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他太没规矩了!

第五十五章 他太没规矩了!

“老爷,要不我们还是……还是不要再跟他们唱反调了。”

“即便咱们做不到跟他们一样当蛀虫。”

“但不要反抗了,行吗?”

刘氏心疼地看着朱定方身上的伤痕,心疼地眼泪止不住的滴落。

“这样下去,你迟早会被他们打死的!”

“到时候。”

“他们甚至还会给你安上一个贪赃枉法的罪名,让你死了都背着骂名……”

“何必呢?”

刘氏咬着嘴唇,尽量不让哭声发出来。

朱定方轻轻握住了刘氏粗糙的手。

“这些年跟着我,苦了你了。”

谁能想到,身为县令的妻子,刘氏只能在县衙里种菜为生,偶尔还要做一些针线活,这才能不饿肚子。

比起其他县令容光焕发,皮肤细腻的夫人,刘氏活活像一个村妇。

哪里像是一个县令的夫人。

朱定方眼中的愧疚微微收起,慢慢变得坚定了起来。

“但,这事我一定要做下去。”

“大周腐朽不堪,百姓民不聊生,若人人都如他李志一样,我大周还能有什么希望?”

“没有人指路,我来指!”

“没有人当油灯,我来当!”

“就算是死又如何?”

“若是大周就刚好缺少我这么一个犟种呢?”

轻轻拍了拍刘氏的手背。

朱定方眼神坚毅,低声道。

“不是还有五千两银子吗?”

“五千两银子……有了李大人的那份治水方略,我朱定方也能为百姓做些事!”

“那个李大人,不是好官,清官吗?”

“你何不把这事告到他那里去?他一定会管的!”刘氏忽然双眸一亮,开口道。

朱定方一怔,随即苦笑着微微摇头。

“是我看走眼了……”

“这个李大人,虽然有些本事,有些手段,但本质上怕是和李志是一样的。”

“他此次来赈灾,也只是为了填满自己的腰包。”

“朝廷拨下来的八十万两赈灾银,他自己手中就留了十万两。”

“跟他告状?”

“没用。”

“这……”

刘氏脸上也是一阵绝望。

“连最近名声最好的李大人都是这样了,我大周……还有救吗?”

“或许有,或许没有。”

“我不知道。”

“我只想做好我该做的。”

朱定方拍了拍刘氏的手,吹熄了灯,两人搀扶着走向了床榻。

这一夜,朱定方失眠了。

迟迟都不能睡去。

……

第二日,真如李彧答应李志的那样,李彧早起醒来之后。

便让林潇湘泡了茶,自己就待在府衙的那个小院子里。

一边赏花,一边喝茶。

中午的时候,还让李志找来了探炉和羊肉,带着林潇湘在后院烤羊肉喝酒。

小日子过得好不潇洒。

完全就是一副将所有赈灾事宜交给李志等人去办的姿态。

而这幅姿态,也让李志彻底摸清了李彧的态度。

彻底放下了心。

行事,便开始肆无忌惮了起来。

由他带头,手下的县令们只是花了一点点银子,用一驾马车去相邻的府城买了一些糠麸回来。

连带着城里泡的有些发霉的粮食,给灾民们做成了稀到不能再稀的稀粥。

这便算是赈灾了。

等到了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在李志的带领下,一众县令便带着伪造好的赈灾报告到了李彧所在的院子里,一个个的给李彧汇报造假的赈灾成果。

“李大人,下官今日花费三千两银子雇佣了治下百姓挖渠引水,目前水已经被引走了一部分,部分农田也都退去了洪水。”

“又花费两千两银子,雇佣灾民们重建县城里的建筑。”

“如今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实际上,他沟渠没挖,县城也没开始重建,就连灾民们也还是支持了一顿饭,还是稀到不能再稀的麸糠。

李彧自然知道这人是在糊弄自己,心中已经起了杀意。

上下嘴唇一张一合,便没了五千两的赈灾银,真是好胃口!

但面上还是认可地点了点头。

“好!”

“这位县令怎么称呼?”

“下官姓乔……”县令谄媚一笑。

“哦,乔大人!”

“你干的很好!”

“值得鼓励!”

李彧朝着林潇湘一招手,“来人,将乔大人今日赈灾治水的成果写成告示,张贴在县衙门口!”

“这可是功劳,一定要让河间府的百姓们都知道!”

乔县令一听李彧居然要给他写告示,脸上陡然涌起了浓浓的喜色。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这都是下官应该做的!”

其他几个县令见此一幕,双眼都红了。

也争先恐后的朝李彧讲起了今日的治水成果。

开玩笑,有银子能贪墨,还能让李彧写告示夸奖他们。

名和利,他们都拿了!

天下还有这种好事?

什么,你说名和利拿了之后,这群灾民怎么办?

爱特么怎么办怎么办!

饿死得了!

到时候就一句话‘我尽力了’!

谁还能说出个什么来?

赈灾又不是说一就是一!

尽力的标准有谁规定了吗?

毕竟是闹了天灾,死些人不是很正常吗?死一些人就代表自己赈灾不利了吗?

怎么可能?

“大人,下官今日……”

“大人,下官今日也……”

随着一个个县令将自己胡编乱造的治水成果报告给李彧。

李彧一视同仁,大手一挥。

给所有人都写了告示,张贴在府衙门口,供百姓瞻仰,以彪炳他们的功劳。

但算来算去,有一个县令没来找他汇报治水成果。

“咦?”

李彧左右看了一眼,咦了一声。

“本官记得还有一个县令来着,他人呢?”

“怎么不来见我?”

李彧对那个县令的印象最为深刻。

那人无论是衣着和行事作风都和其他几个县令格格不入。

浑身补丁,谁也不搭理,见自己和李志他们打成一片,甚至脸上还露出了鄙夷的表情。

这个县令,或许是河间府仅存的清官。

仅存的能臣。

“这个……”

提起没来的那个县令,场内的氛围有些诡异。

沉默了片刻。

李志上前一步道,“他啊,他这人太贪心了,应该是昨日嫌弃拿到的银子太少了,所以今日故意不来,太没规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