惫懒的猫尾巴 作品

第243章 回归

周星星珠宝在港岛经营多年,在中环、铜锣湾、尖沙咀、旺角、荃湾等地?分别都拥有门店,实力雄厚。

中环总店二楼的办公室里,周星辉,周星伟两兄弟正襟危坐,脸色凝重。

“大哥,现在怎么办?巨龙珠宝的势头太猛了,己经开始威胁到我们周星星珠宝的市场份额了。”周星伟满脸忧虑地说道,“自从那个‘真爱丽君’系列珠宝上市以来,巨龙珠宝的销售额就一路飙升,我们的销售额则是持续下滑,再这样下去,恐怕……”

周星辉揉了揉眉心,沉声说道:“星伟,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是你也不用太悲观,我们周星星珠宝在港岛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哪有那么容易被打垮?”

“可是……”周星伟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周星辉打断了。

“没什么可是的!”周星辉沉声道,“商场如战场,有输有赢很正常。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冷静分析,找出应对之策。”

“大哥,你有什么好办法?”周星伟连忙问道。

周星辉沉吟片刻,说道:“巨龙珠宝的成功主要在于两点,一是‘真爱丽君’珠宝和何丽君的代言,吸引了一大批年轻顾客;二是他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各个传媒上打广告,这种密集轰炸式的广告宣传,效果显著。”

“那我们也去找明星代言,加大广告投入?”周星伟试探着问道。

周星辉摇了摇头,说道:“不行,巨龙珠宝己经抢占了先机,我们再模仿他们的策略己经没有意义了,反而会被人认为是东施效颦,得不偿失。再说了港岛现在的一线明星几乎都被巨龙珠宝签下了,我们现在去找国外其他明星代言,未必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还要付出高昂的代言费。”

“那怎么办?”周星伟有些焦急,“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周星辉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街景,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我们不能跟他们硬碰硬,只能另辟蹊径。”

“另辟蹊径?”周星伟愣了一下,随即问道,“大哥,你的意思是……”

“巨龙珠宝主打中低端市场,那我们就主攻高端市场。”周星辉解释道,“我们周星星珠宝经营了这么多年,累积了大量的高端客户,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巨龙珠宝的短板。只要我们能够稳住这些高端客户,巨龙珠宝就无法撼动我们的根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派人去巨龙珠宝打探过,他们主要经营金银、翡翠和玉石类的珠宝,其他宝石类的珠宝非常有限,钻石更是没有涉及。这也说明巨龙珠宝并不想与我们这些老牌珠宝公司全面竞争。而且我听说,他们在大陆和缅国收购了大量的翡翠和其他玉石原料,他们的方向很明确,就是主打翡翠和玉石饰品。虽然我们周星星珠宝也经营翡翠和玉石类的珠宝,但这不是我们的主要业务。我们的主要业务还是以宝石和钻石为主,所以我们更应该巩固和发展我们的优势业务。高端宝石和钻石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巨龙珠宝无法与我们竞争的领域。”

“大哥,我明白了。”周星伟点了点头,说道,“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周星辉转过身来,眼中精光闪烁:“首先,我们要巩固现有的高端客户群体,维护好与他们的关系,确保他们不会被巨龙珠宝挖走。其次,我们要加大对高端宝石和钻石的采购力度,设计出更加精美、独特的珠宝首饰,吸引更多的富豪名流。我们还要举办一些高端的珠宝展和拍卖会,提升我们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当然,也要加大广告宣传,就算我们的宣传力度没有巨龙珠宝那么大,也得比其他珠宝公司强,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周星星珠宝在港岛珠宝行业的地位。”

龙飞也不知道自己的一个主意对港岛的珠宝业带来了怎样的冲击,数得上名号的珠宝公司纷纷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广告宣传。

一时间,港岛大大小小的电视台、广播台、报社杂志社接广告接到手软,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广告创意公司。

就连巨龙影音的摄影棚也经常被各大珠宝公司租用,拍摄广告宣传片。

龙飞自然不会知道这些,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因为他现在正忙着他“死而复生”的事情。

为了能够光明正大地回到魔都与家人团聚,龙飞可谓是绞尽脑汁。

自己当初假死脱身,己经被水利兵团宣告死亡,如果贸然出现,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他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个能够让所有人接受的理由。

