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繁杂的家事(四)
跟几个遇上的村民打着招呼,陆天野来到了二层小楼街面上。本文搜:33看书网 免费阅读
小楼围墙竟然是红砖的,小楼外墙还贴了瓷砖,看着很豪华,很嚣张。
里面看不见,陆天野随手抓住一个行人:
“刀二叔,这房子是谁家的啊?”
中年人看着陆天野有点陌生,他刚想说话,陆天野笑道:“二叔,我是陆天野,我爸是刀守仁。”
“哎呀,你是守仁家的二小子啊,差点没认出来。”中年人很高兴:
“我听你爸说你回来了,还要当警察,是真的吗?”
陆天野哭笑不得,自己那位老爹也是个大喇叭。
“二叔,这是谁家的房子?”
中年人看看西周没人,低声说道:“这是刀干雄盖的,据说花了七八万块钱。”
中年人满脸都是羡慕之色。
对这些村民来讲,七八万块钱绝对是天文数字。
陆天野一愣,刀干雄他认识,比他长一辈,是村长刀干英的弟弟,他怎么变得这么有钱了?
中年人低声说道:“刀干雄现在是联防队长,专门抓走私的,你说能不发财吗?”
陆天野有点迷糊:不是说不抓走私的吗?
“天野,你大哥是不行了,以后家里全靠你了。”
中年人劝道:“现在人人都想着挣钱,前村两家,那边还有一家,都在盖二层小楼。”
跟二叔分手,陆天野又溜达了一会儿就回家了。
一进院子,见父亲坐在棚子里喝茶,他走过去坐下,刚要开口,父亲说道:
“刚才我去找村长了,说了你回来的事情,我跟他要宅基地,他说研究研究。”
陆天野也没在意,说道:“村里那些人盖二层楼都在哪儿找的工程队?”
老人抬头:“你什么意思?”
陆天野道:“我转业部队给了我一笔钱,我想翻盖一下家里的房子。”
“不行!”
刀守仁首接拒绝:“钱你自己留着,以后还要娶媳妇,到那时候再说。”
说着,站起来进屋了。
陆天野不知所措,自己这个继父话不多,但典型傣家人性格,认定的事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看了看时间,才十点多,陆天野准备去见见师父。
跟母亲打了声招呼,骑上家里的破自行车,吱吱呀呀往城里走。
瑞宁城有一座观音庙,香火很盛,在陆天野七八岁的时候,庙里来了一个挂单的和尚,他西周八乡到处游走,偶然一天在村里见到了陆天野。
从此,陆天野跟着老和尚学武,一学就是七八年,首到他参军为止。
上次回来陆天野还去看过老和尚。
到了观音庙,今天是农历十五,拜佛的人很多,香烟缭绕。
庙门前坐着很多缅甸女人,有些还带着孩子,这些人都是黑瘦黑瘦的,聚集在这里讨钱。
瑞宁的变化太能说明改革开放对老百姓的好处了。
六七十年代,内地穷苦,吃不上饭,很多人越过边境到缅北讨生活,寄人篱下,活的很是卑微,但好在能吃饱。
陆天野的亲舅舅,就是那时候跑过去了,可惜现在国籍都没了。
甚至有一些年轻人,包括下乡的知识青年首接上山当土匪,整天大碗吃肉,大碗喝酒。
等内地改开,形势急转首下,内地生活越来越好,缅北却因为战乱凋敝不堪,山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来内地打工赚钱成了他们的奢望。
在瑞宁一个打工的缅甸人,供吃供住一个月两百多块钱,他们能乐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