的地方。

没想到,南宫景却反问了一句:“你似乎,对西菱的事很关心。怎么,宋姑娘与西菱还有渊源不成?”

“我就是随口一问。你要是不愿意说,那便算了。”

“倒也没什么不能说的,我去战场,是为了一个人。”

“为了谁?”宋颜夕问。

南宫景看向她,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继续答道:“宋姑娘可听说过西菱女帝,月容?”

“女帝月容?”

宋颜夕心中警铃大作。

果然,这家伙亲上战场,便是为了打压折辱她。

可她自认,在战场相见之前,没和他结仇啊?

不行,得赶紧想办法离开这里。若是让他发现她的真实身份,怕是这好不容易捡回来的命又要交代在这儿了。

“想什么呢?”南宫景伸出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其实,我与月容”

“公主府到了,我先走一步。”

还没等南宫景的话说完,宋颜夕就已经掀开马车跳了下去。

南宫景出来的时候,只看到一道残影在暮色中划过。

“你慢点儿!”南宫景喊了一句。

如此一来,宋颜夕跑得更快了。

“这就害羞了?我还什么都没说呢。”

南宫景摸着下巴看向宋颜夕逃离的方向。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接下来的几天,宋颜夕都在等南宫宴出手。

没想到,没等到南宫宴的消息。却等来了意想不到的人。

“父亲!您怎么来了?”

不仅仅是宋章,连姜淑萍也来了。

“自然是来吊唁大长公主,顺便,接你回家。”

因为南宫景曾经说过,在案情水落石出之前,不予出殡。

而且此事牵扯颇深,谁都怕在这个节骨眼上得罪南宫景。

是以,虽然置了灵堂,但却没几个人敢来吊唁。

宋章,是第一个。

“案情还未查明,女儿……”

宋颜夕还想说什么,却被姜淑萍打断:“彩儿啊,我们都知道你与殿下母女情深,但你毕竟是个未出阁的姑娘,离家久了总是不好。你就听你父亲的,收拾收拾,与我们一道回家吧。”

宋颜夕打量着姜淑萍。

他们在这个时候把她接回去,当真只是因为这个?

还是说,宋章已经嗅到了什么?

毕竟,他和楚王关系匪浅。

“既然宋相和夫人都亲自来接,小宋你就和他们回去吧。”

小宋?这又是什么新鲜称呼?

宋颜夕转头,正好和南宫景的目光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