于是,龙飞通过吴映雪联系了缅共的高层。

为了表达诚意,他特意准备了一份厚礼——一百支崭新的步枪和三千发子弹。

对于缅共来说,这些武器弹药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欣然接受了这份礼物,并同意按照他的要求发布公告。

公告中详细说明了当初是缅共的游击队在丛林中救助了昏迷不醒的龙飞和其他两名知青。

这对于缅共来说并非难事。当初他们几人的确是在边境不远处被游击队发现并带回营地的,目击者众多,只不过这年头竟然有知青会偷渡来缅国,所以他们当时并没有对外宣

布。

现在龙飞送来这么一份大礼,缅共方面自然乐得帮龙飞这个忙。

解决了“目击证人”的问题后,龙飞又开始想办法联系国内。如果没有国内的认可,他还是没有办法正大光明的回去,毕竟在国内他现在就是个“烈士”。

在砸下了重金疏通之后,龙飞终于通过曼德勒市长昂察的关系,联系上了华夏驻缅大使馆。

使馆人员在接到龙飞的请求后,立即与国内进行了联系。经过十多天的寻访、取证和交涉,国内的领导终于承认了缅共救助了三名知青的事实,并同意让他们返回国内。

听到这个消息,龙飞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他知道,自己离家越来越近了。

与龙飞一起回国的还有知青小潘。

小潘得知自己可以回国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他做梦都想回到他们身边。

而另一位知青小赵却选择留在了缅甸,因为他在家里也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主。在龙飞的安排下,他加入了帕敢革命军,听说还和一位当地的姑娘谈了对象。

1972年1月12日,龙飞和小潘乘坐的飞机几经周转,终于在京城机场缓缓降落。

一下飞机,龙飞就看到了两张熟悉的面孔,张利国和黄明远正焦急地等待着。

见到龙飞平安归来,两人激动地冲上前来。

“你小子,终于回来了!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黄明远拍了拍龙飞的肩膀说道。

“是啊,小飞,我家老爷子以为你‘牺牲’了,难过好一阵子。前几天知道你平安无事,可把他高兴坏了!一会儿,等问完话了之后,你就跟我回家,几个老爷子都在家里等着给你接风洗尘呢!”张利国也激动地说道。

龙飞看着面前的两人,心中感慨万千,他用力地拥抱了他们,说道:“让大家担心了!”

就在这时,几个公安人员走了过来,领头的人出示了证件后说道:“两位知青同志,请跟我们走一趟,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情况。”

张利国走过来,亮出了证件,对公安人员说道:“同志,我是特战大队的张利国,这位是中央警卫团的黄明远,我们能不能一起去?”

公安人员仔细核对了一下证件,确认无误后,便客气地说道:“你们可以跟着,但只能在外面等候。”

随后,龙飞和小潘坐上了公安的车子,一路驶向位于市中心的公安*局。张利国和黄明远则驾驶着吉普车,紧紧跟随其后。

到达公安*局后,龙飞和小潘被分别带进了不同的房间进行问询。

审讯室里,灯光昏暗,气氛凝重。

龙飞坐在一张桌子前,对面是表情严肃的公安人员。

公安人员首截了当地问道:“龙飞同志,请你详细描述一下,你当初是如何从吴俊逸等人手中逃脱的,又是如何去到缅国的。”

“我只记得,那天吴俊逸和建设兵团的那些不法军官把我们三个知青带到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他们拿出枪想要杀人灭口,然后……然后我就昏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我己经在缅共的营地里了。他们说是在边境附近发现我的,至于中间发生了什么,我真的不清楚。”龙飞故作回忆状,皱着眉头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茫然和无辜。

另一间审讯室里,小潘也在接受着同样的询问。

“潘同志,你还记得是谁救了你吗?你还记得昏迷前发生了什么吗?”

小潘回忆起了那天发生的事情,脸色顿时变得苍白,颤抖着说道:“我……我记得……吴俊逸他们把我们带到一个山谷里,他们……他们要用枪打死我们……我当时害怕极了……然后……然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醒来后就在缅共的营地里了……”

问询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龙飞和小潘的口径一致,都说昏迷后失去了知觉,醒来后就在缅共营地里,对于中间发生的事情一概不知。

由于线索有限,公安人员无法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案子陷入了僵局。

三个知青都活着,吴俊逸也活着,那其他“应该死去”的人呢,是否还活着?

是谁策划了这次救援?是谁伪造了坠崖现场?

这些问题无人能解,最终只能将卷宗封存,成为一桩悬案。