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遗孤林朝源
“当初,朕没有想到一味忍让竟会助长淮阳王的野心,朕甚至还去找先帝,让先帝更改诏书,立淮阳王为大乾的下一任国君。”
李承胤说到这儿的时候深深叹一口气。
“可不知谁何人所为,这个事传到淮阳王的耳中时,却变成朕向先帝提议,将淮阳王贬到封地成为藩王。”
听到这话,萧云擎深深地看李承胤一眼,他心中明白,李承胤在这件事上绝对还有隐瞒。
毕竟李承胤后面称帝后,这些事绝对都能查到,只要是在这个皇宫中有迹可循的事,都瞒不住李承胤。
何况,只要稍稍动脑一想,定能知道这件事必定是李承胤身后支持他的那些世家官员所为。
皇位之争,不仅是两个皇子之间的争斗,同样是身后众多势力之间的争斗,往往这些势力争斗更加残酷!
“正是因为这件事,淮阳王在贼人的蛊惑下,竟想要逼宫,朕再无袖手旁观的可能!”
“朕,只能出手!”
李承胤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之色。
说到这里萧云擎算是完全明白当年的事情,只是他心中还有疑惑,林朝源和淮阳王是什么关系?
见萧云擎疑惑地看着他,李承胤无奈说:“朕本来以为林朝源永远不会发现这个秘密,但那些淮阳王的残党还是发现端倪。”
“其实他又何尝不是那些人的棋子,所谓的黑袍人,又何止是他林朝源一个人!”
“其实林朝源不姓林,而是和朕一样姓李,他乃淮阳王的遗孤!”
李承胤的话如同晴天落下的一道惊雷一般,响彻整个御书房。
萧云擎想过林朝源的各种身份,但从来不敢去想林朝源会是淮阳王的遗孤。
“淮阳王当年不是朕所杀,先帝也同意朕的请求更改诏书,可淮阳王已经犯下大逆不道的罪过,他亲手一剑刺死先帝。”
“当他打开那份诏书的时候,他后悔了,他当着朕及百官的面自裁了!”
李承胤眼前浮现起当年的场景。
大臣们都以为淮阳王是被李承胤给逼死的,实则不然,是淮阳王在最后关头幡然醒悟,但已经为时已晚。
那一份诏书,李承胤也将其永远尘封起来。
事后,李承胤身后的世家开始对淮阳王身后的势力清洗,如果不是李虎率先出手,只怕林朝源当时被那些世家杀害了。
后来,李承胤将林朝源带在身边培养,一步一步栽培他,让他成为定远大将军,虽然称不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也相差不远。
清楚这事的来龙去脉后,萧云擎在心中叹气,没有想到竟还有这样的隐情。
萧云擎起身,对李承胤拱手问道:“陛下,敢问要如何处置林朝源,是否还要继续按照微臣的计划行事?”
萧云擎早已经给林朝源下套,可看李承胤这个样子,只怕不会同意让他对付林朝源。
让萧云擎没有想到的是,李承胤只是犹豫片刻。
“按照你的计划行事吧,朕未亏欠过他。”
李承胤闭上双眼,幽幽地说。等到萧云擎回到苏家,发现刘一统正坐在院中,这吓萧云擎一跳。
“刘一统你怎么现身了?要是被林朝源的手下看到我们会前功尽弃的!”萧云擎不禁问道。
刘一统神色凝重,将一枚柳叶镖放在萧云擎面前。
“这是郡主在门口发现的,是刘家的东西。”
刘一统眼里充斥着杀意。
“刘家?莫非他们和林朝源联手了?”
萧云擎脸色微微一变,他赫然发现算漏刘家这个变数。
刘一统没有说话,他看萧云擎一眼回到房中,毕竟只有等林朝源上钩后一切才能知晓。
萧云擎坐在原地深思,倘若苏家也被刘家盯上的话,那将战场放在苏家明显不妥,哪怕苏家已经门可罗雀,但家中也有不少无辜之人,萧云擎不想牵连波及他们。
想到这里,萧云擎找来暗卫,让暗卫立刻向外传递消息。
次日一早,萧云擎和顾洪明一同踏入大殿。
冯家的罪证还有萧重山的罪证都已经搜集完毕,自然要上呈给李承胤,也要给百官,给天下一个交代。
大殿之上,萧云擎扫视一圈,却没有发现林朝源的踪迹,萧云擎不免疑惑。
见状,顾洪明小声地提醒一句:“林朝源和其他武将不同,陛下给他特权让他不必参加早朝,你想要见他得等到三日后兵部大比才能见到。”
萧云擎微微颔首,将心思放在兵部大比之上。
李承胤为保证士兵的战斗力及挑选合适的将领,每年都会让兵部举行大比。
分别让兵部麾下的队伍互相战斗,演练方阵,还有将领之间的比试,甚至禁军也会参与其中。
这一次兵部大比,也是萧云擎给林朝源设下的陷阱。
毕竟兵部大比的时候,整个京都的大部分兵力都会被抽调,唯独林朝源麾下的守城军为保卫京都的安全不会被抽调,这自然给林朝源一个非常完美的机会。
当然,萧云擎这是在兵行险着,一旦林朝源有异动,那么苏家会沦为战场,但萧云擎已经有转移的打算。
苏玉宁还没有嫁给萧云擎,萧云擎不希望苏家被毁于一旦。
因此萧云擎早早放出消息,要带着刘一统去大宁县看病。
之所以会选定大宁县,是因为有人曾经在大宁县遇到过大乾的神医,哪怕仅仅只是传言,也可以被萧云擎稍加利用。
刘一统的伤势已经养好,去什么地方只是为引蛇出洞罢了。
在萧云擎思索的时候,耳边传来声音,李承胤已经步入大殿。
“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云擎连忙跪地行礼,摇头打量一眼李承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